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6.17

英国工党绝地反击 (跃马扬鞭)

由于英国大选出现逆转结果,原本不被看好的工党突然再次冒出头来,也就使到舆论不得不重新评估工党的未来。
就英国的历史而言,在1215年,英国的国王与贵族签署了《自由大宪章》,奠定了人权与民主(处事公正与不得随意逮捕)。1227年,议会首开先河罢黜爱德华二世,并立其长子为国王,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
1642年,议会与国王发生冲突,导致内战,延至1688年议会派取得胜利,史称“光荣革命”。并在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是为“君主立宪”之滥觞(到了1832年,议会成了最高权力机关)。
在当时英国议会已出现王党(托利党)及民党(辉格党)及后才赋予人民选举权。1868年托利党和辉格党也演变成保守党及自由党,两党轮流执政,两线制因而成形。
不过在进入廿世纪时,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终于出现了,这个由哈迪(Keir Hardie)创立(其中一人)的政党取名为工党(Labour Party)。在1900227日正式成立,而哈迪也被选为第一位党魁。
其实这个政党是联合了原先存在的小党,如独立工党、费边社、社会民主联盟(Social Democratic Federation)和苏格兰工党,形成比较完整的政党,但它并非纯粹的社会主义党。在1889年时,由费边主义社和自由主义者组成的“进步党”控制了第一次选举的伦敦市议会。
1900年工党成立时,也适逢大选年,工党只有两人当选国会议员,其他归保守党和自由党。但在1924年的大选,工党首次取得执政权(属少数派政府),而在1929-1931年的工党第二次执政。不幸的在同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在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无法应对大萧条下,只得辞职,由乔治五世国王委托保守党及自由党组成联合政府,以克服经济灾难。
在此之后,工党一直与执政擦肩而过,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党才告扬眉吐气,从1945年到1951年,在艾德礼首相领导下,他走的是右倾的路线而不是左翼的路线,更与马克思主义挂不上钩。
举个例子,在1946年英国准备在马来亚实施新政制(Malayan Union)时,因马来人的大团结导致英国政府改弦易辙,单独与巫统另行商议新的宪制,于是《马来亚联合邦协定》在1948年出炉了。
也是在同一年,英国在马新实施紧急法令,并宣布马共为非法组织(1948620日),大举逮捕和驱逐华人回中国;尤其令华社不满的是,英殖民政府将50万马来亚的华人赶入“新村”,实行监控,以切断对马共的经援。即使艾德礼政府在1950年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也改变不了马新华人怨恨工党的背叛。
1979年保守党出了一个铁娘子塔彻尔,终于把工党赶下台,直到1997年工党的布莱尔才得以卷土重来,他是以“第三条道路”作为口号,放弃了工党的激进左翼政策,将之重新定位,大动作修改社会主义党纲。
这种所谓“第三条道路”的说辞也属于对社会主义政纲的否定,说穿了也就是修正主义。因此布莱尔主政期间他是资本主义的执行人,不是社会主义的带路人;甚至他在2003年与美国联手全面进攻伊拉克,挫败了萨达姆政权,引发恶评如潮,包括现任工党领袖科尔宾。
科尔宾是政坛怪杰,他被形容为不修边幅,衣着随意的反战斗士。自从在2015年当选工党领袖后,他就低调地走进民间,与年青人建立良好关系,激发年青人支持工党,掀起了“青年革命”。
也就是在这一年,科尔宾看到马克思主义的曙光,认为其理论具有实用价值(这里所指的是英国工党重温马克思的《资本论》),从中了解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而改善英国的不当政策,但他不会采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理论。

有两个例子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再受重视,其一是中国在2015年首次邀请世界各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齐集北京探讨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的影响,也连带对科尔宾这号人物的探讨;其二是英国BBC广播电视台在今年大选的时候特别介绍了马克思及其《资本论》,以衬托出科尔宾是“马克思的粉丝”,藉此否定布莱尔主义的“第三条路线”。今天科尔宾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死的灵魂,我们倒要看他何时有机会掌权而成为21世纪的马克思的出门弟子。

刊登于2017年6月19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