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前首相马哈迪于10月6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提出设立“郑和多元文化友谊协会”的建议获得了习近平的认同,相信假以时日这样的一个组织将在马中双方推动下成立起来。一旦成立,郑和将在马中两国历史上留下不朽的英名。
为什么马哈迪会提及郑和而不是其他人?原来郑和不但在600年前七下西洋,五次到过马六甲,而且他还是一名回教徒。因此得到马哈迪的青睐是有其道理的。
不过郑和在马中的官方文献中还是有限的,反而是民间的传说比较多,甚至也衍生出一些美丽的政治故事。
无论如何,中国与马来亚乃至马来西亚的关系一般上被认为应以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为重要的起点,虽然在这之前已有汉人陆续下南洋,但不构成一个团队,也没有留下“弥足珍贵”的古文物和古迹,唯一被称颂的是华人移居马来亚的被称为“唐人”,而其祖国为“唐山”,即意在唐朝的时代已有华人零星散居马来亚及苏门答腊一带(唐朝建于公元618年,灭于公元907年)。
来到明朝时代(公元1368-1644年)才有了大规模的派军舰外出的壮举,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郑和的故事。郑和(1371-1433)原姓马,诞生于昆明,早年被明太祖(朱元璋)赐予其第四个儿子朱棣为侍童,改赐姓名为郑和。
朱棣(明成祖)于1402年即位后,郑和已成为随身红人的太监,因为他的小名叫三保,因此也被称为“三保太监”。
当年明朝为开拓经济资源和展示明朝威力,从1405年起直到1433年为止,郑和先后七次被派下西洋,共经过36个国家,其间与马六甲王朝(1402-1511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不但有苏丹朝贡,也有汉丽堡下嫁苏丹的美丽故事和传说;更在马六甲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保山”、“三保井”等与郑和有关的事迹。
虽然史书上未指出郑和有到过槟城,但在峇都茅名胜地留下的“三保脚印”却是另一段传说。
从年代来演绎,郑和下西洋的1405年正好是马六甲王朝初建,它立国于1402年,被马来历史形容为马来王朝的开端。
根据历史记录,郑和的七下西洋是这样的:
第一次—公元1405年至1407年,,即明成祖永乐3年至5年,所经之处包括爪哇、苏门答腊、满刺加(马六甲)及古里。
第二次—公元1407年至1409年,即明成祖永乐5年至7年,所到之处计有满刺加(马六甲)、锡兰(斯里兰卡)、爪哇、古里、柯枚和暹罗。
第三次—公元1409年至1411年,即明成祖永乐7年至9年,航程包括占城(越南)、爪哇、苏门答腊、满刺加(马六甲)、小葛兰、柯枚和古里。
第四次—公元1413年至1415年,即明成祖永乐11年至13年,行程计有占城(越南)、爪哇、苏门答腊、柯枚、古里和忽鲁谟斯。
第五次—公元1417年至1419年,即明成祖永乐19年至20年,途经爪哇、古里、忽鲁谟斯及亚丹。
第六次—公元1421年至1422年,即明成祖永乐22年至23年,行程包括榜葛刺及忽鲁谟斯。
第七次—公元1430年至133年,即明宣德5年至8年,郑和航队经过占城(越南)、爪哇、苏门答腊、满刺加(马六甲)、锡兰(斯里兰卡)、古里及忽鲁谟斯。
虽然郑和浩浩荡荡七下西洋,且首次出船达2万多人,分成江艘大木船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刘河口)出发,经过福建沿海,先到占城(越南)再游历南洋及印度洋一带的国家。
根据曾任华民政务司的巴素博士在其《马来亚华侨史》著作中有提及在明朝之后的马六甲华人只是少数。他这样说:“在公元1641年(这一年荷兰打败葡萄牙成为马六甲的殖民统治者时),马六甲只有华人约三四百万名,只有欧人殖民政府提供安全的基地后(指英人莱特于1786年占领槟榔屿后),华人才大量南来。”
巴素说得没错,以郑和的2万人出巡来到马六甲后,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竟也无法形成一个“华人社会”,可见早年的中国既无野心建立殖民地,也不鼓励人民移民。换句话说,华人向外迁移是极少的,只有在英国人占有马来亚后;尤其是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才见华人如雪球般滚向东南亚国家。
虽然郑和不算是华人“移民之父”,但他启开的航线也证明了在600年前中国的航海技术已走在前头,可惜后来被西方追上。基于这个历史因素和郑和为马中开辟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他在马哈迪眼中便成为马中两国都接受而无争议的历史人物。这也许是马哈迪对郑和的推崇的主要理由是一。
刊登于2013年10月14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