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首相纳吉在间接上婉拒接过355法令的修正案后,已明显地告知伊斯兰党:到此为止,不要再玩下去了。
虽然伊斯兰党仍然坚持不妥协,会为“回教刑法”的落实抗争到底,但伊斯兰党用什么筹码和条件来促使国会通过355修正案?很显然的国阵成员党中的133名国会议员也许只有巫统议员不会公开反对,但他们缺席议会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伊斯兰党只依靠本身现有的14名国会议员,那是不可能通过哈迪阿旺的私人法案(因为2015年伊党闹分裂,导致开明派另组诚信党,其中有5名是国会议员,再加上另一国会议员离开伊党,就从原本的21席跌剩14席)。
为什么哈迪阿旺非常执着要推动“回教刑法”?不是因为马来西亚法律不完善,而是他要成为主导宗教走向的政党。自从2008年与公正党及行动党合组成“民联”后,它就处处受肘;更不能针对宗教问题表示异议。
既然伊党无法在民联中起带头的角色,也就在2013年大选后重新检讨和审视伊党的未来。其结论是不能够让行动党走在前头,也不能事事让安华来作决定。因此在2013年时,伊党反对安华在补选胜出后出任雪州州务大臣;也反对旺阿兹莎出任大臣。来到2015年,伊党索性与行动党断交。
其实离开了民联的伊斯兰党,希望在国阵内找到一些温情。而在初时双方有些“情投意合”,便认定着这两个政党可能破镜重圆。但如果我们回顾伊党的历史和它的新政治路线图,就可发现巫统和伊党仍是两个不同的实体。
例如在1972年伊党在吉兰丹与巫统组成联合政府,及后巫统还让出两名中央部长给伊党;再下来是伊党于1974年正式加盟国阵。
未想不到3年,伊党与巫统就起了冲突,其导因是在丹州执政的伊斯兰党,并不嘱意纳雪当州务大臣,但巫统的敦拉萨决意支持纳雪,终于造成伊党的分裂,最后是伊党被“开除”出国阵。由于这场措手不及的分裂,使到伊党处于挨打的地位(在1977年时,已是胡先翁接任首相兼国阵主席,他主张用强硬的手段与伊党一刀两断)。
伊党失去后盾后,只好重新再来,但跌得痛,也伤得深,经过了整整13年(1977-1990),才从废墟中再探出头来。
从那一刻开始,伊党已感悟到它要壮大的前提是与其他反对党合作,而不是走回国阵。也因为这样,伊党才在1999年与公正党和行动党合作,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继后因2004年反对党四分五裂,也就在大选中上演滑铁卢。唯有到了2008年,反对党又再合作,才有了308政治海啸的发生。一夜之间,伊党再掌控吉打州,除了吉兰丹州政权稳如泰山外,也在雪州大有收获。
可是在2013年大选后,伊党比较倾向国阵(巫统),并以为有巫统作为靠山。但巫统更有其难处,如果伊党与巫统一起搞355修正案,肯定会失掉东马的支持,也会进一步失掉华人的支持。在左右权衡下,纳吉选择回归原状,也就意味着伊党得自己看着办了。
事实上,就当今的世界潮流和马来西亚的国情是不可能走向“回教国”的。维持现状,对伊党又有什么损失呢?在此形势下,究竟伊党是要回到反对党阵线或自行上路?就得尽快做出决定,现在倒是轮到伊斯兰党何去何从?
不过来到最后一分钟没有人可以知道哈迪阿旺要玩什么牌?
刊登于2017年4月10日《号外周报》第832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