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7.7.15

巫统内讧与领导人的斗争 (直挂云帆)

马来西亚沸沸扬扬的政治斗争已经延烧成为世界的焦点之一,全因一马发展有限公司的巨额负债(420亿令吉)被指介入政治活动,甚至连首相的名字也被牵涉在内。有人因此推测纳吉在压力下可能会卸职或告假;但有更多人相信纳吉不会离职,甚至会在近期(开斋节过后)改组内阁。
就我们观察,既然巫统已经同意将党选压后18个月,也就意味着党魁纳吉有更多的从容时间和空间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压力;尤其是前首相马哈迪的猛烈抨击。
马哈迪是一位政治传奇人物,在巫统69年的历史中,除了创党(1946年)之后的23年与马哈迪拉不上直接关系外,下来的年份(1969年起)就与马哈迪息息相关。直到2015年,他总共有46年影响乃至左右巫统及国家的决策。
由此可见,他在马来西亚的政治史上开创了历史,其影响力之长尚无人能出其右。即使是巫统的创党人拿督翁也没有马哈迪有这么长远的影响力。当然无可否认的,拿督翁更是马来西亚战后的第一位传奇人物,他在1946年创立巫统时已是柔佛的政治领袖,担任州务大臣。
由于得到英国人的赏识,他所组成的巫统很快地得到了英国的支持。但英国更重视的是对他个人的支持,即使他在1949年因与统治者会议发生争执被解除州务大臣职,他还是受到英国殖民地的欢迎。
例如在1951年,当拿督翁还是巫统主席时,他被英殖民政府委任为内政部长(4月),接着在8月拿督翁辞卸巫统主席,另立马来亚独立党(916日),以抗议巫统不开放门户予非马来人;而他的官位仍未改变,直到1955年普选后。
英国人相信拿督翁即使离开巫统,魅力依然存在。讵料在1955年的普选中全军覆没(拿督翁在1954年另组国家党取代独立党,在总数52席的角逐中,国家党参加37席。由巫统、马华及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参加52席。结果联盟大捷,胜51席,另一席归回教党)。
因为联盟的胜利,也就由东姑阿都拉曼组成自治邦内阁,拿督翁只得靠边站,。虽然在1959年拿督翁企图卷土重来,但已是强弩之末,只得他一人当选国会议员(1962年逝世后,其国家党也消失了)。换句话说,由拿督翁挑起的巫统斗争和对领导人东姑的挑战,在持续一些年后,也就烟消云散了。
但是东姑的首相宝座却在1969年大选后发生动摇;又再掀起巫统的尖锐斗争。挑起这场斗争的正是备受争议的人物马哈迪。
他在1964年首次当选国会议员,未被东姑重视。1969年他再参选,不幸败给回教党候选人。而在那年联盟的表现差强人意,失掉2/3多数席优势,也丢了槟州执政权。更在选举揭晓的3天后(即513日)国家爆发了种族冲突流血事件,全国进入了紧急状态(历史称为“513”事件)。
此时的马哈迪(617日)公然发公开信要求东姑下台,引发巫统内部斗争加剧。虽然马哈迪在较后被开除出党,但东姑在1970年卸职,敦拉萨接位成为第二任首相后,马哈迪又在1971年被敦拉萨邀请返回巫统,且在1974年大选过后委任他为教育部长。
马哈迪从此平步青云,在巫统内的地位节节上升。当他在1975年当选巫统副主席后,就拥有机会在1976年被挑为副首相。事缘年初敦拉萨逝世,由副首相胡先翁上位,他必须要从三位副主席中挑选一人当副揆。经过思考后,他挑中马哈迪;另两位副主席东姑拉沙里及嘉化峇峇大失所望,后者也因之拒绝入阁。
马哈迪的上位也给他带来诸多不便,包括东姑拉沙里以财长身份不大给马哈迪面子(他也兼任贸工部长,此职位显然比财长小),因而也导致两人关系难以修好。
马哈迪在其传记中也透露他在胡先翁手下当副首相时得战战兢兢,避免功高盖主。最后当胡先翁在1981年退休后,他支持马哈迪接班。
马哈迪则巧妙地不主动挑选副首相,而是让慕沙希淡及东姑拉沙里争署理主席,胜者即为副首相。在这个过程中,马哈迪显然倾向慕沙,于是东姑拉沙里落选了,只能保住财长,未能更上一层楼。
出人意表的,因为不满马哈迪的“压制”,东姑拉沙里乃在1987年的党选豁了出去,直接与马哈迪争夺主席。他也让人跌破眼镜,竟能拉动慕沙希淡成为搭档,共同角逐第一和第二把交椅。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角逐,双方的输赢只在几十票之内。针对这一点,纳吉指责马哈迪“忘恩负义”,未念及他和他的彭亨州代表把票投给了他而保住主席职。
但马哈迪否认这一点,他认为他为感恩于敦拉萨的提拔,乃在阿都拉于2003年拜相时力促将副首相留给纳吉出任。及至最近马哈迪认为纳吉做错事才要求他下台,否则对巫统不利。
2003 年被马哈迪祝福上位的阿都拉因为在2008年的大选领导不力,失掉5州政权(一年后才拿回吡叻州政权),也就被马哈迪逼宫下台。虽有经过抗争,结果阿都拉顶不过马哈迪卷起的政治风暴,只得退隐政坛。
这就是说,马哈迪在扳倒东姑后,第二位被扳倒的是阿都拉,现在有人说他又要扳倒第三位首相纳吉。
纳吉也非省油的灯,他凝聚了内阁和巫统的力量,并极力的抗拒马哈迪及《华尔街日报》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与批评。由于政局无时无刻在变化,在在说明了马来西亚正经历一场罕有的激烈政治斗争,也影响国家经济的成长。

如果让事件拉得越久对国家及国人越不利,因此及早提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让争执和各种传言平息下来才是当务之急!
刊登于2015年7月16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