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8.1.13

揭开百万公民权之谜 (现代春秋)



前首相马哈迪于117日针对沙巴皇委会上证人揭露在1990年时,曾发出大量的身份证给外来移民的举措毫不隐瞒地承认有这么一回事,但这些人都是合格的移民,早在独立前已来到沙巴,且一向奉公守法云云。
接着他把话锋一转,竟重提独立时,东姑发出一百万张公民权给不符合资格的人士,却从未受到批判,而他在沙巴所做的则被指是错误的。
他甚至形容东姑所做的事比他更糟,更建议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调查东姑时代的百万公民权事件。
我们不知道掌控国家历史和讯息十分透彻的马哈迪为何要将两个不同的事件相提并论而混淆视听,这是对历史的歪曲与否定。因为独立时的公民权是在大张旗鼓且十分公开的情形下开展的;而沙巴的所谓“身份证计划”或“马哈迪计划”则是在隐秘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们有本质上的不同。
究竟独立时的公民权分发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有其历史的来龙去脉的。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主义浪潮在亚洲风起云涌,各个国家纷纷要求独立,例如1945年日本投降后旋即独立的印尼;1948年获得独立的斯里兰卡及1950年独立的印度等。
马来亚在战后又被英军重临统治,没有爆发独立斗争。1946年英国迫不及待推出“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宪制,但不获马来亚人民欢迎,纷纷指责是英国延长殖民统治的计谋,甚至连左翼政团也不支持。
当时马来人在拿督翁号召下有41个马来团体于1946年举行抗议大会,促请英国放弃“马来亚联邦”计划;同时宣布组成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俗称巫统)。这个政党在同年511日成立,拿督翁当选主席。
在形势比人强下,“马来亚联邦”计划被搁置,巫统较后与英国商谈制定另一个新宪制。就这样在各州苏丹参与下,一个定名为“马来亚联合邦协定”的文件在194821日起生效了,并在同年6月宣布马共为非法组织,英国大举逮捕和驱逐左翼份子,同时在马来亚实施紧急法令。
这意味着马来亚已改头换面,准备迎接一个新政体。但没有承诺马来亚何时独立,而是准备推行一个自治政府。
然而这之中的过程倒是包含血泪的辛酸,有超过50万的华人被英国军事政府赶入被铁刺网围住的“新村”过着被监视和不自由的生活,理由是“隔绝”华人援助马共份子。
当华人陷入水深火热时,一个命名为“马华公会”的政党在1949年出现了。这个政党以发行福利彩票所得之款项用来支助华人新村的华人,估计一年收入一百万元马币(不过福利彩票发出至1953年结束,英政府不允许政党涉及“赌博业”)。
按当时“马来亚联合邦协定”规定,凡是非马来人若以马来亚为其国土并效忠于斯可以成为马来亚公民,而在马来亚的马来人则是这片土地的公民。因此1950年的记录显示,马来亚公民有3275千名,非马来人占73万名。
虽然在1951年开始在乔治市举行市议会选举,又在1952年在吉隆坡举行市议会选举,但选民的数目是有限的。直到1955年马来亚才第一次举行独立前的普选。这一场普选将选出52名立法议员,另委任46人,合共98人组成立法议会,以为马来亚过渡到独立而铺路。
由于竞争主力在马来人的身上,它形成联盟(巫统、马华与国大党)与国家党(由脱离巫统的拿督翁所领导)的对峙,但实际上也是巫统的东姑与国家党的拿督翁在争夺天下。结果是联盟大胜,马来亚的政治也进入了一个转变期,东姑成了马来亚自治邦的首席部长,拿督翁成了在野党领袖。
1953年时,马来亚的公民总数是413万余人,其中马来人270万名,华人也增加至115万名,印度人等则有25万余名。
但根据当年(1955年)的纪录,选民只有128万余人,占总人口的20%,其中马来选民107万占84%;华人选民14万余人,占11.2%;印裔等选民6万余人,占4.6%。由于选民结构以马来人占绝大多数,在52个参选的议席中,马华分得15席。这个比例较1/3弱,也从此“决定”了马华在联盟的地位是未达1/3的。
尽管当时马来亚的人口已高达6百万人,华人已超过2百万人,但登记成为选民的寥寥可数(成为公民不等于成为选民;选民是需要另行登记的)。
为了达成更多的华人成为公民和登记成为选民,马来亚在1955年普选过后又有了新的动向。反映在联盟党内的是东姑领导政府一方于1955年与马共开展和谈(华玲),结果功败垂成,却加速了马来西亚独立的步伐。在公民权课题上,也同意放宽让非马来人申请。
此时反映在华社方面的则是分裂成两大派,一派以马华的当权派为主,计有陈祯禄、陈东海、李孝式、翁毓麟及陈修信为代表;另一派则以华团领袖何伯群为首,他代表了华团也前往英伦向英政府提呈“华社”的诉求(林连玉曾是站在这一边,但他未参与英伦之行,部分原因极可能是受到林苍祐的影响)。
当东姑率领的代表团取得迈向独立成果时,英国也同意成立一个委员会,以制定马来亚宪法(1956年)。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如下:李特大法官(主席)(英国)、仁宇斯法官(英国)、威廉麦克(前澳洲总督)、马叻(前阿拉哈巴大法官)及阿都哈密(巴基斯坦法官),全部是外国人,没有一位是马来亚人。
在这个谈判与商议的过程中,马华面对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虽然刘伯群为首的华团代表的诉求未能成为政治主流的意见,但他所提出的公民权及教育等课题也成了马华的一个政治包袱。因此当马来亚在1957831日取得独立后,马华就意识到公民权事宜大过天,因为1955年的普选就是华人选民太少,无法提出较多的议席。为此希望在1959年的大选能够取得更多的议席。在这方面,马华上下几乎是一致地鼓励华人申请成为公民,不但陈祯禄大声疾呼,就连在较后加入马华公会的林苍祐也四处奔波,饶以大义要华人登记成为公民。
这项登记公民权运动是于195711月在联盟,包括巫统同意下开展的。在一年之内结束,成绩斐然,有一百万人成为公民,其中80%以上属于华人。换句话说,马华成功地号召华人转变观念以马来亚为祖国(据知在当时仍有30万人尚未取得公民权,后来逐渐地有人拿到公民权,但也有的人到了七老八老才领到公民权,竟然“感天谢地”,等不及的人也一个个走了。为什么要拉到一个人垂垂老才发公民权,我们不得而知。如今听闻这类的人数已少过5万人,而且有人正排队领公民权。隔了50多年还在等,真是不易消化)。
正因有此成绩,当1959年大选时,选民人数已增至217万,较1955年的选民翻一倍;而华人选民也大跃进,已增至75万人。
不过马华在争取1/3国席(约40席)上则是功败垂成,连同林苍祐也被排斥和牺牲了。因此即使1959年时华人选民已大增,但华社仍是在分裂的情况下投票的。其结果是槟城、吡叻及马六甲成为反对党崛起的温床。直到今天,我们还看到这个取向也波及雪州及吉打州,此乃与独立时造成的局面有关。
这就是说,1957年的百万公民权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发出的,因为建国伊始,马来亚需要各民族共同捍卫这新生的国家,而且华人和印度人也在宪法下以正当的理由通过法律、归化和登记三个途径成为公民。马哈迪理应对此相当了解。他在那个时候也已是巫统党员,为什么事隔56年,又挑起此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刊登于2013年1月28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