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30.4.15

峇东埔掀起的政治波浪 (直挂云帆)



峇东埔是一个很奇怪的选区,近7年内竟有两次补选,而且全因安华而引起。今次的峇东埔补选已在425日提名,而订在57日投票;第一次是在2008年的308旺阿兹莎取胜后,于同年7月辞职而为安华制造补选,果然安华也以超过15000张多数票重入国会。真没想到在2013年重新当选后的安华又因鸡奸罪名在今年二月再次入狱,也就再丧失国会议员资格,又再让其夫人顶上参加补选,演成了四角战。
其实演绎安华的政治生涯是与峇东埔分不开的,虽然在1978年时,这个选区归伊斯兰党的查比迪阿里占有,但在1982年大选时已在1981年加入巫统的安华并未被马哈迪派往安全区出征,反而考验安华是否可以拿下伊斯兰党。自此后,峇东埔成安华囊中物。也因为峇东埔成了安华的桥头堡,演绎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
1982年当选国会议员后,他先出任副部长,继之在1983年没有在马哈迪的祝福下安华以10票之多险胜原任的苏海米而成为巫青团长。
这个巫青团长的搭档(副团长)就是今日的首相纳吉。也因为这样,安华在同一年被扶正成为部长。
1987年,安华支持马哈迪的A队与东姑拉沙里的B队在党内争夺领导权。双方经过激烈的斗争后,马哈迪的A队胜出,包括安华也当选副主席之一,这对安华的前途加了筹码,于是他成了教育部长。
1990年的大选,东姑拉沙里领导的46精神党与马哈迪在大选中决一死战,他似乎很有信心能击败国阵而组织新政府。讵料46精神党在阴沟里翻船,只赢得8个国席。虽然协助伊斯兰党夺回吉兰丹州政权有功,但主导权仍在伊党手里。
1993年安华准备更上一层楼时,他开始遇到了麻烦,虽然他以绝大多数区会的提名而成了党的署理主席,但引起马哈迪的不悦,他劝请安华让元老嘉化峇峇再担任一届,似乎已经太迟了。就这样,嘉化被逼辞副首相,安华也就出任副首相了。
马哈迪比较放心不下的是安华不是一个人,而是通过峇东埔这块基石组成了他的“宏愿队伍”,准备将来接班。这个宏愿队伍除安华外,另外三人是纳吉、慕尤丁和莫哈末泰益(雪大臣);原任的副主席阿都拉巴达威出局。于是在1996年时,马哈迪在党选中夺回主导权,他安排阿都拉卷土重来取代慕尤丁,让安华的“宏愿队伍”三缺一。
从那个时候开始,安华的政途已亮起了警讯;尤其是东姑拉沙里的46精神党(后易名为46马来人党)率党归队后,马哈迪在党内的势力进一步巩固,也削弱了安华的影响力。
就在1997年马哈迪告假两个月让安华成为代首相时,并不是安华美梦开始,恰恰相反,这是安华恶梦的开始。随着亚洲金融风暴在同年大冲击后,马来西亚经济陷入一片混乱。由于马哈迪与安华在应对方案上出现分歧,也就导致两人的鸿沟加深,再加上许多对安华不利的丑闻传开,不但令安华坐立不安,而且也促使马哈迪快刀斩乱麻地把安华扫出政府内阁及巫统(1998年)。这一杀手锏使到安华开展“烈火莫熄”的反抗斗争。
真没想到今日国家的政治又是围绕在这几个人的身上,其中包括马哈迪、阿都拉、纳吉、慕尤丁和安华。如果他们当初不闹翻的话,马来西亚的政治会是怎样?我们不知道,因为直到今天为止,马哈迪对于接班人似乎没有一个满意,从慕沙希淡到安华、到阿都拉再到纳吉似乎都被马哈迪弹过。
有人因此认为马来政坛已出现政治真空,这种说法是见仁见智的,毕竟马来精英也还真不少在政坛上潜伏着,只要得到机会,谁说没有第二个安华冒出来呢?
安华本来是马哈迪的接班人,正因为马哈迪在后期不接受他,才有了今日安华说不完的故事。
当然如果安华一直留守在巫统,他肯定也不会让其夫人代为出头。就是因为巫统已把大门关上,安华不得不借助其夫人代夫出征。就这样旺阿兹莎代替了安华所有的角色,包括党主席、峇东埔国会议席及加影州议席。
有人形容安华在制造“家族政治”,但如果深入研究和分析,安华再也找不到更适合的人来取代他和代表他。所以旺阿兹莎先后参加加影和峇东埔补选是情非得已的安排。当安华恢复自由身后,旺阿兹莎自然功成引退。
因此当我们知道旺阿兹莎所作所为是为了安华,就不会觉得责怪为什么老是由旺阿兹莎出征,难道党内没有人才?不是党内没有人才,而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若旺阿兹莎不参加补选,麻烦会更大,民联内部也会出现问题。
虽然国阵也派新人苏海米迎战旺阿兹莎,但输赢已无悬念,问题是旺阿兹莎能取得多少张多数票?如果没有估计错误的话,多数票应在8000张以上,毕竟选民知道他们投的是安华。这种安华效应与安华对峇东埔的感情已告升华。这种剪不断的情意结是没有任何人可取代的,除了旺阿兹莎之外。
无论如何,我们今天放眼看政治,国家的政治领导人都是出自马哈迪和安华的年代,也在圈子内传来转去。但不幸的是,他们又因政见和政策成为“党内的对手”和“政治的对手与敌人”。这样的变化虽有其因由,但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刊登于2015年4月30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