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7.12.14

中庸之道不可偏废 (直挂云帆)



自从12825名马来精英打出中庸牌后,已引起华社的关注。迩来(1221日)又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华团共86个单位举行了“抗极端,挺中庸”的会议,并通过三项提案,矢做25位马来精英的后盾,同时促请朝野政党及民间组织谨言慎行,但杜绝和批判极端言行。
除了华团纷纷表态外,也有华文媒体及华裔专业人士公开挺中庸,我们相信不久之后必然在华社掀起一个“挺中庸”的新浪潮。但能否在马来社会和印裔社会也出现同样的运动,尚未得而知。至于朝野政党应该会有不同的表态,我们当然无法看到一个一致的行动。这样一来,“抗极端,挺中庸”运动是个“长期斗争”,而且不能够松弛,否则会事倍功半的。
究竟马来西亚走到今天为什么还需要提醒“中庸之道不可偏废”?这是有其历史因素的。
在独立前,马来亚乃至马来西亚在英国的统治下是无所谓“中庸之道”的。殖民地政府的施政比起其母体(英国)显得更右倾和反动。例如殖民地政府在1948年实施紧急法令就是对华人展开的一项镇压和驱逐政策,摆明是个右翼政府,因而激发马来亚的左翼运动快速成长,向英殖民地政府进行不懈的抗争与斗争。
及至马来亚在1957年独立后,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继承英国殖民地衣钵,仍然走的是西方右翼路线,不与共产国家打交道;更在1960年用内部安全法令取代1948年的紧急法令,同样被认为用来对付左翼人士。东姑本身也不讳言他走的是全面倒向西方的路线。
1969年大选后爆发的“513”种族冲突悲剧后,才出现一个改变。这个改变始于1970年上台出任首相的敦拉萨。他不但推出“新经济政策”,以国营(社会主义)的手段组成不少国有化企业,如国家石油公司等,扶持马来社会,以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而且也推出国家五大原则,其中包括维护宪法、尊崇法治及培养德行等,目的在于重新塑造马来西亚的形象。
为了扭转亲西方路线,敦拉萨提出了化东南亚为“和平、自由与中立的地带”。
所谓的中立就是不靠向东方或西方阵营,而是走中立路线。在这个框架下,马来西亚加入了不结盟组织。
既然敦拉萨准备把马来西亚从右拉到中间轨道,他就必须广泛结交朋友,不再如同东姑只与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不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关系。于是在1971年派出先头部队(由国企主席东姑拉沙里率团)投石问路;也在1972年与苏联及东欧国家建交。
其中最高潮的是敦拉萨在1974年亲自访问北京,并与中国建交。换句话说,马来西亚不但成为最先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而且也展示了新的治国之道。自然而然的,马来西亚已被认为是一个“中间偏左的国家”。
敦拉萨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左转除了要塑造一个新的马来西亚外,也矢意要抓住华人的心,以把1969年大选流失的选票拿回来。果然不出所料,在1974年的大选敦拉萨取得了“满堂红”,国阵在154个国席中胜了122席,超过2/3的议席,大大地鼓舞国人对中立路线的赞许。
1976年胡先翁接班后,他基本上没有改变既定的国策,但他的治国方略也悄悄地向右摆动。他先后逮捕和瓦解了敦拉萨留下的一批亲苏分子,不过他的“中间偏右”立场倒使到马中关系进展缓慢。
直到1981年马哈迪接班后,他继承了敦拉萨的政治遗产也逐步调整了胡先翁的政策。从第一眼中看来他走的是“中间偏左”的路线,例如起用安华;又增加国营机构的数目,让人觉得马来西亚坚持中立的同时也不向美国低头的国家。
但是在1990年当他提出30年内要使马来西亚走向先进国的道路之后,这个国家开始向西方看齐。他的向东学习政策就是向日本和南韩学习,因为这两个国家在西方化的过程取得进展而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这个时期,马哈迪是走着“中间偏右”的路线,他所寄望的是马来西亚人民在追求2020宏愿时,能有更广阔的视野看到西方的世界。
然而很可惜的,当伊朗宗教革命成功(1979年)及苏联变天(1990年),从阿富汗撤军后就留下一个政治真空让极端的回教势力夺取了政权。他们是既保守又恐怖的“塔利班”和“阿盖达”基地组织;尤其后者是由恐怖大亨奥沙马宾拉登所领导,其危害性更大。
2001年的911事情(美国纽约的两栋大楼被恐怖分子袭击炸毁)就是基地组织的杰作。
虽然在同年的12月美国一举铲平了“塔利班”政府,企图将基地组织连根拔起,但还是无法将之根除。
当马哈迪在2003年退休将棒子移交阿都拉时,国家的基本方向没有改变,还是“中间偏右”的,但由于回教的影响力在国内外膨胀,也使到马来西亚的宗教成为一个课题。例如伊斯兰党较早前的“回教国”和后来的“回教刑法”都使到当政的国阵政府无法回避;尤其是2008年大选出现的政治海啸后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带有强烈种族色彩和宗教色彩的组织,一时之间加入了舆论的阵地发出各种杂音乃至污染了“中立形象”。
阿都拉随后在2009年的下台和纳吉的拜相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降临。为了展示他将沿着先父的道路走,纳吉也力倡“中立偏左”的路线,与中国建立更巩固的关系。
然而因为2013505的大选出现了被形容为“另类海啸”使到纳吉的“一个马来西亚”理念受阻,从中又出现了右翼的土权和穆连会组织与华社唱对台;更传开伊党准备在丹州进行回教刑法的修正后,将向国会提出私人法案,使之在丹州落实。若是情势不受控制,恐怕会使马来西亚陷入不安而全面向右转。
因此25名马来精英的“高瞻远瞩”及华团的力挺中庸是及时与迫切的,以支持政府能坚守住“中间偏左”的路线,这才是马来西亚在这个时代所应走的道路,绝对不能让极端分子得逞而将国家的成果毁于一旦。

刊登于2014年12月25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