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马哈迪的政治秘书查希(Muhammad Zahid Md Arip)在上议院致词时否认背叛马哈迪。他说,在今年2月发生喜来登酒店的政变,导致希盟倒台。对马哈迪来说是感到十分愉悦的。“我相信他现在是最快乐的人,因为他已经阻止安华取代他成为首相,也成功地制止行动党的激进。”
这位政治人物是在喜来登事件后被新任首相慕尤丁委为上议员。在喜来登事发时,马哈迪拒绝与巫统合作,并数落查希向他施压,以将土团党拉出希盟。在这个过程中,结果是马哈迪辞职,因为他认为已失掉大多数人的支持,后来他又承认是一时的误判,才让慕尤丁躜了空档。
针对此事,查希说他不是幕后主使。但承认他与一些人拦住安华和行动党上位。
在较早前,土团党前青年团团长赛沙迪指责查希是喜来登政变的幕后人物。他说,查希利用马哈迪的名字将土团党的领导集合在喜来登酒店,越多人出席越好。对此,查希否认赛沙迪的指责。
无论真相如何现在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希盟为何会在莫名其妙情况下失去政权?难道是因为土团党议决退出希盟而致?或是马哈迪的以退为进?
后来,马哈迪承认他是在意气用事下辞卸首相职和土团党总裁,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问题又回到原点。马哈迪为何要辞职?谁有权力逼他辞职?他如果不辞职是否需要回到国会来讨论不信任动议?
事实上,事态的变化不是这样的。首先是马哈迪辞职后,旋即被最高元首委为临时首相。而在这个时候,马哈迪有通过电视广播说他将组成一个超党派的内阁。大意是说,他将挑选精英进入内阁,而不是以政党的代表为准。若是马哈迪及时成功组阁,就等于否定或取消政党存在的意义了,因为这样的联合执政已不需要各成员党推荐入阁名单,而是由首相说了就算,慕尤丁也就无法上位。
正当我们对马哈迪的建议感到纳闷的时候,最高元首又宣布委任慕尤丁成为第八任首相,以取代马哈迪(3月1日就职)。
这里头的重要问题是:
(一)为什么马哈迪迟迟未能宣布其新内阁?
(二)为什么马哈迪没有召开希盟的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三)马哈迪不同意巫统入阁也是有迹可循,因为他已经不根据党选人才而是根据才干选贤与能,摆明政党不要干预他组阁。也许是最后一道难题(排除纳吉与阿末查希的人马)没有办法解决。在拖泥带水下,马哈迪的魅力很快被干劲十足的慕尤丁掩盖了,因为后者能够及时向元首提呈超过半数议员的支持;而马哈迪没这样做。即使安华也加速行动摆出其阵容,也达不到半数议员。
在马哈迪误判于前,而安华在乱局中又杀不出重围,只能看着慕尤丁越级而上。
当然慕尤丁也是事先通过阿兹敏和希山慕丁等人的暗度陈仓,才成功地说服巫统与伊党全力支持,再加上砂拉越政党联盟的支持人数就超过一半有余。
这里头有一个重要的关键是巫统没有对砂拉越政治搞局,既没有派候选人,东渡也只是止于沙巴。
相反的,砂拉越的的土著保守党对马哈迪还是不放心的,也不想给安华机会达成合作,也许是土保党对行动党的威胁有意见,才会择国盟而弃希盟。
马来西亚政局发展到今天,可以用乱成一团来解读。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现象。
比如在70年代,从联盟转成国阵增加成员党至13个,也还是没有乱阵。即使有成员党退出也无伤大雅。如1990年沙巴团结党退出国阵和后来的沙巴进步党退出国阵,对整局也无所影响。还有民政也已向国盟靠拢。
但放眼今日的政坛,真是今日不知明日事。
明明在2018年的509大选人们都看好国阵(巫统)不会倒,却出乎意料的让希盟逆流而上。可是上位的还是原来巫统的老大马哈迪。这样的政权轮替不但意义不大,也随时可以复辟。“换汤不换药”带来的失落与失望,也让人民感受到所谓改朝换代原来是一场政治游戏。
再下来,走了马哈迪,迎来的也是巫统强人慕尤丁。尽管被讥为走后门,至少他证实了这个政权还是以马来思想为中心。
在这种情形下,国盟现有的松弛机制也不会对政权构成威胁。恰恰相反,巫统和伊党成立的“国民共识”(Muafakat
Nasional)(MN)已邀得土团党参加。一旦这三党组成“坚不可破”的联盟,则其他的国盟成员党的进进出出也不具意义了。倒反成了附属单位可有可无。对此,慕尤丁的解释是很重要的。
反观砂拉越的政党却有先见之明,在国阵失败之后,它们马上集体撤出,另立“政党联盟”(相等于原来的砂国阵)。结果是巫伊和土团党要跟它们合作,否则随时又再变天。
居于这种状况,我们对国盟的未来还看不清楚。究竟它是国阵的翻版?还是国民共识才是最重要的主体?
同样的,反对党也因内讧、失和和分裂,变得东歪西倒。公正党内部大分裂,阿兹敏与安华的斗争,也变相的成为公正党与土团党的斗争。
行动党也有议员变节,比较稳定的是诚信党,但议员数目有限(只有11名)。如今又缺了一角(没有了土团党),它会欢迎马哈迪的斗士党吗?
按马哈迪说,斗士党要在下届成为造王者,但能否所愿,许多人都不敢过早下定论。因为马哈迪在509后的整个过程扮演的角色让人失望多过希望。
由此观之,不论在朝或在野政党,各自都陷入自己网织的谜团;而人民也看到一片雾茫茫,迷失在政治的十字路口。
刊登于2020年9月10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