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4.8.04

巫统大事记

1945年- 日本投降,英军重新登陆马来亚

1946年

- 英国政府正式推出“马来亚邦联”计划(MALAYAN UNION)。这是一个新的政治架构,除维持英殖民统治外,也被马来人认为忽视马来社群权益。

- 5月11日,拿督翁号召马来社团共41单位在吉隆坡举行全国马来团体大会,正式宣佈成立巫统(UMNO)(马来人统一机构),坚决反对“马来亚邦联”计划的实施。

- 在马来人强烈反对下,英国放弃“马来亚邦联”宪制,转向巫统及马来苏丹谈商新宪制问题。

-12月,“马来亚联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宪制草案推出。

1947年

- 巫统通过新的党章取代1946年的党章。最重要的改变是巫统将设立自辖的分部和区部,及巫统的行政制度,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政府。

- 非马来人组织在一些马来人(反对巫统人士)支持下,成立泛马联合行动理事会(AMCJA)提呈一份备忘录给英政府,取名为“人民宪政建议书”要求新马是一家,平等公民地位,马来语为国语,马来人被确保在议会中有55%代表权。但此建议书此建议书不被接受。

1948年

- 2月1日,英国政府与巫统及马来统治者协商后,同意实施“马来亚联合邦”宪制,保留马来统治者地位和马来人特权地位。

-6月18日,英国政府实施紧急法令,全面镇压马共。

-7月23日,马共被宣佈为非法组织,转入地下与英国政府对抗。

- 12月31日,拿督翁(巫统创党人)在新山召开21位各民族领袖会议,决定成立「各民族联络委员会」,成员包括陈祯禄(马华公会会长)在内,积极推动政改,包括尝试改变巫统的特性和党章。他大胆建议巫统可改名为“马来亚国民统一机构”(原名是马来亚巫人统一机构)(英文简称仍用UMNO)。

1949年

- 2月27日,马华公会正式成立。

- 英国政府对50万新村人民实施与马共隔离政策,防止马共份子渗透。

1950年

- 5月,拿督翁在吉隆坡召开巫统特别大会,试图说服大多数巫统党员接纳开放政策,允许非巫人加入该党,但为大多数巫统党员拒绝。

- 6月10日的巫统大会上,拿督翁愤于巫统不接受他的开放党员的建议,宣佈辞职。

- 9月巫统的特别代表大会,一致挽留拿督翁,并再投票支持他担任巫统主席,且在原则上接纳“各民族联络委员会”提出的公民权建议。拿督翁收回辞职成命,继续留任领导巫统。

1951年

- 4月,英政府成立所谓内阁制度,委拿督翁为内政部长。

- 8月21日,拿督翁无法说服巫统开放门户予非马来人入党,再度辞职。结果其空缺由来自吉打的王子东姑阿都拉曼顶上。

- 9月16日,离开巫统的拿督翁另组政党,取名马来亚独立党(Independence of Malaya Party),宣扬多元种族路线,获得马华公会,国大党,急进党(林苍祐领导的政党)及雪州劳工党支持。

1952年

- 2月,吉隆坡举行市政局选举,由巫统与马华组成的联盟阵线旗开得胜,在12个市议员选举中,赢得9席;拿督翁的马来亚独立党意外在阴沟里翻船,只赢得两席,另一席归独立人士所有。

- 2月3日,这一场选举结果,判定是国家政治的新起点,促成巫统与马华真正结盟,较后再拉拢国大党,组成联盟。

1953年

- 由于马华倒向巫统,激怒拿督翁,以内政部长的影响力在立法议会通过禁止政党从事社会福利彩票。于是马华发行彩票来集资的活动宣告中止。

- 拿督翁指责马华意图要把马来亚变成中国第20个省,受到马华和华社的声讨,但无法在立法议会中(拿督翁的党人佔多数)通过谴责内政部长提案。

- 英国政府召集拿督翁,东姑阿都拉曼及陈祯禄举行会议,希望三方合作,但拿督翁坚持联盟解散,加入独立马来亚党,东姑不允,会谈破裂。

1954年

- 拿督翁认为马华公会背叛了他,决定走回马来路线,将“马来亚独立党”改名为“国家党”(PARTI NEGARA),即使党内仍有极少数华人中委,但已明显突出马来政党形象。

