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出席325抗议大会而发生被揍事件已成为一个热门课题。有人建议魏家祥报案以让警方查出真相
,包括“元凶”是谁。但魏家祥坚持不报案,并说他原谅打他的人。他否认有关事件是自导自演。不过又有网民转贴连环图,指说未见挨揍画面,也就有莫衷一是的说法。
其实,魏家祥遭遇“挨打”并不是大不了的事,也不必小题大做。在当天董总召集的抗议大会上,群情激昂和高呼喝倒彩声乃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不是他们对魏家祥有怨恨,而是他所代表的身份在未能解决课题下,还出席大会也就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来得不是时候,自然发出嘘声来发泄个人的情绪。
从报章的新闻及图片来看,魏家祥是有受到一些的“不礼貌”的对待,但未酿成冲突也是事实。如果说在乱局中魏家祥有“中拳”也是可能发生的事,毕竟政治人物遭人喝倒彩,被人比手划脚乃至口出污言或动手动脚或是不可避免的事,魏家祥也没有例外。只是因为他是唯一以副部长身份与会的人,显得鹤立鸡群。群众的不予认同的心态就此流露出来。
为什么呢?因为华校的问题从独立前到独立后都没有获得公平与合理的解决,而这次的抗议大会虽说是因派不具华文资格的老师进入华小执教引发不满,但也借势抗议政府不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让临教一直成为华小的心病。如果延伸来看华小,它所包含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扩建或重建或搬迁都得华社自行筹款经费,当然在心理上认为华校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即使来到魏家祥当副教长的年代,也还是有不少问题悬而未解的。既然魏家祥不是三头六臂,他也只能局部解决,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华校的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魏家祥受点皮肉之痛并不是重要的事,重要的是抗议大会所释放出来的讯息和魏家祥又有多少的把握来解决问题?如果他是“受命”来参加抗议大会的话(他说得到正副首相的祝福),那么一切好说,因为抗议大会所要求的是确保华小不变质和克服教师荒。
当这两个诉求不具敏感与难度时,我们相信魏家祥可以运用智慧与策略来消弭华小“危机”,毕竟华小是被教育政策所承认和保护的,也就不存在与政策冲撞的事件。至于教师短缺也不是天文数字,只不过三千余名。若在两三年内解决不来,也是说不过去的。
虽然我们不指望魏家祥仿效其前辈朱运兴敢敢辞职来挑战政府的政策(1959年辞副教长,以独立人士参加大选失利,但在1961年的补选得胜);也不希望他学李孝友在退休许多年后才公开承认当年支持华校改制而对华校造成的伤害,表示公开道歉(2000年),因为这是于事无补的。我们想要看到的是一个敢做敢当,有胆识和有策略为华校谋事的副教育部长。即使他的权力有限,但他可以从抗议大会中感受到华社的共同心愿,不能再无限期地用临教来堵住华小的缺口,这是对华校的明显歧视。魏家祥的责任就是确保华校在多元文化和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得到平权的生存与发展。
刊登于2012年4月2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