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讨论“2047”的意思。这是指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后,邓小平承诺在50年内,香港依然保持其资本主义体系。换句话说,从1997年到2047年的半个世纪里,香港依然享有资本主义的制度,也就是“一国两制”。
现在香港回归中国已经25年了,未想间中发生两件大事。其一在2003年7月1日不幸爆发的50万人大示威,坚决反对推行“第23条文国安法”。在压力下,香港行政长官(特首)董建华除了收回拟议中的条文外,也提早在2005年卸职(原本第二任特首是在2007年才届满)。
在董建华之后是公务员曾荫权继位(2005-2012),再下来是梁振英(2012-2017)及林郑月娥(2017-2022)。接下来接任的是警界出身的李家超(2022-
)。
其二,香港回归后的第二次运动发生在2014年9月28日,香港的一批教学界人士发起“占中运动”,又称为“雨伞运动”。主要发起人是港大副教授戴耀廷、社会学者陈健民及牧师朱耀明,他们三人被称为“占中三子”,号召民众冲入公民广场,展开79天的“占领运动”,要求政府推行民主的双普选(直选特首和议员),而不是通过筛选才能成为候选人。这是发生在梁振英当特首的时代。
未想在5年后,也就是2019年6月9日,进入林郑月娥掌权时代,她面对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群众大示威运动,组织者声称超过200万人,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示威。
示威者的诉求也有所升级,也提升到“反送中条例”(逃犯条例),即反对将港人被引渡到中国国内受审。
正好在那一年(2019年),疫情已扩散到香港而加重了局势的紧张,香港政局处在风雨飘摇中。
与此同时,中国人大也毫不妥协,反而决心推出“香港国安法”条文,列入“基本法”的附件三,正式生效(2020年6月30日)。
有人认为这是终结一国两制;但也有人认为香港仍有机会走新的“一国两制”,但没有人能预测香港人的明天,因为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北京大学出版的著作《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因为这一年刚好是中国建国100年。也就是说,尚有25年就是百年国庆(1949-2049)。
这是中国主席习近平在这些年来不断地强调的两个百年大计之一。第一个百年已在2021年落实,那是指中共立党于1921年,在两年前已立党百年,也被中国政府形容为它已让人民脱贫,走向小康社会。
根据此书的作者姚洋、(美)杜大伟及黄益平在序文中说: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就能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就可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不过,作者也同意和认为要达到第二个百年目标,中国仍面对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这包括中国的经济政策与制度和市场经济相比较,仍然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例如国有企业虽然数目已有下降,但在经济领域,特别是上游产业及金融领域,政府仍处于主导及干预地位。在130个国家中,中国政府干预程度的指数排在第14位,与自由市场经济相比,中国的干预政策更为普遍。有些学者也因之将中国标签为“国家资本主义”,并指出当今中美贸易的冲突焦点也围绕在对干预政策的指摘。
当然中国也注意到它所实行的“经济双轨制”(支持国有企业,也支持私有企业)是一个过渡性策略,不能长期保持,但它同样反对美国以安全为理由,阻止中国采购高科技电子产品。
因此开放是双向的而不是单行的。不论美国的资本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有何实质上的不同,但两者之间的共同利益并不影响两国发展友好关系。以尼克逊于1972年访华后的世界变化来看,它不是已变得更好,而不再走进“剑拔弩张”的死胡同了吗?在今天来说,意识形态已放在次要地位,重要的是各安其位,共同致力世界和平。
如果中国要安然迎接伟大的2049年,那么中美之间一定要搭建一座不朽的桥梁,不然世界美在哪里?
刊登于2024年1月16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