- 英国政府改絃易辙,从全力支持拿督翁到中和他与巫统和马华关係,进行内阁改组。虽保留拿督翁内政部长职,但内阁中加入巫统的伊斯迈医生(出任天然资源部长)及马华的李孝式(出任铁道及海港部长,他因拿督翁不邀请他参加马来亚独立党成立大会,一怒之下转向与巫统合作,在隆市选举中大胜),以及东姑出任行政议员。

1955年

- 6月15日 – 7月23日,马来亚联合邦举行首次普选,以选出52名立法议员(另47名是委任的)。选举结果,联盟获得压倒性胜利,共夺得51席(巫统34席,马华15席,国大党2席),回教党只得1席(击败巫统候选人),拿督翁的国民党(只派30人角逐)候选人全军覆没,包括拿督翁也在新山议席败北。

- 12月28日及29日,东姑领导联盟在选举中大胜后,组织内阁,出任马来亚联合邦首席部长,率领新加坡首席部长马绍尔及马华陈祯禄于华玲与马共书记长陈平举行会谈(举世注目),他要马共缴械投诚;马共则要求承认合法地位,参与宪制斗争,结果谈判破裂。

1956年- 1月18日,东姑率领政府代表团到英国商谈独立宪制协定。在讨价还价底下,英国同意让马来亚联合邦于1957年8月31日正式独立。
1957年

- 8月31日,东姑在马六甲宣佈马来亚联合邦诞生,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而东姑本人成为第一任国家首相。

- 拿督翁参加峇株巴辖国会补选,再一次失败。

1958年- 马华改选,少壮派的林苍祐击败创党人陈祯禄,成为马华公会第二任会长。他力争公民权开放和给马华1/3国会议席参选,导致与东姑闹翻。

1959年

- 独立后全国大选,联盟再次胜利,在104个国会议席中,共夺得74席(巫统52席,马华19席及国大党3席),反对党中,回教党13席,社阵8席,人民进步党4席,国民党1席(只拿督翁一人在丁加奴州的国席当选),马来亚党1席及两名独立人士。

- 回教党在吉兰丹州及丁加奴州取得执政权,但丁加奴州后因党内鬨,倒戈相向巫统,结果丧失州政权予联盟。

1960年- 8月,东姑以首相身份宣佈结束实施了11年的紧急状态。

1961年

- 东姑提出马来西亚概念,建议扩大马来亚联合邦版图,将新加坡、汶莱、沙巴和砂劳越(北婆)纳入而成为马来西亚联邦。此议一出,引起争议,执政党方面大加表扬,反对党则大力谴责,斥为“新殖民地产物”,形成两个强烈的对照。

- 印尼在苏加诺总统主政下,全面反对马来西亚,并展开对抗运动,形势紧张。

- 巫统内部出现党争,农业部长阿都亚兹大力推动合作社运动,要东姑彷效苏联的农业制度,兴建肥料厂协助农民,但此议被认为耗资太大,东姑一口拒绝,种下两人失和乃至在党内进行斗争。

1962年

- 1月,拿督翁不幸逝世,其国民党也宣告瓦解,人亡政息。

- 10月,巫统改选,东姑巧妙地把阿都亚兹拉下马,后者竞选蝉联副主席宣告失败,也因此被促辞农业部长职。

1963年

- 7月,阿都亚兹率支持者离开巫统,另组国民议会党(National Convention Party),准备和巫统争地盘。

-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正式成立,除开汶莱不加入外,新加坡,沙巴和砂劳越则纳入马来西亚,脱离英国统治。

- 9月,阿都亚兹的国民议会党候选人参加雪州州议席补选,败给巫统。

1964年

- 阿都亚兹的国民议会党加入社阵,与劳工党及人民党联手,准备全面出击,震撼联盟执政权。

- 4月,东姑宣佈全国大选。在印尼的对抗下,联盟在104个国席中,取得辉煌的胜利,共夺得89席,反对党溃不成军,尤其是社阵,只赢得两个国会议席。但人民行动党(李光耀的党)则赢得一个国席(蒂凡那),林苍祐(民主联合党)也重入国会(原本是独立前的立法议员),回教党仍保有吉兰丹执政权。

