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7.5.13

民政党入阁的前后 (现代春秋)



自许子根正式于516日卸职后,民政的代主席郑可扬提出重新检讨民政不入阁的决定,这是值得玩味的变化。
民政党是在1968年正式成立的,翌年参加1969年的大选,取得辉煌的政绩,它不但夺得了8个国会议席,而且也执政了槟州。这一重大的改变,不但改变了民政党的命运,也改变了槟城人的命运。
因为民政是风光的上台,在24个州议席中夺得16席,刚好超过2/3席,所以即使在大选后发生“513”种族冲突流血事件,导致中止国会和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也没有影响民政党在槟州的执政地位,直到1971年因发生党争和内讧后,民政才告元气大伤。当时以林苍祐为首的当权派,在四名议员背叛下,只剩下12席,刚好一半之数,随时可能倒台;尤其是在此时王裕好有偏向陈志勤的迹象,也就促使林苍祐加速与巫统商议以在槟城组织联合政府之事。
巧合的是,已上任首相的敦拉萨(1970年)原本与林苍祐是同一阵线的人物(联盟),更曾在一起共事(林苍祐是1956年拉萨教育报告书的委员之一),也就有共同的语言一拍即合。
1972年的元旦日,敦拉萨到来主持光大摩天楼动土仪式(林苍祐因此在后来将这座65层的摩天大楼命名为Kompleks Tun Abdul Razak,简称KOMTAR)。就这样,这座摩天大楼正式定名为“光大”(KOMTAR),也成为民政与巫统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虽然已组成联合政府,但巫统在州议会内的4名州议员中没有一人出任州行政议员,这种“不入阁”的决定也等于间接帮了林苍祐一把,让他沿用民政党人担任州行政议员。
来到1974年的时候,民政已摇身一变成为国阵的一员(因敦拉萨将联盟扩大成国阵),也就用国阵的旗帜参加大选。
在那一年有两个重要人物当选国会议员,他们是梁棋祥(太平)及吴清德(高渊)。这一年民政代表国阵分得8个国席,但有5人当选,另3人失败(当选者还包括林苍祐、拉惹辛甘及欧效翔)。
1976年,民政守得云开见明月,梁棋祥及吴清德一起被委为副部长,虽然只得5个国席,倒也显现了国阵重视民政的代表性。不过,有需要指正的是,副部长不是内阁成员,只能聆取正部长在参加内阁会后摘要点让副部长知道。许多人误会副部长也是内阁成员,其实是不对的。
1978年,第二任首相胡先翁在大选取得胜利后(击败回教党夺回吉兰丹州政权),也在林苍祐的推荐下,同意民政党的梁棋祥扶正成为部长。这意味着,民政党首次进入了内阁,它与砂州的人联党皆有荣幸代表华人成为内阁成员。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1978年)林苍祐推荐梁棋祥当部长而让吴清德原地踏步,原来是有议程的。其一是刻意提拔梁棋祥,以便他能成为接班人出任民政党主席。其二是对吴清德的立场不放心,不认为他应成民政的领导人。
果然在1980年当林苍祐退出党选时,他是极力要梁棋祥上位的,无奈林敬益势力较大,也就拦住梁棋祥的上位,后者也竞选失败了,只当署理主席。值得注意的是,吴清德本来与林敬益说好提名他出任党总秘书,讵料林敬益在与林苍祐妥协下,飞掉吴清德,起用郑耀林(槟州行政议员)出任党总秘书。
到了1986年大选后,梁棋祥让位于林敬益,后者也就名正言顺地代表民政在内阁中的配额。
民政最旺的时刻是在1999年大选后,虽然只林敬益代表民政入阁,但也增加了副部长,先后包括了郭洙镇、吴清德、李裕隆,而谢宽泰、吴立洋、马袖强及李家全也出任政务次长等。主要是因为这一年是民政的丰收年,谢及李分别击败行动党强人而得到“犒赏”。
但不论民政如何改变,它在内阁中的席位是没有改变的,即使在2008年政治海啸后,许子根不幸落选,也还是在较后被纳吉首相提拔成为首相署部长,可见巫统也不想亏待民政党,而是希望能稳住华人的心。讵料事与愿违,民政又再摔了一跤,国席只剩一个(梁德明),州议会也只有4州,包括两席在沙巴。
由于选举结果太坏,民政中委在大选后有通过“不入阁”的决定,但不阻止其议员担任州之官职。比如沙巴州议员陈树杰就是借国阵(民政)过桥,大方地担任沙巴副首席部长,但沙巴离西马太远,就算民政有东马副首长之职位,对槟城而言是没有实质的政治意义。我们只能说,有人借民政的招牌“上市”,在成功后,各安其位。不过我们可较为乐观地推测,民政会改变“不入阁”的决定,下来纳吉首相该如何委和怎样委就要看大气候了。
也许正如许子根所形容的,民政只一名国会议员,如何“入阁”?这就考验代主席郑可扬如何据理力争,否则民政在国阵的地位将会进一步下沉。

刊登于2013年5月27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