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8年及31轮谈判后,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协定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东盟国家主导下,终于在11月15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了由15个亚洲国家组成的“新经贸合作体”。除了东盟10个国家外,还包括了中国、日本、韩国、澳洲及纽西兰。但没有印度在内,它在2018年退出RCEP的谈判,主要理由是印度加入了这个自贸市场后,它将面对澳洲及纽西兰的农产品低关税甚至无关税下冲击本地(印度)的农产品市场。而在工业方面,也免不了受到中国产品的冲击;尤其是印度需要入口大量的中国原料制成产品。若是顾此失彼,印度国内的企业家利益会受损,失业浪潮也会进一步增加(2018年的统计,印度的失业率达到23%,这样的企高不下的数字是令人忧心忡忡的)。
巧合的是,东盟15的自贸协定是在很敏感的政局下完成的。一方面是中印边界起冲突,虽然规模不大,但暴露了印度不忘视中国为其“天敌”的怨恨。另一方面,刚好美国总统选举初现端倪,民主党的拜登似乎击败了特朗普而当选美国新总统。在可预见拜登不会那么好勇斗狠的战略下,莫迪也需要静观其变,不能成为反华的急先锋。
其实,东盟发起RCEP的目的是要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5国的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东盟认为,在协定完成后,可以再与美国和俄罗斯商谈加入的条件。不过在印度的缺席下,也就暂时不能考虑RCEP未来的事。
单只针对RCEP而言,整个领导地位已走向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是十分乐见其成的大事。在这之前,中国尚未加入或成为由其主导的集体经济体。它只是与东盟国家和其他国家有自贸协定,但不够全面化。如今通过RCEP,间接与日本达成自贸协定。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也得对澳洲开放市场。既然是“一家人”,也就好说话。但在世局转变的当儿,也不好说哪方会作出让步。
根据统计,这个RCEP涵盖了全球29.7%的人口(超过22亿人口),GDP也占全球的28.9%。最重要的是,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更加牢固和更有保障。
在另一方面,由美国策动,在奥巴马政府时代推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其原意是防止RCEP在将来坐大。而在这个组织中,共有11个成员,其中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于2017年宣布退出。因此由日本和加拿大在2018年牵头组成,包括东盟国家中的汶莱、马来西亚、越南和新加坡,其他成员由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秘鲁、智利、澳洲和纽西兰,中国被排在门外。同时也易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展协定(CPTPP)。
这个组织,被当选新总统拜登看来是重要的,因此在选前已表达美国会重返CPTPP。夹着这个组织,再加上欧盟经济体希望与美国合作来面对中国的崛起,在各有领域展现魅力之下,中美关系“一触即发”的危机将会大大降低。
由于RCEP,美国和印度不在组织内,中国的角色更加吃重 。中国方面有消息指出,中国过去与印度联合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及“五国金砖”也因印度的加入而节外生枝,难以操作。
与此同时,正要举行的APEC会议(21个成员,但美国未将印度纳入,耐人寻味)是以政府政治为考量,特朗普的强硬与好战路线肯定走不下去。但拜登也肯定要领导所有的西方世界和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意识形态的斗争不会结束,但它不再是头等大事。
由于中国已被视为RCEP未来的领导者,美国企图通过贸易战孤立中国,通过瘫痪世界贸易组织来阻止中国上诉的手段也将失去效用。
这个世界不再是由特朗普决定一切:只有资本主义国家,不能有社会主义国家存在。这种霸道与“目中无人”的思想是对奉行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美国是一大讽刺,变成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除此之外,RCEP也将逐年调整关税,以照顾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贫困。因此给东盟国家享受外来的产品优惠价和在10年至20年之内达成零关税的措施和工艺技术转移也是在议程内。毕竟如寮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家都是相对落后与贫穷的。
只要这个世界不打仗,则任何贫穷的国家的人民都有机会在自由市场的框架内改善生活。
在签署协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一句话是发人深思的:这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中国愿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同东盟国家加强发展战略衔接,推进兴建“一带一路”合作。
无疑的,李克强点出了RCEP的重中之重,就是也带动一带一路的发展。这也许是中国重视“亚洲共市”的最大理由之一。
刊登于2020年11月23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