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4.12

我国左翼运动的过去、 现在及将来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前后

  •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
  • 1917年苏联革命成功,推翻沙皇政权。
  • 1917年吴钝民来马宣扬无政府主义。
  • 1918年吴合创《益群报》,翌年被遣送回国。被形容为马来亚无政府共产主义之父
  • 1919年“五四”运动。
  • 1920年,华教运动蓬勃开展。
  • 英殖民政府实施报章管制及学校登记措施。
  • 1921年中共成立。
  • 1924年孙中山促成国共合作。
  • 1925年孙中山逝世。

(二)左翼思潮茁壮成长

  • 1925年中国发生“五卅”惨案。
  • 1926年郭沫若吹起革命文学的号角。
  • 1927年蒋介石大捕杀中共党人,国共合作荡然无存。
  • 1928年,原是无政府主义者张洪城,受中共委托在新加坡成立“中国共产党南洋临时委员会”。
  •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在上海成立。
  • 1930年4月,胡志明主持马共成立
  • 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 1932年,马共成立“无产阶级作家联盟”。
  • 左翼文学与政治开始紧密挂钩。

(三)抗日促成左翼主导统战

  • 1936年共产国际指示马共成立统一阵线进行抗日
  • 华侨抗日联合会成立。
  •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后,马共成立“全马来亚华侨抗日联合会”,及后成立“华侨抗敌后援会”。
  • 1937年,陈嘉庚领导成立《南侨总会》,成为抗日的海外重要基地。
  • 1938年,伍瑞霭参与反日的示威游行。反日浪潮的高涨,也与两位重要人物有关,他们是黄耶鲁及杨果。
  •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1941年杪,日军入侵槟城,英政府大举释放政治犯。
  • 1942年,日蝗军全面占领马来亚和新加坡。
  • 陈嘉庚等人避难于印尼。
  • 马共转入打游击战,1942年起成立八个抗日部队。
  • 1943年,英军与马共联手抗日。
  • 1945年,日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四)战后马共的合法与非法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抗日军部份下山接管城镇。
  • 1945年9月,英军重临槟城,及后又登陆新加坡。英军事政府宣告成立。
  • 1945年英军召唤抗日军复原,约6000人放下武器,重返社会,但另一半人将武器收藏,不愿缴械领取辅助金。

(五)战后政党政治涌现

  • 1945年马来亚民主同盟党成立(以华人为主,马共也有代表在其中)。
  • 1945年马来国民党出现(1945),一时声势浩大,立场左倾反殖。
  • 1946年,巫统诞生,与英国达成协议。马来联邦(Malayan Union)胎死腹中。
  • 1946年,印度国大党成立。
  • 1947年大罢市,AMCJA-Putera提出人民宪章不被接受。
  • 1948年,马来亚联合邦协定生效。马共成非法组织。
  • 1949年,马华公会成立。
  • 1951年,拿督翁离开巫统另创马来亚独立党。
  • 1951年,马来亚选举制在乔治市市议会掀开序幕。
  • 1951年,林苍祐的急进党和劳工党出现。
  • 1952年,吉隆坡市议会举行选举,间接促成马华与巫统的合作。
  •   在胜利后,也促成联盟的成立(1954)(国大党被拉拢加入)。

(六)左翼统战破茧而出

  • 1953年,新加坡因一名女生庄玉珍在距离警局500码处被奸杀引起公愤,左翼力量借助此事件掀起反对黄色文化运动,声势浩大,左翼统战形成新潮流
  • 1954年新加坡学运崛起成为一股政治力量,中正和华中的学生以反对学生服兵役为理由展开示威请愿和罢课。虽付出代价,也取得成果。
  • 1954年,马共辗转数年后,在马泰边境落脚。
  • 1955年轰动一时的华玲会谈失败。
  • 1955年学运运动从南飘向北,钟灵中学学生带头反对改华校。
  • 1956年钟灵大罢课。
  • 1957年学潮扩大。
  • 1957年社阵成立。
  • 1958年学潮在全马爆发。
  • 1958年南洋大学新校舍开幕。它成了左翼统战的核心。
  • 1958年,新大的华惹形成另一股受英语教育的统战大本营。
  • 1959年,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上台执政,统战取得胜利。

