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8.5.17

伊斯兰党一错再错?(跃马扬鞭)

2015年伊斯兰党与民主行动党断交后,结果导致“民联”(人民联盟)瓦解;更严重的是,由安华一手组成的民联又重新洗牌,再抬出新组合。除了公正党和行动党照旧保持形队外(当然少数和个别的退党和“叛党”事件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另一个新组合则是由伊党分裂出来的国家诚信党(它被视为取代伊斯兰党的地位,但能否如愿以偿,还是个未知数)。
这三个政党在2015年宣告新的阵线叫做“希盟”(希望联盟),以取代已消失的民联。
继后在2016年,又有一个新政党拔地而起,创党人是前首相马哈迪医生(1981-2003,在位22年),他联合了慕尤丁及其儿子慕克力组成了“土著团结党”。
在马哈迪看来这个组合是按巫统的模式成立的,因此它纯粹是土著及马来人的政党,准备在来届大选痛击巫统。
为了不重蹈拿督翁的覆辙,土团党在成立后不但申请加入“希盟”,而且也极希望与伊斯兰党取得合作。在这方面,土团党的立场是与人民公正党一致的,都十分重视与伊党站在一起。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终(在4月杪党大会上),伊党既不与土团党合作,也不再与公正党“称兄道弟”。这意味着伊党准备独树一帜打“宗教牌”,凡是认同伊党的宗教路线的就是可以合作的“兄弟党”,不然就别再提合作了。
为什么伊党不再重视反对党的团结?不再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原来经过2008年及2013年的大选后,伊党并不是最大的赢家,它的国会议员分别有23名及21名(如今6位离党,剩下15名)。而且它也拿不回登嘉楼州政权,只是意外拿下吉打。因为管理不被看好,也就在2013年的大选,又把吉打州还给国阵了。
由于有迹象显示伊党的影响力逐年下滑,反而被另两个成员党超越赶上。也促成伊党有所不安,它不要成为叨陪末座者。它所迷恋的是如同1999年的大突破佳绩(这一年因安华效应发酵,伊党不仅保住吉兰丹,而且再拿下登嘉楼州政权,更拥有27名国会议员,令人刮目相看)。
当伊党感觉到它继续留在民联已没有大作为时,它就需要寻找各种理由,自我作出改变,以成为不受约束的“个体户,再加上坚持和强调宗教路线已成为它的不可逆转的方向;也就认为单干比合作来的好。先是切断与民主行动党的合作,后是排斥与其接近性质的政党合作,如公正党、土团党和诚信党也就在其议程中。
正因为伊党过于自信和自负,它已经不再认为与其他反对党的结盟是必要的(哈迪更矢言要堵行动党迈向布城)。在这种僵局下,伊党可能在下届大选暴露其政治短视,只重视宗教而忽视选民的感受。其结果是自食其果。
因为历史已一再证明,政党的合作与团结是取胜的基石。例如1955年的普选,巫统、马华和国大党捷足先登,组成联盟,终于将孤军作战的国家党(拿督翁离开巫统后所创立的政党)打得落花流水。也因之导致拿督翁对陈祯禄及林苍祐的“背叛”转而支持东姑感到十分不满(原本陈林两人是支持拿督翁的斗争)。这说明单打独斗的劣势。
让我们再看看伊党的得与失,例如1974年加入国阵而成为联合政府一员,虽然保住了原有的议席,但在1977年因党内派系之争酿成暴动,结果伊党被开除出国阵。在势单力薄下,伊党一连三届在大选中吃败仗(1978年、1982年及1986年)。唯有在1990年得到东姑拉沙里的46精神党合作下才得以夺回丹州政权。
又例如1999年,安华的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及伊斯兰党组成替代阵线,才有伊党的异军突起,后又因伊党的宗教路线走得太远才导致行动党在2001年退出替代阵线。上述两个实例说明伊党也需要盟友。

后来的2008年即2013年的大选也是因为伊党与其他反对党站在一起才有亮丽的成绩,如今伊党宁可自行上路,有人担心它会“失去了方向”,而两头不到岸。换句话说,伊党的结盟才会是胜利的一方;反之伊党的脱盟将是失败的一方。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这一点,可惜的是,如今伊党一错再错,真的不知道它要走向哪里?

刊登于2017年5月8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