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这么一个印象,如果市区的华文小学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迁校;而且要迁到人口较稠密的地方;尤其是新建房屋及公寓的发展区。
在槟城人的眼中,市区华小学生数目的萎缩是因为人口流失,因此有必要搬到新城镇或新发展区。在这种情形下,有学校已从市区搬到西南区,如时中分校及明新学校等。结果也正如所预料,其学生不断增加,而且也超过或近千名。
于是有人把槟岛西南区视为华小未来的希望,目前共有9间华文小学,这些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从千禧年的700余名已增加至当下的1500名左右,也造成超过半数的小六生进不了国民型中学。
最明显的例子是菩提国民型中学迁校成功至双溪赖,在2009年上课后学生大大增加。于是又引发恒毅国民型中学也申请在峇央峇鲁增设分校。如今已动土在即,相信2017年后又再吸纳更多西南区的华小毕业生。如果按照恒毅分校计划收生3000名及菩提也收生2000余名来看,西南区的华小应该有一半以上的华小毕业生能顺利进入西南区的国民型中学,而其他的毕业生依然会被分配到乔治市内的国民型中学。
但在另一方面,阅及“光华日报”的一篇专访却反映出一个令人忧心的问题。它指出在浮罗山背有4间华小的新生不断减少,例如:①班底亚齐的振华小学今年有学生40名,明年只有2名新生,于扣掉毕业生后,明年也只有39名。
②浮罗勿洞华小,今年学生人数29名,明年新生4名;明年学生人数28名(扣掉毕业生)。
③育华学校,今年全校53名,明年新生3名;明年全校学生52名(扣掉毕业生)。
④双溪槟榔港口育才学校,今年全校有58名学生,明年新生7名;明年全校有56名学生(扣掉毕业生)。
这反映出在浮罗山背的华小学生人数有减不增,主要是新建平房不多,而且也缺少就业机会;即便加上圣心小学、双溪槟榔的新民义学校、崇德小学及大同学校,学生人数也不大理想。
这就是说,位于浮罗山背的圣心中学在扩建后,可以预期它必能增加收生。
根据所知,马来西亚目前共有华小1294间,学生超过65万名,占全国小学生人数的21%有余(全国小学生超过300万名)。
在65万名的华小生中,有近15%是非华裔学生,大概有8万名左右,其中有马来人、印度人及东马的土著等。这又说明了非华裔生的增加也有力地扶持了一些微型华小得以开办下去。
就槟城情况而言,华小的数目一直保留在90间,但学生的人数在80年代最高潮超过6万名之后,到了90年代,学生总数又降至5万5千名至5万7千名之间。
这是造成华小有越来越多的微型华小的主因。所谓的“微型华小”按教育部的定义是学生少过150人,在全马共有537间(2008年统计),所占的比例是41%,其严重的情况说明了有很多学校学生不足150人,其中槟城“微小”占22间;其中14间的学生人数少过100名。
因此浮罗山背华小在人口的流失下,学生的减少是不足为奇的。至于西南区的华小尚有机会增加一两间,因为人口迁移至西南区已越来越多,这也无形中使到市区的华小进入更凄凉的境地。
至于中学,据我们所知,槟州的国民型中学有些学生已告减少,甚至出现明显的退减,它说明了留在国民中学的学生会越来越多。
有人也因此认定在国民型中学学生减少下,独中会大量地增加学生数目。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确有少数的独中从中受惠,但也不意味着独中的办学优于国民型中学,彼此各有千秋;只是独中的灵活办学近年来也吸引了家长的注意力。
整体而言,我们也为槟州微型华小的未来而担忧,也不知它们能撑到什么时候?
凡此种种,明显暴露了华小在风雨中面对的冲击与打击,这有赖于华社给予整体和真诚的关注,而不是做表面功夫或作无谓的斗争。
整个华社应关注的是怎样挽救微型的华小?这才是当务之急!
刊登于2015年8月17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