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6.4.13

提倡党治减少人治 (现代春秋)



左等右等我们终于等到大选的日期,提名日定在420日,而投票日定在55日。表面上看来,共有15天的竞选期,实则从43日国会解散开始到投票日,整整有一个月的时间让各党在各自的平台上向敌对党发出猛烈的攻击。这种唇枪舌战的一来一往也充分地体现了民主精神。
如果我们再往前推,在两年前已见政党为选举而布署,因为一直有消息说大选即快举行,也就让各党不得不厉兵秣马严阵以待。这就是说,马来西亚的第13届大选是最长的竞选期,没有人可以否认不足够时间准备或指责执政党刁难反对党。因为时间是自己安排的;战略是自己策划的。只要未雨绸缪,不会临时抱佛脚。
尽管各党都有充分的时间应对大选,但人的心态总是要等到确定的日期后才来“手忙脚乱”,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争议和举棋不定的就是对候选人的甄选。有政党碍于各种因素,即使明知某些议员不称职,也还是被圈定为候选人。这说明政党的组织与机制是不够严密的;尤其是当上执政党后,我们会发觉政党的“党务”常被忽略,而经常挂在嘴上的“政务”就是政府的事务或选区的事务。在这种情形下,政党渐渐地成为夺取权力的一个工具,不再重视政治教育和培训工作,以致有人参加政党不全然是为理想而从政或为改革而斗争,仅仅是寻找机会来出人头地。
因此,当政党的机制松弛时或甚至“老化”时,党章党规和政纲乃至理念就不被放在第一位了,而是由拥有权力者决定了党的命运。这就难免出现“人治”重于“党治”的现象。而那些不称职的议员就抓住了这个隙缝发挥了“感情政治”的作用,以关系来保地位而不是以服务或党性来保住政治地位,这样一来我们不必惊讶有些被民众视为不合格的议员还是被派上用场的。
由于在选党不选人的口号下,造成选民没有说话的余地。在这方面,如果党真的投鼠忌器或其他特殊因素不换人的话,选民就应敢敢发挥作用,把不称职的人选拉下马。也惟有这样,党才能重视人民对候选人素质的要求是马虎和敷衍不得的。
至于已脱离党或失掉“党性”的原议员,若再被安排担任候选人的话,则有关政党本身将冒一定的风险,因为没有一个标准可以用来鉴定胜选的巴仙率。所谓有胜算的候选人其实是很笼统的说法,也不是政党选拔候选人的标准。虽然我们不否认曾有所谓“明星式”的候选人或“从天而降”的候选人成为党的代表,但这只能适可而止,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而是要以整体和整局为依归,也就是说一切要以党为重。惟有重视党的理念和具有党性的人才算是党的宝贵资产。换句话说任何政党在挑选候选人时,必须要求候选人对党的忠诚与奉献,而不是让他利用政党为工具,一旦中选议员就自以为是,把党一脚踢开,完全以个人的中心。这种投机十足的议员已是亵渎了政治的殿堂,已没有资格自称为政治人了。
虽然今天马来西亚的民主进程已是较前跨进一大步,没有了“内安令”的威胁;没有了限制和平集会的条文;报章也不再受制于更新执照的阴影。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看到民主与自由得到了发扬和保障,但在对待候选人的要求上,我们仍然在原地踏步,没有与时俱进,以致每每在选后就发生议员沾污政坛的丑恶行为,不是成为政治青蛙,就是成为不懂做议员的议员。长此下去,难免削弱了党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因为它连议员都管不好,又怎样治国平天下呢?
当然我们不是要求政党要开办党校(马华曾一个时期开办党校,后来不了了之),以培养许多有政治理想的接班人,但最低限度,政党必须要定期性地举行政治班或训练营,以通过教育来净化我们的政坛。问题是,今天有多少个政党重视政治教育呢?

刊登于2013年4月15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