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全国的华文中小学在2018年迎来的新生数目并不值得额手称庆。如果我们拿教总出版的《华小资料集》来看,在1999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华小的学生总数有609,673名,其中非华裔有65,000名,占了10.7%。
到了2009年,官方公布的数字是华小学生人数共有627,699名,比10年前增加了10万名。这之中的非华裔生占了约11.3%,有逾7万名。
另根据副教长张盛闻公布过去六年来的学生数目竟是有减无增,例如2013年,华小生减剩566,342名,而到了今年(2018年),再减剩至525,170名。这就是说,五年来学生减少了4万名。
在当下,华文小学已有1298间,但学生人数较10年前少了10万名。抑有进者,如今非华裔学生已增至18%。因此在52万名华小生中,有9万4千名是非华裔生,真正的华裔生只有43万余名。
若以全国小学的小学生逾300万名来计算,我们还可以得知只有5万名华裔生入读国民小学。
即便两者加起来,华裔小学生也不超过50万名,这与10年前相比,已是好景不常。有人将此归为国际学校的崛起,吸取了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入读,但在7万名的学生中(也分成小学及中学生各半),有3万5千名在就读小学。这之中又是各民族的学生都算在内。因此华裔生转向国际学校,数目尚不算多。反倒是华小本身有太多的弱点,让人感到忧心忡忡而看不到未来。兹举例如下:
(一)按照教育部的标准,凡学生少于150名的归类为“微型学校”。这类华小共超过500间,占华小总数的40%以上。若算上少过100名学生的华小,则有350间左右。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17间华小的学生少过10人;而有37间华小少过20人。至于不超过30名学生的则有50间。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破旧或缺少学生的学校还在凄风苦雨中挣扎生存?
(二)当教育部在60年代把国民型的华校分成全津贴及半津贴后,就规定全津的华小是指土地属于政府的。因此政府负担所有费用,包括重建、扩建或修建等;而半津的华小是指其土地是属于学校的或信托人的或社团/庙宇的或教会或私人的。如果这些学校要进行重建、扩建或修建就得自行筹款,否则难成其事,政府津贴有限。
由于这样,那些微型的小学或处在乡区的华小,就没有能力集资数百万或上千万元来提升设备,再加上人口的迁移和新城镇的出现,也就使到微型华小更加微型了。
(三)以威省的情况来说,我记得在10年前,华社为峇眼仙托的新中小学忙于搬迁和重建,更向社会人士寻求捐助。后来学校开课了,入读的非华裔生比华裔多,今年有22名新生,总数是139名学生,仍列为微型华小。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非华裔生比华裔生多,而是整个华社和华基政党要重新思考华文小学及中学的路今后要怎么走?它已不能保住昔日的思维:为发扬中华文化而为华裔子弟兴学办校;反之要积极省思如何将已在转变中的华小调整成多元文化的教育智库,但不放弃对华文的教导。除了让友族能深入了解华人文化的精髓外,他们也能从中学得三种语文。若将它与国小对比,自然能分出其中差异。
(四)好像威北的益侨小学,今年有5名华裔新生及8名巫裔新生,目前有45名学生,属于“微微型”。
瓜拉姆拉光育小学迎来8名新生,但只有一名华裔生,另7名是巫裔,学生总数是18人,被列为少到不能少的微型小学。
(五)槟岛西南区的华小也有学校缺乏学生,比如养正学校用9年的时间建成新校舍,动用了1000万令吉,可怜今年的新生只有28名,全校学生才134人,尚是微型华小。这说明了半津贴学校的艰辛历程。
乔治市的益华小学有7名新生,其中5名是特殊学生,全校有学生69名。
至于颍川小学,今年有7名新生,3名华裔,巫裔及印裔各2名,全校学生54名。
位于爱情巷的时中正校,今年有6名新生,其中4人是特殊学生,全校有36名学生。
三山小学入学的仅有4名,希望能再多收几名。
(六)在吉打,因为学生过少,有12间微型华小落实复级班教学。值得关注的是,班台崇正8名新生皆非华裔。而武吉士南卯富山小学新生19名全是非华裔。
仁岭华小非华裔生27名,华裔生3名。多伟培英今年没有新生。此外大铅育群有3名非华裔生,没有华裔新生。
在25间华小中,只有二条石明德、老街场华小、新光学校及新民学校有超过百名新生。
(七)在其它州,也有华小的没落。例如彭亨劳勿的福隆港华小,连续4年没有新生,今年只剩1名六年级学生,年底毕业后,可能已没有学生了。唯有等待迁校后再作打算。
彭亨立卑美拿华小,有20名学生,非华裔13名,华裔生7名,今年也只有1名巫裔入读。
由此来看,华小面对的问题已不是华社可单纯承担和解决得来的,这需要政府加上民间组织的同心协力,华小才能进行必要的整合。
如果说马华在政府的资助下有信心完成10间新华小的承建,那么它也可以针对5百多间的微型华小进行改造,该合并的就合并、该搬迁的就搬迁、该关的就关。也只有由政府牵头,才能办成大事。所谓“华小一间不能少”的旧思维已不管用了。如果一间学校连补习班都不如,它的前途在哪里?我们不能够再让华小自生自灭,毕竟华小已成为一个新时代的教育智库。如果有这么多的友族都爱上华文教育乃至中华文化,那么将华小转型也是刻不容缓和在情理之中。
这就意味着华小可与国小进行公平与公正的竞争,而让国家培养出真正的三语人才。
刊登于2018年1月8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