1965年

- 政府展开大逮捕行动,扣留了阿都亚兹,回教党主席巴哈鲁丁,劳工党主席依萨,社阵主席哈斯诺,人民党总秘书达朱丁,指责他们意图在印尼协助下,在海外成立“流亡政府”。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成为独立国家。

1966年

- 印尼发生政变,苏加诺倒台,苏哈多上台,结束马印对抗。

1967年

- 巫统第三号人物伊斯迈医生以健康为由,宣佈辞卸内政部长职,息影政坛。

- 政府推出国语法案,宣佈马来文为国家的唯一官方语文。

1968年

- 民政党成立,准备参加全国大选。

- 华教问题日益严重,困扰马华,也间接影响巫统。

-副首相拉萨在巫统和政府第二号人物地位继续巩固和加强。

中央政府化解东马(砂劳越)政治危机。

1969年

- 5月10日,全国大选,劳工党宣佈抵制,其他反对党达成默契,共同抗衡联盟政府。选举结果,联盟大跌眼镜,在西马104国席中,只取得64席(巫统51,马华13,国大党2),虽仍执政,但声望大跌。尤其丧失槟州执政权(民政党崛起),回教党仍在吉兰丹执政。

- 5月13日,爆发了“513”种族暴乱事件,全国戒严进入紧急状态,终止国会民主,政府成立全国行动理事会,由拉萨出任主任,大权在握,东姑虽仍任首相,已无实权。

- 马哈迪在吉打州哥打士打国席竞选失败,于6月17日致公开函要求东姑辞职,引发一场大论争,导致被巫统中止党籍。

- 慕沙希淡被解除政务次长职,到英国深造。

- 伊斯迈医生被拉萨重召入阁,出任内政部长,以安定局面。

1970年

- 马哈迪着作“马来人的困境”被列为禁书。

- 巫统元老派与少壮派的斗争显现出后者逐渐佔优势。

- 9月22日,东姑正式退休,由拉萨接任首相,委伊斯迈医生为副首相,胡先翁(拿督翁儿子)成为教育部长。

- 敦拉萨明确提出“以党治国”的指导思想,坚持党领导国家。有人形容这是马哈迪在巫统内部“革命”的结果。

- 政府推出“新经济政策”和“国家原则”。

1971年

- 2月,首相拉萨宣佈恢复国会民主,国会重开,结束紧急状态统治,终止全国行动理事会职务。

- 雪州务大臣哈仑在拉萨的支持下当选巫青团长。

- 马哈迪在拉萨的同意下,回归巫统。慕沙希淡也重返马来西亚,积极参与巫统活动。

1972年

- 巫统改选,拉萨和伊斯迈医生自动当选主席和署理主席,三名票选副主席是胡先翁,嘉化峇峇和萨顿。马哈迪和慕沙希淡成为最高理事。

- 拉萨在槟州与民政党,在霹州与人民进步党及在砂劳越与人民联合党组成联合政府。

1973年

- 1月,巫统与回教党组成联合政府。

- 8月,巫统署理主席伊斯迈医生(副首相兼内政部长)病逝,其空缺由胡先翁顶上。

1974年

- 马来西亚与中国建立邦交。

- 6月,联盟扩大成国民阵线(简称国阵),成员除原有的巫统,马华和国大党外,另加入了回教党,民政党,人民进步党及东马的政党。

- 8月全国大选,国阵大胜,内阁改组,拉萨及胡先翁分任正副首相,内长加沙里沙菲依,财长东姑拉沙里,教育部长马哈迪医生。

- 萨顿不寻求蝉联巫统副主席,出任槟州元首。

1975年

- 6月,巫统改选,主席与署理主席仍由拉萨与胡先翁担任,三位票选副主席﹕嘉化峇峇,东姑拉沙里及马哈迪。哈仑排名第四,落选。

- 11月,反贪污局逮捕哈仑,控16项罪名,这是哈仑与拉萨斗争失败的结果。

1976年

- 1月,拉萨不幸病逝,胡先翁接任首相。

- 胡先翁从三名副主席中挑选马哈迪为副首相。嘉化峇峇不服,退出内阁。

- 3月,巫统理事会通过开除哈仑党籍。

- 5月,哈仑被判有罪,入狱两年,不服上诉。

- 10月,在压力下,巫统又接纳哈仑恢复党籍。

- 巫青团改选,赛查花接替哈仑空缺,出任团长。

- 政府採取行动对付拉萨时代身边的红人,包括拉萨政治秘书阿都拉阿末及新闻秘书阿都拉马日(在胡先翁当政时,升任副部长),另一位是名报人沙末依斯迈。他们被指涉及苏共活动。巫统党内在哈仑影响下,掀起反共浪潮。

