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6.17

选来选去还是马哈迪 (天下纵横)

反对党阵线(希望联盟)的出现是意想不到的变化,它先是2008年大选后因政治海啸而出现“人民联盟”(民联)的组合,以便与国阵相抗衡。
虽然反对党组成阵线并非新鲜事,但没有像2008年大选时那样的松弛组合也能够“平地一声雷”,竟然教5个州变了天,这在马来西亚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让舆论瞠目结舌。
原本在1999年时,有一个左翼的人民党也是成员之一,但自2003年人民党在赛胡申领导下并入“国民公正党”,才有了“人民公正党”的名称出现(可是不知为何,人民党的注册并没有被吊销,而是在一些有心人奔波下,又将它“复活”过来了,而且声称要在下届大选率大军染指(我们暂且不评估人民党的“未来”)。
回到民联,它之所以能挺到2013年的大选也算是一个奇迹。最主要的是三党不闹分裂,也就在这一年的大选又保持势力,形成与国阵旗鼓相当的政治结盟。
不过这个组合有两个明显的缺点,其一是它们仍沿用各自的党徽参加大选,没有共同的标志;其二是在所谓各成员党地位平等和保存自主能力的情况下,三党有时也各说各话。举例来说,在2013年大选过后,伊斯兰党就重提“回教刑法”落实的必要性,与行动党的政治立场起了冲突。
其三,对首相人选未有共识,公正党及行动党支持安华,伊党则支持哈迪阿旺。
本来成员党意见之分歧可以相互切磋,但不知是有意或无意的“冲动”,伊斯兰党在“忍无可忍”下,与行动党断交(2015年)。与此同时,伊党的党选也出现宗教派狂胜的局面,造成所谓“开明派”的党中委在党选中落败,形成一个以宗教为导向的政党。这批被排斥的人不甘心屈辱,乃脱离伊党另组“国家诚信党”。这个新党很快地与公正党和行动党挂上钩,在2015年的下半年组成“希望联盟”(简称希盟,以取代消失的“民联”)。
即使希望联盟中的公正党有人不认同把伊党排斥在外,也就希望伊党回心转意,不料彼此的关系越闹越僵。
就在2016年时,政坛又掀起波浪,一个由马哈迪连同前副揆慕尤丁及其儿子慕克力组成的“土著团结党”也从中冒了出来。这个政党几乎是“巫统”的翻版,也就意味着马哈迪与纳吉的斗争正式开始了。
在这之后,“土团党”也申请加入希望联盟,形成四方阵线。
为了要与国阵相庭抗礼,希盟近期又为了三个问题无法达成“共识”。其一是谁将是希盟的领袖(有人支持马哈迪,也有人支持安华,有人主张由旺阿兹莎担任过度首相)?
此时马哈迪(92岁高龄)也跳了出来说,如果希盟一致支持他出任短期(临时)首相,他愿意担起重任。
这之中当然有一个风险,那就是万一在大选中输了,马哈迪的颜面与尊严将会摆在何处?这是担任过22年首相的马哈迪所输不起的。
但人们又反过来问,如果不抬出马哈迪,又有谁能成为可被接受的领导人?是慕尤丁?或是慕克力?是安华还是阿兹敏?如果所提到的人都有一定的局限,那马哈迪无疑是比较“适合”的人选。毕竟希盟不能没有领袖,否则未战已显露战队不够整齐,这是兵家大忌。
下来是希盟一定要有共同的党徽,不能再各行其是了。
还有是这个组织应该有一个权力分配的机制,不能一律平等。过去“民联”的失败不正好反映出“各党独大”也比“一党独大”好不到哪里。

在这方面,我们有注意到诚信党也挺马哈迪(其党署理主席沙拉胡丁已表态,过去这个党是挺安华的)。由于大选越逼越近,希盟当务之急就是克服歧见,异中求同,否则就只好自我保重了。

刊登于2017年6月19日《号外周报》第842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