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时有听到一种论调说马来西亚人民不团结是因为存在多元教育源流,如果要使人民团结应该从小就培养起各民族学生在同一个源流教育的学校上课。
虽然表面上看来有些道理,实际上是对民族文化的歧视和对人权的漠视。因此在我国独立后(1957年)直到今天已58年,仍然存在多元教育,说明了多元教育在独立前和独立后都符合了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国情。
即使在某个特定的阶段,政府有特定的政策,但也不可以做出“痛苦和造成伤害民族感情的改变”。例如在马哈迪当政的时代,经过实践和了解后,放弃种族同化政策,尊重各族存在的差异,只强调种族融洽,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在70年代中期,当马哈迪担任教育部长时(1974-1978),他就将英文小学转成以马来语为媒介语的学校,造成许多华裔家长将孩子送进华文小学(原本这批受英文教育的家长的意愿是送孩子进入英文小学的,但在媒介语改变下,华小成了华裔家长的首选。直到今天为止,几乎有超过90%的华裔家长将孩子送进华校,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受六年华文教育的同时,也学到国语和英语,对日后的升学不成问题,同样可以送到外国完成大学教育)。
直到千禧年后,马哈迪察觉学生整体的英文水平下降了,数理科也被抛在后头。为了扭转教育的落差,他在退休的2003年,在所有小学实施用英文教导数理科。这种苦心是担心国人的教育与时代脱节。
这一方面固然受到新加坡的英文教育政策的影响,因为这个岛国吸引其他国家的学生,包括马来西亚的学生。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外汇的流失,马哈迪在80年代又采纳了教育学者的建议,开放大专教育,通过2+1或2+2的学分转移课程而让学院如雨后春笋建立起来,英文也就成为与国际接轨的语文。发展到今天,我国目前已有20间国立大学、36间私立大学、30间大学学院及410间学院,可见我国大专教育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
再有一个现象是我国的国际学校的数目越来越多,且开放门户允许招收100%的本地生。
例如在2010年时,我国仅有21所国际学校,但在短短的4年内我国的国际学校已跃增至99间(2014年的记录),还有另外23间已发出办校许可证。
虽然直到今天,国际学校的人数只是3万名,但在本国学生增加下,已可预见它将会不断提升其数目。
从上述看来,灵活的教育和多元的教育普遍受到欢迎,例如独中(60间)学生的增加;国际学校不落人后的竞相开办;再加上我国大学及学院林立,反映出马来西亚多元教育已形成区域的教育中心(三语并重)。正如柔佛苏丹不久前也发表应重视英文的谈话,基本上印证了官民都认同多元教育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在政府教育部门的官员或一些政治人物的脑海里,仍然存在着推行单一源流的教育政策和思维,理由是多元妨碍国民团结。
我们不相信这种论调是正确的。在2009年纳吉拜相后,他也同意教育维持多元化,且在2010年的内阁会议上作出议决。未想教育部官员在近期又再想碰触这敏感问题,准备大动作地将学校改成单一源流的学校,这是对现实的抹杀。
如果我们承认正规的华校在1904年已存在,马来西亚华校已有111年的历史;也不因国家独立而有所改变,那么尊重历史和民愿,尊重百花齐放的文化更有助推动马来西亚的旅游业,我们又何必因噎废食?这样狭隘的单行线不但是行不通的,而且是对要达致先进国的马来西亚是一大讽刺!
刊登于2015年8月24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