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教总于2009年出版的《华小建校、迁校和微型华小资料集》及阅及教总在各报发表的《微型华小搬迁概况(1999年及2013年)的报告后,不禁感概万千。
在2009年出版的书刊中,教总列出总数1290间的华小,截至2008年有537所是微型华小(即学生不超过150名),占了41%。
在这些微小中,少过100名的学生则有171间;更令人丧气的是,在2009年开学时,至少有15间华小没有新生。
当年,有104间的华小学生少于30名。其中非华裔生超过50%的有35间。这就是说,华小的问题早已显露,就是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案彻底解决。正由于问题不断累积,因此来到2013年,教总又发现在1294间的华小中共有409间是少过150名学生的(称为微型华小)。此数目虽比2009年的527间有改进,主要是这些微型华小获得迁校(政府从1999年至2008年共批准75间华小迁校,有67所已成功搬迁)。不过在409间的微型华小中,共收到365间华小有回应。在这之中,在半岛有14所华小的学生竟然不超过10人。如果不及时挽救的话,它可能在不久之后便要关门大吉了。
随手拈来有下列的报导:
(一) 来到2013年,学生不超过20人有22间;不超过30人的有31间;不超过50人的有29间;不超过100人的有151间;而在150人之数的只有73间。
(二) 彭亨金马梳华几年来没有华裔生,今年全校只有8名学生,一律是印裔学生。
(三) 北根港口育华小学今年有19名学生,全清一色是巫裔学生。
(四) 吉打成杰培才学校只有4名华裔及1名巫裔生,今年(2014年)没有新生。另一间多伟培英只有8名华裔生,顶多有望能够突破10名学生。
(五) 吉打麻坑新中华小今年迎来1名华裔生,是董事送来的孙女,其余19名学生全是友族生。
(六) 太平大直弄海岛益华小学只剩2名学生,2014年没有新生。
以上的情况只是冰山一角,若窥探其中,不难了解华小的困境。当然没有人会反对友族学生入读华小,但当年华社辛苦办学,也是希望让华人有机会受华文教育,如果连华人也不支持送子女进入华小,肯定有其他因素,我们又该不该检讨和改善呢?
下列的问题是现实的,也不能不正视的:
(一) 当一间华小的学生连补习学校都不如的时候,这间学校的孩子如何正常与健康地成长?将心比心,如果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入有型有样的学校,我们就不要怪他们不把孩子送入微小了。
(二) 友族学生增加肯定是好事,但要如何维持华校的特征和希望华人支持华小,倒是一个原则性问题。倘若迁校不成(或未被批准,或缺资金),则这样的学校该如何维持和鼓励华裔多一些入读以便能平衡华裔和友族生的数目呢?
(三) 我们也惊讶地发现有一间华小有职员9名,只有7名学生,固然这是政府付钱,但政府用的难道不是纳税人的钱?这种不健康和畸形的现象反映了华小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在挣扎生存。
(四) 如果目前华小有60万余名的学生,占华裔入学率的90%以上,则相关单位必须进行调查,到底有多少华裔子女不得华校之门而入?这当然不能算进自愿把子女送进国民学校的。如果华裔未有强烈的投诉,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一个全面的检讨,让华小更健全的发展?应该整合的整合,应该搬迁的搬迁,只要保住原则,保证华裔都能让子女报读华小;再加上腾出一些学额给友族生,岂不是更符合创校的宗旨?正如一间本国的学校,本国与外国生应有一个8对2或7对3的比例,而不是倒回来外国生多过本地生。若是这样,则华社办华教来做什么?
因此人们必须记住,华校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中华文化得以自由地传承,华校本身为解困作适度的调整顺应时代需求也无不可。否则年年都为华小的存亡问题而争议,那是没完没了的,总该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来改变抱残守缺的观念,并确保华校能在国家大潮流下继续发展和生存,这才是大道理。
刊登于2014年1月13日《号外周报》第667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