(七)六十年代卷入国际斗争

  • 1961年马来西亚概念被提出。
  • 新加坡左翼势力另立社阵。
  • 1962年,马共新方针再出发。
  • 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
  • 马印对抗
  • 左翼统战形容为新殖民地主义。
  • 1964年马来西亚大选,对抗阴影下左翼统战折翼。
  • 1965年,左翼政团开展街头斗争。
  • 1966年马印对抗结束,印尼右翼势力抬头,社阵消失。人劳两党分道扬镳。
  • 1967年,劳工党举行“文革”大会。
  • 1968年,劳工党宣布杯葛大选。
  • 1969年,大选第三势力涌现。
  • “513”种族流血事件,民主终止。

(八)七十年代左翼“跌岩起伏”

  • 1970年新经济政策出笼。
  • 左翼份子上山,砂拉越左翼的人联党参加联合政府。
  • 1971年恢复民主。马华搞华人大团结。反对党被大收编。
  • 银星艺术团公演,左翼势力重新整合。
  • 政府发表白皮书,指马共卷土重来。
  • 1972年,马大华文学会成为新的统战核心。
  • 春自人间来大汇演。
  • 1974年春雷大汇演被腰斩。
  • 马大华文学会被瓦解。
  • 马中建交。
  • 大选国阵大胜。
  • 1976年,中国文革结束。
  • 1978年,工农学文学路线最后在新加坡大学闪光。
  • 左翼退出政治及文化阵地。

(九)八十年代左翼“偃旗息鼓”

  • 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
  • 马新左翼统战偃旗息鼓。
  • 1981年,马哈迪上台执政。
  • 1985年,马共与泰方取得谅解。
  • 1989年,马泰及马共签署合艾和解协议。
  • 1990年,苏联变天。

(十)九十年代左翼化整为零

  • 1990年,砂共签署和平协议(最后一批)。
  • 1991年,和平村、友谊村,马共份子陆续返马。
  • 左翼人民党有心无力,历届选举皆交白卷,社会主义理念不再是时尚口号。
  • 没有左二代。
  • 1998年安华跌马,成立国民公正党,吸纳一些左翼人士入党。
  • 社会主义党筹委会出现,打着新马克思主义的旗号。
  • 1999年大选,回教党崛起,行动党重挫。

(十一)千禧年左翼力争上游

  • 2008年,308政治海啸。
  • 2009年,社会主义党获准注册,新左派诞生?
  • 纳吉上台。
  • 2010年,两线制备受考验。
  • 2011年,大选年? 
 
于2011年8月25日为伍瑞霭遗著《走上抗日的道路》主持推介礼的讲话要点

18.4.12

《从BERSIH到自由之行—下届大选大马茉莉花开》

(一)民主选举的推进

  • 从马来亚到马来西亚
  • 1969年大选的激荡
民主第一次彰显
  • 2008年政治海啸
民主第二次创造奇迹

(二)政党政治的递变

  • 两个右翼集团的斗争
巫统与国家党
  • 三种思潮相互消长
联盟的右派、社阵的左派及行动党的中间派
  • 513事件重新洗牌
联盟扩大成国阵收编反对党
  • 敦拉萨巩固巫统主导权
从新经济政策到土著与非土著之
  • 马哈迪强化一党独大
全面灌输回教价值观
  • 安华缔造新政党模式
从公正党到民联的组成

(三)公民社会对政治的回应

  • 马来社会催生巫统
马来亚联合邦的诞生到独立
  • 华人社会扬起民族大旗
林连玉成为民间社会的斗争旗帜
  • 左翼思潮主导民间运动
抗议货币贬值大罢市,马来学运走进民间
  • 安华从民间草根崛起
领导华玲反饥饿到反社团修正法
  • 民间送安华子根进国阵
Abim护航安华,董教总保送子根
  • 90年代鼓吹两线制失败
华团被收编民间没反击
二千社团诉求昙花一现

(四)党政领导民间运动

  • 烈火莫熄扬起街头斗争
  • 安华法庭抗争失败民间运动陷入低潮

(五)2007年民间社会反客为主

  • 律师公会大游行
  • 兴权会领导印裔社会争取权益
  • 净选盟要求公平与透明选举制度
  • 民间社团与反对党的大连串
  • 终于发生了2008年的政治海啸

(六)2011年民间主导改革运动

  • 净选盟709再出击
  • 律师公会再次为集会法令请命
  • 内安令的废除
  • 马来西亚与茉莉花开
  • 大规模的烈火莫熄时代已成绝响,不必期待一场茉莉花开的群众运动。
  • 人民宁可选择在选举中较量,而不是街头上较量。 
 
于2011年12月30日在怡保演说的要点

17.4.12

两线制的成长

(一)什么是两线制?