1977年

- 1月,巫青团长赛惹化逝世,空缺由副团长苏海米补上。

- 1月,哈仑面对欺诈新控状,判坐牢六个月,罚款RM15000,不服上诉。

- 11月,中央政府通过国会冻结丹州议会,将吉兰丹置于中央控制之下。

- 12月,回教党被开除出国阵。

1978年

- 3月,吉兰丹州议会解散,举行州选,国阵23席,回阵(脱离回教党另成立的新党)11席,回教党2席,政权旁落,掀开国阵执政丹州新页。

- 7月,国阵乘胜举行全国大选。在胡先翁领导下,赢得131席(国会共154席),反对党,包括回教党惨败(只剩5个国会议员)。

- 巫统大会,选举理事。胡先翁以代主席身份竟破天荒受到一名中间份子苏莱曼巴勒斯丁(巫统宣传主任,也曾任槟州立法议会议长)的挑战,前所未有。当然巴勒斯丁锻羽而归,却打破党主席不受挑战的传统。他之所以敢于顶撞首相,是因为在背后得到哈仑的支持。

- 署理主席马哈迪地位不受挑战。

- 三位副主席是﹕东姑拉沙里,嘉化峇峇及幕沙希淡。哈仑(服刑中)竞逐,再度败北,但当选最高理事。

1979年- 胡先翁领导下的国阵,在砂劳越州选中大胜,拥有超过2/3多数席。
1980年- 胡先翁萌起退休之心。

1981年

- 沙巴举行州选,国阵高奏凯歌,胡先翁领导地位不受挑战。

- 胡先翁出国进行心脏绕道手术,委马哈迪为代首相。

- 马哈迪有感于哈仑力促他重返巫统有功,向元首建议宽赦哈仑(东姑也力促其成)。

- 5月,胡先翁宣佈他将不在6月的巫统大会上寻求蝉联主席,并辞卸首相职,决意退隐政坛。

- 胡先翁政府在国会提出的社团修正法案,民间大举反对。四十八个非政府组织成立工委会据理力争,领导这场运动的人是安华依不拉欣。

- 6月,巫统大会,胡先翁正式退位,马哈迪接任主席,而署理主席一职激烈竞争,结果慕沙希淡脱颖而出,东姑拉沙里败下阵来。(胜者被委为副首相)

