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9.12.16

华小需要“真命天子”打救?(现代春秋)

不论是教总出版的调查报告或是教育界或学界研究的报告都反映出马来西亚的华文小学有40%的学校是不足150名学生的,因此被称为微型小学。这还不算太差的,有者学生少于40名,竟然共有150间左右。由此可见,即使马来西亚当下有华文小学1294间,但有将近一半是陷入学生不足的困境。
尽管如此,在所谓“一间都不能少”的信念下,也就有人坚持在缺乏学生下,有关华小还是要续办的,直到没有新生来源为止。例如太平直弄益华小学,明年没有新生,也就可能面临关闭的命运。这讽刺性地暴露了所谓华小逾千间争妍斗丽不过是华人社会的夸大形容词,也是文人笔下的生花妙笔。
乡区或城市一些破旧华小已年久失修,可是仍有人把所谓“百年老校”当宝,那些有能力的可以大事庆祝一番;但如果只有十多廿位学生,庆百年也不过是自我调侃而已。
任谁都知道,马新的正规华校是从1904年开始的。这一年侨领张弼士在槟城开设第一间新式华校,取名为中华学校。从此华校如雨后春笋地遍地开花。在1957年独立时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也被誉为海外华教的楷模。
然而曾几何时,在教育法令规定下(1961年),所有的华小必须归纳为政府控制的“国民型华小”,没有所谓的私立华小。
这类华小的基本生存条件是要有本身的独立校舍,不能再附属于会馆。而华社(或董事会或信托人或私人献出的土地或租借的土地)拥有的校产也得由教育部主导,除了学生及老师由教部分派外(当然老师薪水由政府发,现在已被归为公务员了),教学课程和考试也是由教部安排。还有昔日的“董事会”不见了,改由15人组成的学监会(或仍称董事会),校长是当然的秘书。
1961年教育法令下,有两个组织是合法存在的,即学监会(只承认15人,其余都是名誉董事,不受教部承认的),其组织是主席一人(可由社会领袖担任)、财政一人及秘书一人(校长兼任),其余皆学监或董事,副董事长、总务或监学之类的名堂都不在教育部的视线内。另一个是家教协会,因法令有规定不需另行注册,未具法人地位。所以一旦打起官司来,学监会或家协的法定地位就受到挑战。
必须注意的是,所有被推派为学监或董事的,名单一概由校长提呈,而后交审查(听说要经过政治部一关)才算数。如此大阵仗的程序,若有权力还算不错,可惜改组之后不论国民型中学或国民型小学的学监会/董事会,权力都是有限的,教育部皆以校长为主,因为政府是校长的老板。
在法律上,校产是属原董事会的,但原董事会要怎样拿回?这是拿不回的。虽然近期有人说不可将校产献政府,应保留主权,问题是如果政府不用校产,而是将学校迁到政府的校舍,有关校地就无所作为了。因为有关土地早已志明是教育用途,不能作他用。再说,若校地没有政府准证,又怎能开办学校呢?说到底,华校就是缺乏领军人物,以致问题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
有幸的学校则能找到地皮或被献地搬迁;不幸的则苦苦等待“上帝”来打救,万一“上帝”不来,就会面临关闭的厄运了。
虽然教总已作出调查报告,但谁来执行艰苦的工作?谁来统筹统办?是董总或教总或马华或华团?也都各有话说。毕竟工作太复杂了,况且教育是政府的事,就由政府来承担吧!
政府当然有承担,但建的是国民学校,也欢迎各民族校学生入读,只是若标明是华校,华社又要大费周章了。
其实以目前50余万至60万的华小生而言,坚持1294间是不是太多?小型或微型的是不是要搬迁或合并,都是要有人领导的,除非有人勇于接受这一挑战,否则华小问题永远是道伤痕。
很遗憾的是,卫道之士常在报上伟论不断。但我们只是想问一下,谁愿意登高一呼,谁愿意整合华教而将之纳入正轨成为国家教育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的话,就会继续一盘散沙而只能寄望马来西亚能出现一个“陈六使第二”?或华社的“真命天子”?这个“天子”可在马华中找到的?我们不知道,但也有所企盼!

刊登于2016年12月19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