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8.10.12

“弃婴”之痛与“救婴”行动 (现代春秋)



在一边厢,当财长于928日公布其明年度预算案后,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即刻对预算案感到失望。他说,他非常失望财政预算案没有一丁点惠及槟州,即使财长在2010年时承诺供应槟州200辆公共巴士迄今尚未兑现。
他这样说,槟州每年贡献三四十亿元的税收,而进出口税占全马的25%,但中央对州“没有显示爱心”,如轻快铁及廉屋乃至公共巴士都没有着落,显示了槟州犹如弃婴不受重视。
另一方面,林冠英展示了州财政状况的稳健,在水务重组的过程中,槟州政府成功地将债务减少了6亿令吉,只剩下欠中央3千万令吉。换句话说,债务减少了95%。抑有进者,州的财务也在2008年获得8800万令吉的盈余,而在2009年及2010年分别获得7700万令吉及3200万令吉。预料2011年也会有盈余。
不过林冠英质问为何在2013年的财案中只建70间人民组屋?如果中央承诺在全国建2万余个单位,那么槟城只是占区区不到的0.5%。他的结论是:在2013年的预算中,槟州“一无所有”,既没有廉屋,也没有公共交通,这是槟州被中央政府边缘化的一个例子。
事实上,他也承认即使是在国阵掌管槟州时期已经受到忽略和亏待,更何况目前政权在民联手上。
针对林冠英的这席话,我们有必要回顾槟州自独立以来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来演绎。
第一个阶段(1957-1969)是王保尼当政年代,他面临的冲击是在马来西亚成立后对自由港的蚕食乃至在马印对抗时期(1963-1966)迫使转口贸易几乎停顿,物物交换贸易也深受打击。在当时槟州的唯一出路是工业化,但因为王保尼采取的转型步骤过慢,无法弥补转口贸易造成的损失,终于在1969年付出了代价,被崛起的民政党起而执政。
第二阶段(1969-1990)是林苍祐当红当政的年代。他面对的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槟城,更一度被形容为沉沦的渔村。在执政初期,他得不到中央的大力援助,惟有自力更生来挽救槟州下沉的经济(一度统计失业率竟高达15%)。这个时候林苍祐相信也依靠两个理论来重整槟州的经济。其一是“乡村工业化”;其二是“乡村城市化”。这两个理论看起来很简单,推动起来很费神。因为林苍祐面对了难题,举目一望他所要的发展的地带—峇央峇鲁的土地不是属于州政府的,只好征用17名大地主的土地来推动工业发展和建立人民组屋。
最终林苍祐证明他的高瞻远瞩给槟州经济带来曙光。他说征用17个地主的土地换来万千个就业机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十分值得,他无怨无悔。
除了槟城大桥是在中央的支持下完成的大计外,光大摩天大楼、在峇央峇鲁及施布朗再也的工业区也遍地开花,全然是槟州发展机构一手托起来的千秋大业,还有万千的屋宇在郊外拔地而起,改变了槟州的环境生态也让人家啧啧称奇。今天的峇央峇鲁已成为多元种族的典范新市镇印证了“乡村城市化”使倒槟城的人口结构已成功地达致重组。
30年之后,也即是2000年的千禧年,当槟州政府庆祝峇央峇鲁工业化30周年时,马哈迪首相不得不赞扬林苍祐的远见电子工业和纺织业乃至重工业科技逐步发展。他说,他起初不相信林苍祐能获致成功,后来事实证明林苍祐的路线走对了,才有了今日的欣欣向荣的槟州。可惜那个时候,林苍祐已退出政坛十年了(他在1990年退出政坛)。
第三阶段(1990-2008)是许子根主政的年代,他继承和维系了林苍祐成果。他也在千禧年将槟州的工业转型,走向尖端使到槟州持续其高成长的GDP,约在10%之间,因而使到槟城的失业率仍然以2%之低数展示槟城的经济在稳健中成长。
但在这个时候有两件大事成了槟州今日的“骄傲”。第一件事在2007年时中央拍板兴建槟城第二大桥,预计将在明年通车。第二件事是槟城乔治市登陆世界文化遗产已成功在望。果然不出所料,当槟州政权再次易手时(2008年)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荣誉来到乔治市的门口。
然而可惜的是,中央政府在中期检讨第九大马计划时(20076月),竟然取消较早时承诺给槟城人民的三个大礼(第二大桥、轻快铁和外环公路)中的两个。换句话说,槟城人民期待的外环公路和轻快铁不见了,这对改善槟城的交通系统成了一个大败笔(这也说明了槟州一向得靠自己多过依赖中央的援助)。
第四阶段(2008年以后)是林冠英主政的年代,他无法在第十大马计划中(2010-2015)享受优惠,只能年年在财政预算案中失落又失落。整个四年的执政所面临的是政治的激烈斗争多过双方坐下来谈和沟通。在另一方面,除开槟州政府的感受外,中央的援助金则直接拨给个人(3000元以下收入者)每人获得500元援助金,而所有的学生获得奖励金或礼券。
这种派钱的风气也不遑多让槟州政府。反映了这个年代已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政府也好,政党也好,已开始认识和了解人民才是“老板”,非得“重视”不可。
但是单是派钱还是不够的,槟州急需的是基建的改善和提升,塞车之苦已是越发严重。如果没有对症下药,槟城交通恐怕将在在第二大桥通车后显得更加拥挤不堪。
在这方面,我们注意到槟州政府将在11月的立法议会上提出“救婴”计划,并表明不会忽略人民的利益。
此外,州政府公布自2008年以来,槟州政府已自建4千单位的房屋,而私人则建了8千单位。在下来的日子,槟州政府将再建18000间房屋,而私人将“贡献”20000间房屋,总计38000间。虽然槟州政府在派钱和建屋上会有所持续,但我们还是希望看到针对交通问题有个长远的计划,因为每一个人每天都要出门,他们害怕的是交通上的“行不得也”。看来,槟州政府已不能回避此问题,需要寻求与中央的了解和对话,也许这个当务之急要在大选后才能有比较清楚的轮廓。
刊登于2012年10月15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