  • 两个主要政党轮替执政。
  • 资本主义下的民主政治体现。
  • 投票箱里出政权。
  • 政府既可被更换,就无需暴力革命来推翻政府。
  • 两线制反映出民主是个好东西。
  • 在不改变社会制度下,完成对政权的交接。

(二)两线制的历史背景

  • 起源于英国。1688年的政变,导致君主立宪制出现,是为光荣革命。也就在1689年促成托利党及辉格党的诞生,是为两线制之滥觞。
  • 1763-1815年,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历时52年,发展成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国家。1832年,托利党(Tory)易名为保守党;辉格党(Whig)易名为自由党。从此英国进入两党轮流执政。
  • 1870年后,自由党开始分裂,有部分加入保守党。
  • 1922年,工党取代了自由党,成为议会第二大政党。
  • 1924年,工党执政英国,从此掀开保守党与工党轮料执政的历史。
  • 美国在1776年独立后约70年后的1847年才见民主机制稳健发展,形成共和党与民主党之争。
  • 民主党正式成立于1828年。共和党也同时存在。但延至1854年才算正式成立。
  • 在推出两线制的同时,多党制也早已在西方国家出现。当两大政党席位相持不下时,小党就发挥了作用。

(三)马来西亚的政党历史

  • 1930年出现马共。
  • 1937年成立“马来青年同盟”,而后出现KRIS (Kesatuan Rakyat Indonesia Semenanjong)(半岛印尼人民协会,与印尼苏卡诺总统关系密切。在1945年8月与印尼达成协议,准备成立大印尼共和国。后因日本军国主义忽然投降,协议变成流产协议。

(四)日本投降后政党涌现

  • 1945年10月,马来国民党成立。
  • 1945年12月,马来亚民主同盟成立。
  • 1946年,印度国大党成立。
  • 1946年5月,拿督翁成立“巫统”。
  • 1947年国民党组人民力量中心(Putera)与陈祯禄领导的马来亚联合行动理事会(AMCTA)结合在一起,提出“马来亚人民宪章”不被接受。
  • 两股势力联合开展大罢市,抗议英国推行“马来亚联合邦协定”
  • 此两线制雏型未现即夭折。
  • 1948年2月,马来亚联合邦协定生效。
  • 1948年6月,马共被宣布为非法组织,转入地下进行斗争。
  • 1949年2月,马华公会成立。
  • 1951年6月,林苍祐成立“急进党”。
  • 1951年拿督翁脱离巫统,另立“马来亚独立党”(1954年易名为国家党)。
  • 1951年劳工党成立。
  • 1951年回教党成立。
  • 1953年人民进步党成立。
  • 1954年联盟成立(巫统、马华及国大党)。
  • 1955年人民党成立。
  • 1957年社阵成立。

(五)独立后新政治格局

  • 1957年后,联盟在种族政治支撑下,成为执政党。它标榜亲西方与反共立场,是右翼政党。
  • 社阵在独立日成立后,立场向左转,强调意识形态多过种族斗争,标榜左派。
  • 这一左一右的政党成为两线制“奠基”人与开路人。
  • 但后来因为马来西亚的出现,打乱了所谓两线制的基础。
  • 一方面介入了由李光耀领导的第三势力(人民行动党声称是非共的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服膺西方民主,与社阵争夺话语权。
  •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从概念到落实(1961-1963年),导致左翼斗争陷入被动的格局中
  • 其中印尼发动的“粉碎马来西亚”斗争与大印尼共和国的理念的浮现,也打击了马来亚及五邦社会主义阵线的成长
  • 1964年,大选成绩显示两线制只是个理想,不具现实基础。
  • 1965年,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后,形势为之一变。团总不见了,反对党各自发展,没有共识。两线制连影子都不见了
  • 1966年,马印对抗结束。
  • 1969年大选,政坛大洗牌。
  • “513”种族冲突事件导致种族政治膨胀。

(六)“513”后的政治分水岭

  • 敦拉萨掌控全局,巫统势力坐大。新首相表明政府由巫统组成。
  • 新经济政策推出,国民分成土著与非土著。
  • 1972年,联合政府组成。
  • 1974年国阵成立,仍以种族性归类吸纳反对党,变成“众星拱月”局面,一党独大乃告定型。
  • 1971年华人大团结运动功败垂成,意外地提供机会让左翼统战重新整合(马华陈修信在1971年引进香港左派银星艺术团在吉隆坡公演)。
  • 1974年马中建交。
  • 种族政治更加显,不论是加盟国阵的成员党或反对党,都无法实质代表马来人及东马土著争取和捍卫权利,只能在华争夺资源,以致多元政党也流入种族性的标签,华基政党成为政坛新时尚

(七)马哈迪主导霸权政治

  • 1987年,巫统斗争分裂。
  • 1990年大选胜利后,一厢情愿的两线制探不出头来。马哈迪又大洗牌,收拾叛离的沙巴团结党,引发巫统东渡(1994年),夺取沙巴政权,展示其霸权政治。
  • 1999年革安华,引发政治风暴。
  • 马哈迪全面回教化国家政,是第一人在2001年宣布马来西亚是回教国。

(八)安华抗争意外扶起两线制?

