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7.1.17

第一间华校在哪里?(现代春秋)

虽然写了两篇关于华教的文章,但似乎言犹未尽,也就再写下这篇继文,以进一步陈述华文教育在马新的“开天辟地”。
我之所以有此念想是在去年(2016年)经常经过大英义学校(Free School)时,总看到大大的字提醒我们这间学校已有200年的历史,它创办于1816年,因而在去年有一个盛大的两百年庆祝活动。
所谓1816年是什么概念?这得从槟榔屿开埠说起。英人莱特是在1786年乘军舰抵达槟榔屿,并升起英国的国旗,象征着这块土地已归英国人所有。在那个时候,马六甲早已归为荷兰人所有(葡萄牙于1511年攻下马六甲,而在1641年被荷兰打败。荷兰控制马六甲直到1824年才将这块历史城堡交给英国,以换取英国让出位于苏门答腊的明古连港)。
在其时,新加坡尚未开辟,莱佛士是在3年后(1819年)才拿下新加坡。
从这样看来,大英义学的成立年代刚好是英国占有槟榔屿的第30年。
而它之所以被称为Free School是因为英国人开办的学校是免费的。
在后来这间学校成为英国人推动英文教育的新起点。
我们的华人社会似乎也不甘寂寞总要找出一间不输于大英义学的华校,结果在后来有人发现槟城有家会馆悬挂一个大大的牌子,称之为《五福书院》(亦是广府人的会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后人就认定《五福书院》是华人最早的学堂,而且与一位侨领巨富郑景贵有一段佳话。
当年郑景贵(1821-1898)是槟城巨富,也是锡矿家,一生有三大荣衔:私会党(海山)首领(客家人)、华人甲必丹及吡州州议员(委任)。虽然他不是广东人,但他有份捐助《五福书院》(或五福堂)的兴建,因隶属客家人的增城和龙门县也被列为五福堂的12县中。而郑景贵刚巧是客家人。
根据广东人的典故看来,在古时它是供广东人聚会和上京赴考的落脚处;而所谓五福即指一寿、二福、三康宁、四修好德及五考终命。
我也曾访问过《五福书院》,问管理人是否最早期的学堂?他也说不上来,只知道早年郑景贵有办过学堂称之为《慎之家塾》。慎之是景贵的号。究竟他的家塾(私人学堂)是先设在义兴街或是牛干冬,各有说法。
甫逝世的学着郑良树就持有这种质疑。因为早在1815年,马六甲已出现英华学校(比大英义学早一年)(有说是英国人办华校)。另一说法是马六甲共有9间华人私塾,其中8间专供福建学童,另一间供广东学童。
而且传说中的1819年已有《五福书院》似乎不能成立,因为槟城开埠不过33年,哪有开办私塾的需要?再说,后人又考察得知《五福书院》是在1895年才在牛干冬兴建而置上书院之名。有人说在更早时候也称为五福堂的五福书院,会址设于郑景贵私宅(义福街)。今天我们在郑景贵私宅看到“慎之家塾”即是他个人的“学校”,不算正规学校。不知后来才搬迁至牛干冬而改为五福书院。
其实,华文教育在马新遍地开花是起于辛亥革命(1911年)后;尤其是1919年的“五四”与动后更是一片欣欣向荣,而不能将私塾混在一起。
虽然康有为及孙中山相继到新马展开活动时,就起了冲突,因为康有为是保皇派的,只主张改良,不必废帝制。孙中山坚持不革命不得让中国新生,因此非革命不可,即使流血也在所不惜。但他们两人对教育文化传承的贡献是众所钦佩的。
新式教育也在那个时期出现。第一间是来自槟城的孔圣会中华学校(建于1904年);而第二间则是新加坡的应新学校(1905年)。这两间学校是南洋侨领张弼士带了头,也就把张弼士当成第一个华教推手。
就是因为华校的活动十分蓬勃,又因为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也在马新流行,结果引起英政府的警惕。在1920年向华社实施报纸登记手续及办华校要请准,等于是变相的控制,但华人社会的坚持到今天仍有1298间,只可惜约40%的学校属于微型,学生不足150名。
在今天马来西亚的国民小学有5858间,华小有1298间,淡米尔小学有523间,基本上校学生人数已超逾300万名,其中58万是华小生。
但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是非华裔生竟逐年增加,现在已达到华小生的15%,约有9万名。如果再加以时日,非华裔生再增加入华小,也不足为奇。既然这么多非华裔生也喜爱华文小学,华社也应敞开双手,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友族学生。
在过去我们也没有所谓的安亲班和托儿所,孩子是直接上小学的;但在今时今日,两三岁的孩童学习校园生活是正常不过的。根据统计,全国有万余间学前的“学校”,有学生近400万名。
如果说学前儿童有400万名在“就读”,那么就有300万名刻下在小学读书,当他们完成六年小学的免费教育后,就可进入中学。中学有三大类型:国民中学、国民型中学及独立中学。马来西亚第一间华文中学是在1923年转成中学的钟灵中学(原称为钟灵学校)。
目前在中学受教育的人数有200万名,其中有78间是国民型中学,吸收12万名的学生;而独中(60间)有学生近8万名。当然有更多人进入国民中学,而刚兴起的私人中学正方兴未艾。
今天在我国共有20间公立大学、25间私立大学及外国大学的分校和大学学院多间。如果再加上400余间学院的招生,则马来西亚学生只愁不够钱进大学,而不是挤不进大学。
根据统计,大专生的数目在100万名左右,虽然有不少是报读学院文凭班,但他们也希望早日完成大学教育而有出头天。
如果我们总结上述情况,不难发现在3千万人口中,有超过600万是在校的学生占了人口的20%。在这方面,马来西亚政府希望大专生有50%在中学毕业后进入大学,因为国家需要大批大批的大学生。也只有从教育着手,这个国家才有光明的未来。
表面上看,我们的教育是很发达的,学府又林立,发展成为区域教育中心也有足够条件的。可惜的是,我们搞不出素质教育和活的教育,仍然停留在填鸭式的呆板水平,这也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忱。
因此改弦易辙和自我检讨才是确保教育成功的基石,不检讨就不能上进,不改变就不能解脱。这就是教育的基本原理。

刊登于2017年1月16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