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论及伊斯兰党的领导人时,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巴哈鲁丁、朱基菲里教授、阿斯里及后就是聂阿兹和哈迪阿旺了。在这之中,我没有列入尤索拉哇是因为他接班后对伊斯兰党的改革有东声势,也没有敲锣打鼓,自然没有引起民众的注意。
但在查了史料后,我觉得有必要把尤索拉哇的形象拉出来,以让后人知道他所扮演的角色,其重要性在哪里呢?
根据史料,这位在1951年即加入伊斯兰党的尤索拉哇最为轰动的一件事就是代表伊斯兰党在1969年与马哈迪碰头(在哥打士打南区),竟然压下马哈迪而名噪一时。
也因为尤索拉哇让马哈迪心生不甘,怒而指责东姑领导不力,才有了马哈迪炮打司令部的事件发生。
在“513”后,身为第二任首相的敦拉萨开始推出联合政府概念。于是伊斯兰党、民政党、人民进步党及砂人联党加入其中;更在1974年组成国阵,而在1974年的大选轻易过关。
可是后来即使伊党主席阿斯里当上中央土地及矿物部长也无法调解吉兰丹党内两派的斗争(1977年),一派是当权派,以纳西尔州务大臣为首;另一派则在阿斯里领导下坚持更换丹州大臣,因为他们反对纳西尔100%靠向敦拉萨。
两派因而大打出手,中央也在这一年实施紧急状态,接管丹州政权,并将伊党踢出国阵。
伊党在1978年、1982年、1987年、1990年及1995年一连五届的大选都孤军作战,也就不可能有突破僵局,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1982年时,伊党处于挨打的地位,看来翻身渺茫。就在大选落幕后不久,伊党决定要派出一位有份量和有资历的人接班,因为阿斯里已是过气人物,他的民族主义形象不及巫统的强大,也就拿不出新的方案来。
结果他们找到尤索拉哇(Yusof Rawa)成为党的新主席(1983年)。可是不甘寂寞的阿斯里并不轻易放弃斗争,他又成立了“真主党”,可惜在选举中被打得落花流水。
其实尤索拉哇在前期也风光得很,在70年代加入国阵后,他被委为副部长,之后也被派往阿富汗、土耳其及伊朗担任大使。
但在1977年伊党脱离国阵后,尤索拉哇也只能潜心研究古兰经,他不但开班授课,向年轻人灌输伊斯兰教,而且也从把孩童集中起来训练。
这种对正信宗教的鼓吹倒没有大碍,无形中伊党奠下走回教国的路线。于是在1987年才得以落实伊党的长老会,而主席由德高望重的聂阿兹出任。在这个框架下,伊党基本向伊朗看齐(1979年伊朗宗教革命成功),党的权威也就集中在长老会上。
虽然尤索拉哇(1922-2000)在党内的建树不大,但他所推动的政策倒是成为伊斯兰党转型的奠基人。有人说,是尤索拉哇开了头,而到了法兹诺时代才真正走向回教国的路线。这位领袖从1989年到2002年担任伊党主席,其后就由哈迪阿旺接棒到今天。
自此之后,伊党登台的领袖有法兹诺(1937-2002)、聂阿兹(1931-2015)及哈迪阿旺(194- )都是一脉相承的回教派人物。
总而言之,伊党走到今天是自身的心理驱使走向宗教治国,没有人强迫它走向极端路线,他们相信可以用本身的宗教力量来完成宗教革命。
环顾今天,尤索拉哇已逝世,但他的儿子姆嘉蒂尤索拉哇如今却是被赶出伊党而投入诚信党,这也是够讽刺性的:老子为伊党的宗教化开了门,但这个政党却把其儿子关在大门外,这真是何等的难以理喻。
刊登于2017年5月22日《号外周报》第838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