  • 1999年大选,安华效应吹马来社会,回教党从中崛起,夺吉兰丹及登嘉楼州政权,国席跃增至27席。
  • 2004年阿都拉接马哈迪位后,举行大选狂胜,造成霸权政治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模式。两线制被冲得无影无踪
  • 2008年政治大海啸,国阵重挫,民联起飞。在种族政治架下,意外浮现的两线制雏型在成长中备受煎熬与折磨。
  • 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下,两线制被种族政治阴影笼罩,未来大选民联能否脱颖而出,已是说不准了。换句话说,两线制能否成长,取决于未来大选的结果。 
于2011年5月8日在槟城凤凰友好协会政治座谈会上发表的论点 

12.4.12

孙中山的海外革命号角-百年《光华日报》及其战前的人和事

绪言

  1. 1.1815-1821年在马六甲问世的《世俗每月统计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是被公认的世界第一份华文报。它是月刊,是由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麦都思(Nalter Henry Medhurst)及梁亚发三人参与,主要编务由米怜(William Milne)处理(他在1813年被伦敦派来马六甲协助办报)。  
  2. 2.1823-1926年,耶加达出版《特选撮要》。
  3. 1828-1826年,在马六甲发行的《天下新闻》。
  4. 1833-1838年,在广州及新加坡出版的《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5.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后来的太平天国(1851-1868)运动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第一章:忧国忧民的孙中山

  1. 1.孙中山从教会和太平天国运动中领悟报纸的重要性。1896年在檀香山将1881年创刊的《隆记报》当成机关报使用推广革命。继之在日本创办《民报》(1905年),后是在马来亚的槟城推动《光华日报》(1910年)的创办。
  2. 2.在成立光华日报前的1908年孙中山在槟城创办“阅书报社”,将之变成革命的前哨站。

第二章:孙中山的三大外围组织


  1. 1.阅书报社(1908年)
  2. 2.光华日报(1910年)
  3. 3.钟灵中学(1917年)

 第三章:刘士木情牵光华

  1. 1.刘士木(1889-1952年)留学日本,主持南洋研究,1940年合创《南洋学会》。
  2. 2.在棉兰为光华招股,有助光华顺利问世,但几乎挣扎才告稳定下来。

第四章:洪丝丝与光华一段缘

  1. 1.洪丝丝(1907-1989年)因抗议蒋介石在1927年大举屠杀共产党人,宣布退出国民党。后来参加马共组成的“无产阶级作家联盟”(1932年)成为左倾作家。也在1932年加入《光华日报》服务。
  2. 3.1935年赴日本留学。1937年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洪丝丝返回槟城再为光华服务,出任总编辑之职。
  3. 4.1938年洪丝丝离开光华,转到中立偏左的现代周刊及后来的现代日报服务。
  4. 5.1945年日本投降,洪丝丝担任左翼的“现代周刊”主笔。及后又担任陈嘉庚的《南侨晚报》编辑主任。
  5. 6.1948年起成为《南侨日报》掌舵人。1950年被查封。

第五章:黄望青投身光华日报

  1. 1.1935年夏大毕业。1936年来新加坡,加入了马共组织。
  2. 2.1937年响应陈嘉庚号召,加入抗日行列。
  3. 3.1938年在马共党内升任“文化部长”,也闯进了《光华日报》服务,并与郁达夫展开一场意义深远的笔战。
  4. 4.1940年黄望青回到新加坡。1941年被英军逮捕。日本南侵后,黄望青获释放,参加抗日工作。
  5. 5.1942年4月8日黄望青被日本逮捕后变节,成为马共首号追杀的人。
  6. 6.1945年战后,他大命不死而辗转成为生意人,也留下争议性的一生。
  7. 7.1973年被新政府委任驻新大使。2003年逝世于新加坡,他一生也灰飞烟灭了。
于2011年4月3日在西安“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提呈论文摘要