- 三位副主席﹕嘉化峇峇,哈仑及东姑礼道胡丁。

- 7月,胡先翁辞首相职,马哈迪正式接任,启开新的时代。

- 9月,马哈迪邀请安华(回教青年运动主席)加入巫统。

1982年- 全国大选,马哈迪与慕沙联手取得绝对的优势,政权更形稳固,被形容为“二M政府”时代。安华首次参选报捷,出任副部长。

1983年

- 安华在马哈迪支持下,挑战原任团长苏海米,终于拿下巫青团长职。

-安华昇任正部长。

- 在安华力促下,内长慕沙同意再修改社团修正法令。

- 马哈迪通过国会削减最高元首和各州苏丹权力,凡议会通过的法案,不论元首有否签准,在规定时间内自动生效。

- 土著金融丑闻爆开,冲击巫统内部。

1984年

- 巫统改选,东姑拉沙里不甘失败,再度挑战署理主席职,又告失败。安华在这场选举中支持慕沙。

- 党选过后,慕沙致私函予马哈迪,反对让东姑拉沙里入阁(调任贸工部长,财政部长由达因出任),马哈迪不同意,两人关係起了变化。「2M政府」开始动摇。

1985年

- 慕沙身为副首相,感觉已不受重用,认为马哈迪有一个小内阁(成员有达因、山努西及安华),他不在其中。

- 慕沙也不满马哈迪委任山努西为巫统总秘书

1986年

- 慕沙致函马哈迪,辞卸副首相和内政部长,理由是他不再受马哈迪重用。

- 慕沙留任巫统署理主席。巫统党内暗流汹涌。

- 马哈迪起用嘉化峇峇为副首相。

-
马哈迪宣佈全国大选,但未排斥慕沙和东姑拉沙里参选,再度取得空前胜利,国阵共得148席(国会有178席),进一步巩固马哈迪的党政地位。

- 安华出任教育部长,慕沙的人马被冷落。

- 慕沙佈署反击,巫统陷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困境。

1987年

- 慕沙与东姑拉沙里化解恩怨,准备联手反击马哈迪。

- 3月,东姑拉沙里宣佈将直接挑战马哈迪主席位;慕沙则宣称力保署理主席位。

- 4月,巫统改选。党主席马哈迪面对东姑拉沙里挑战,署理主席则是嘉化峇峇对垒慕沙希淡。这是巫统创党以来的最大的争战,任何一方的胜利,将决定谁是国家领导人。

副主席方面有六人角逐﹕安华,旺莫达(丁大臣),南利(霹大臣),哈仑,莱士耶丁(外交部长),阿都拉巴达威。(前三者是马哈迪的人,后三者是东姑拉沙里的人)

- 巫统因此分成A队(马哈迪)和B队(东姑拉沙里)。

- 世纪之战的结果是马哈迪以43张多数票险胜东姑拉沙里 (761-718);嘉化峇峇以40张多数票胜慕沙希淡(739-699)。

- 副主席之战安华和旺莫达(A队)胜出及阿都拉巴达威(B队)也入选。
25名当选理事中,16人是A队的。B队的人失掉部长职,包括东姑拉沙里,阿都拉巴达威及莱士耶汀。

