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党的不倒翁林敬益终于倒下了,但不是在选举中被打倒,而是因斗不过病魔,留下晚年的遗憾走向另一个世界(政府已宣布举行国葬)
虽然没有举国震惊的记录,但他的从政的历史确实跌宕起伏的,很戏剧性也充满变数。
正因为他在早年就与民政党结下不解之缘,即使他不是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却是让他的名字与民政党一样地形影不离。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1)1973年被马华开除党籍后,他就率其同志和支持者集体加入民政党。在党主席林苍祐的祝福下,他用在马华时的战略将民政党扩充到吡叻州,使到这个偏于槟城一隅的政党在吡叻州探出头来。在他的努力下,吡叻州成为民政的第二个地盘,势力也慢慢建立起来。1974年的大选见证了林敬益的重新崛起(出任吡叻州行政议员),也间接地协助林苍祐保住了槟州的主导政权。林苍祐十分满意林敬益的表现,后者于是从副主席被提拔到党署理主席。
2)但是林苍祐心目中的接班人不是林敬益,而是梁棋祥(他在1978年的大选后在林苍祐力荐下,成为民政在内阁中唯一的正部长)。因此1980年民政的波德申党选上演了林敬益与梁棋祥的龙虎斗。林苍祐对此虽有不悦,但也接受民主的程序。这一选林敬益胜了,梁棋祥败了,也就意味着民政的接班人与林苍祐的主观愿望有所不同。
3)林敬益知道他打完这场胜仗不等于“战争”已结束,恰恰相反,他必须学会与林苍祐共事和接受元老的指点。但遗憾的,林敬益与林苍祐的互动是不多也不够深入的。因此林敬益只好按照本身的意愿为民政规划未来。
4)岂知上任党主席不到两年,他就面临一个重大的考验,那就是国阵在马哈迪的主政下商讨1982年大选的议席分配。林敬益代表民政参与,他的对手是他的宿敌李三春,这个时候马华的李三春有豁出去的决心。
李三春向马哈迪表明他本身可以移师芙蓉与民主行动党的老大曾敏兴决一死战,但条件是马华必须在槟州与民政享有平等的地位,那就是马华和民政的州议席数目相等,彼此各分得8席。抑有进者,哪个政党(马华或民政)赢得的州议席较多,则首席部长归哪个政党。这就是说,李三春取得了主动权,推出政治强人林建寿来与林苍祐争夺首席部长。
5)当这一消息传到林苍有的耳里,他大表失望,认为这样的安排无异将民政一局,政权随时会倒向马华。这之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插曲:林苍祐认为这样的安排不妥;尤其是一向属于民政的甘榜哥南选区(如今的光大选区),怎么可以分配给马华?在被迫底下,林苍祐直奔吉隆坡向马哈迪说情,宁可让出马章武莫选区,以换回甘榜哥南,但马哈迪劝林苍祐向李三春商议,自然无法获得李三春的同意。就这样林苍祐带着失落的心情返槟。
其实,林敬益在当时也另有想法,他要扩大民政在各州的势力俾与马华分享权利,不让李三春在槟州专美。可是在林苍祐看来民政再也没有什么比捍卫槟州主导政权更重要的事了。
虽然时过境迁,但回过头看望历史,党内一些元老当时也认为民政为扩大地盘而被逼“牺牲”槟城权益的代价也太大了。所幸后来民政在自身努力下,又在槟州增加3州议席(目前是民政13、马华10、巫统15及国大党2),才又使民政重拾尊严。
6)说回1982年的大选也让民政在槟城过关,参与8席全胜,马华则只胜了6席,林建寿不幸在阴沟里翻船,也就结束了双林争首长的戏码。虽然林苍祐松了一口气,但他与林敬益之间的关系仍然保留在“礼尚往来”的阶段,彼此不再提及此事。
7)有一件事也是林敬益刻意安排的,事缘1990年的大选,因为预见到政局的暗流汹涌,林敬益同意吴清德提名州议席选举,理由有二:其一,民政只有一名内阁部长,已被林敬益本身出任,断无理由让吴清德一直没完没了担任副部长(他从1974年起已任此职);其二,民政迟早也需要物色一位林苍祐的接班人,吴清德的学识与经验正好派上用场。
但这一安排不为林苍祐所赏识,他由始至终都反对扶起吴清德。据说主要理由是吴清德与陈修信方面有较好的关系(事实是否如此,也只有当事人明白)。最后,林苍祐勉强接受这样的派遣。果然这一年的大选,林苍祐翻船;马华原本有准备一代替人选曾永森(在北海提名州选),不幸他也落选,就只剩下吴清德和许子根在争首席部长了。
不用说,许子根得到几近全票的支持,吴清德只能出任行政议员,民政党的整个历史因为林敬益的分配而出现微妙的局面乃至改写。
许子根既不属于林苍祐派,也不属于林敬益派,所以获得双方的支持。过后许子根较靠向林敬益而成为林的左右手。这样一来,林敬益也算完成心愿,终于有机会“插手”槟州政务(在林苍祐时代,林敬益是无从过问的)。他和槟州的关系透过许子根又好转起来。
8)很显然的,林敬益对民政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他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民政在国阵内只是较小政党,不能起立竿见影之效。这就是说,不论是林苍祐、林敬益或许子根,他们在国阵内所能扮演的角色也是有限的,以至他们经常挂在口上的“多元理念”一直未能成为有效实践的理想。
9)当2008年308政治海啸发生后,民政党才惊觉原来政治不是靠理念而是靠实践的。如今5年已过来到2013年,民政又如何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最重要的怎样拿出较好的政绩单告慰两老的在天之灵,也只好寄望现任的领导层了。
刊登于2013年1月7日《号外周报》 第615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