11.4.12

辛亥革命一百年 —孙中山奠下现代史第一块基石

绪言

  1. 1.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
  2. 2.1623年葡萄牙将澳门据为己有。
  3. 3.1641年荷兰打败葡萄牙占领了马六甲,华人只有三四百余名。
  4. 4.1786年,英人占领槟榔屿。
  5. 5.1819年,英人占领了新加坡。
  6. 6.1824年,英人让出苏门答腊的明古连港予荷兰,交换荷兰让出马六甲。
  7. 7.1826年,英国将槟榔屿、马六甲及新加坡并成海峡殖民地。

第一章: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

  1. 1.1830年,清廷发现鸦片无节制流入市场,祸害甚大,乃有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故事。
  2. 2.1840年,英国用炮舰打开中国门户,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
  3. 3.1842年,清廷吃败战后被迫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并开放厦门、广州、福州、宁波与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与领事治外法权。
  4. 4.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失败后,又签署了《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包括割让九龙予英国(1898年时,英国又获得清廷租借新界99年。于是有了1997年香港租约期满回归中国的大件事)。
  5. 在《北京条约》下,中国的任何通商口岸,都得允许中国人与眷属离开中国。
  6. 5.1851-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并在南京建立政权,与清廷的北京分庭抗礼。太平天国在清廷“以华制华”的政策下宣告失败。
  7. 6.1900年义和团仇外灭洋的运动,遭致八国联军入侵瓜分中国。在《辛丑条约》之下,中国已成为列强俎上肉,更是国不成国了。

第二章:洪秀全第二横空而降


  1. 1.1866年孙中山诞生(1925年逝世,终年59岁)。
  2. 2.1878年,12岁去美国受西式教育。
  3. 3.1892年在香港医学院毕业成为合格医生。
  4. 4.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未被接纳。7月爆发中日甲午战争,清廷在《美关条约》下丢失台湾。同年10月,孙中山远走美国,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是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有组织的资产阶级政党。

第三章:流亡海外遥控起义

  1. 1.从1895年到1911年4月,前后历时16年,孙中山领导或策划十次起义都先后宣告失败,但他的不屈不挠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2. 2.由于他的坚持,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成功,史称辛亥革命。孙中山成了中国的“救星和彗星”。
  3. 3.因为有了孙中山的革命成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在日后(1924年)达成首次国共合作,让毛泽东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第四章:团结所有革命团体

  1. 1.孙中山在1894年首创兴中会后,中国国内也先后出现多个革命党团,计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等。
  2. 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联合所有的革命团体,用“中国同盟会”取代兴中会,明确地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第五章:三民主义正式出台

  1. 1.在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同步推出。所谓的三民主义即为民族、民权与民生的三结合。
  2. 2.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狭隘的,单指汉族,以驱逐鞑虏(即满人)。但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日的临时总统就职礼上,马上将汉满蒙回藏形容为中华民族的共称。这种宽大的胸怀也免除了辛亥革命成功后,向满人报复的行动或运动。
  3. 3.在孙中山看来,辛亥革命成功后,已解决了民族主义问题(大家都是一家人),也基本上解决了民权问题(废除帝制,将权力交回给人民选出领袖)。
  4. 4.但民生才是大问题。这涉及了“平均地权”的问题。
  5. 孙中山的这一左倾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他在英伦逗留半年(1896年11月-1897年7月)之久时整日泡在图书馆研究马列主义书籍悟出的道理。
  6. 5.因袁世凯的背叛,1913年讨袁。1914年在东京组成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

第六章:首次促成国共合作

  1. 1.1924年成功召开国民党代表大会(1912年8月孙中山将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上,孙中山接纳了联俄、联共及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三民主义被赋予社会主义的思想。毛泽东后来更形容孙中山当时对三民主义的修正,显示了三民主义有旧的和新的之分。
  2. 2.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
  3. 3.1925年孙中山逝世。

第七章:为毛泽东指出革命方向

  1. 1.孙中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生革命家。早年在外受教育,前后14年。较后流亡海外搞革命,历时20年。在他59岁生涯中,几乎有34年是在外地渡过和流浪过,占了他生命的60%。
  2. 2.这之中,孙中山将马新当成革命的大本营。后来干脆将南洋同盟会总部移来槟城,且在1910年在槟城召开《庇能会议》为1911年4月的血染黄花岗之役拍板。
  3. 3.辛亥革命之后的联俄、联共及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在国民党内的落实被毛泽东高度评价认同了新三民主义而告别了旧三民主义,也引导毛泽东在后来的革命历程中找到未来的方向。这就是辛亥革命一百年的最大的历史和政治意义。
发表于2011年4月3日在西安“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提呈的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