- 亲东姑拉沙里的人,本来有12人,后成11人,被形容为11人帮入禀高庭,要求宣佈选举无效。指控有53个未注册支部的代表也进行投票。党争由党内打到法庭。

1988年

- 2月4日,高等法庭宣判巫统为“非法组织”,举国震惊,马哈迪与拉沙里斗争晋级,但马哈迪坚持不上诉。

- 2月13日,马哈迪宣佈新巫统(UMNO BARU)成立,用以取代旧巫统。

- 较早前,东姑阿都拉曼联合胡先翁,支持东姑拉沙里,申请注册马来西亚巫统(UMNO MALAYSIA),但于2月13日被社团注册官拒绝。

- 3月,马哈迪在国会提出修宪,削减司法拥有太大的权力干预行政及立法。

- 3月,最高法院院长致密函予最高元首,对首相攻击司法表示失望。

- 4月,高庭驳回东姑入禀法庭,要求制止新巫统操作的申请不被接受。

- 东姑拉沙里一派的11人帮,不服高庭宣判巫统为非法组织,向最高法院上诉。此案若上诉得直,等于国家有两个巫统,政治斗争捲入司法官司中。

- 慕沙希淡出人意表的接受马哈迪邀请,担任新巫统昔加末区会主席,显示慕沙已脱离拉沙里阵营。

- 阿都拉巴达威走向A队,脱离B队。

- 最高法院院长沙礼赛阿峇宣佈传召所有最高法院法官(共九名),史无前例九司会审巫统11人帮上诉案。案订6月13日开审。

- 5月27日,马哈迪以首相身份召见最高法院院长沙礼赛阿峇,表明最高元首要求院长辞职。理由是赛阿峇有致一封私函予元首和各州统治者的行为是不恰当的。

同一天下午,赛阿峇接到首相公函,表明元首暂停其职务,由5月26日起生效。

- 6月13日,政府宣佈成立调查庭,调查赛阿峇行为不当的指责,订6月29日开庭。

- 6月28日,赛阿峇入禀法庭,申请阻止调查庭进行工作,但案被法官展至7月4日续审。

- 7月2日,赛阿峇向最高法院上诉,结果得直,谕令调查庭暂停工作。

- 7月6日,5位发出禁令给赛阿峇的最高法院法官被对付,暂停职务,理由是未得代最高法院院长赛哈密同意下,合谋特别开庭聆审赛阿峇上诉案。

- 政府又得另设调查庭,调查5位大法官行为,10月6日公佈结果,其中三人复职,两人被撤职。

- 8月,赛阿峇正式被通知,他被解除院长职务,由8月8日起生效。最高法庭也订8月8日研审巫统11人帮上诉案,结果驳回上诉。官司案又转回政治场上斗争。

- 10月30日,马哈迪在新巫统大会上,公开邀请东姑拉沙里和慕沙希淡重回内阁,出任不管部长,但被后两者拒绝。

- 12月,东姑拉沙里在国会提呈私人法案,企图使旧巫统复甦,但不获通过。

- 12月,柔佛州马来人大集会,要求新巫统接受旧巫统党员自动转移,马哈迪同意只接受限于柔佛党员。

1989年

- 东姑拉沙里率支持者脱离巫统,另成立46精神党,一时声势浩大,接着又分别与人民行动党和回教党结盟。

- 马哈迪进行心脏绕道手术,慕沙正式加入新巫统,引起各方猜测。

- 4月,马哈迪病癒,准备与拉沙里分个高低。

- 11月,马哈迪突拜会东姑阿都拉曼,虽未有什麽结果,但已收宣传之效。

- 东姑促成马哈迪与拉沙里会谈,惜徒劳无功。

1990年

- 5月,沙巴州选,马哈迪希望沙统击败团结党起而执政,未获成功。

- 反对党大喊“两线制”企图击垮国阵上台执政。

- 10月全国大选,马哈迪与拉沙里作“政治生死战”。投票前夕,突发生团结党退出国阵,倒向支持东姑拉沙里。虽然如此,国阵仍取得2/3多数席,东姑拉沙里大吃败仗,只取得8个国席,大失所望,两线制破灭。

- 马哈迪在大选胜利后,提出2020年宏愿,矢言要在30年内把马来西亚建成一个发达工业国家。

1991年

- 东姑拉沙里的46精神党只局限在吉兰丹州,与回教党在丹州联合执政。

- 马哈迪提出国民发展政策取代新经济政策,将2020年宏愿灌输入其中。

- 马哈迪推出第六大马发展计划。

1992年

- 安华派的人酝酿宏愿队伍。符合马哈迪想法推动“新马来人”的政治策略。

- 虽然安华不断否认有意要挑战嘉化峇峇的署理主席,但其阵容已进行佈署。

- 马哈迪的原意是保留现状,希望安华不要出位。

1993年

- 安华被提名角逐巫统署理主席,由于支持者众,嘉化峇峇知难而退,不寻求蝉联,导致马哈迪与安华在无竞争中当选主席和署理主席。

- 安华宏愿队伍赢得三位票选副主席,即柔大臣慕尤丁、纳吉部长和雪大臣泰益,阿都拉巴达威被踢出局。安华势力进一步膨胀,受委为副首相。

1994年

- 马哈迪对宏愿队伍有戒心,决定个别击破,以免形成对党主席的直接威胁。

- 安华势力虽然日益强大,马哈迪对内阁的安排则尽量平衡,不让安华派坐大。

1995年

- 东姑拉沙里将党名改为46马来人党,走回马来人斗争路线。

- 全国大选,国阵战绩标青,夺162席(国会共191席),马哈迪地位固若金汤,宏愿队伍中的慕尤汀被调攻打国席胜出,只被委为青年体育部长。

- 安华地位未变,仍是副首相兼财政部长,不过阿都拉巴达威照当外交部长。

- 东姑拉沙里的46马来人党的力量再被削弱,已不成气候,再也无法与巫统争一日长短。

1996年

- 安华著作出版“亚洲复兴”。东姑拉沙里与马哈迪密谈后,同意解散46马来人党,率众回归巫统,只属普通党员,未有官职。

- 巫统党选,马哈迪与安华再次不劳而获当选主席及署理主席。三名票选副主席中,除那吉与泰益蝉联外,慕尤汀被抛出局,改由阿都拉巴达威捲土重来。

- 巫青团及妇女组在安华势力范围内。

1997年

- 5月马哈迪出国休假两个月,由安华任代首相。

- 乌米哈达菲的告密信(致首相)传开,指责安华涉及不正当性行为,谣言满天飞。马哈迪替安华解围,否认有其事。

- 7月,区域金融风暴先从泰国爆发,蔓延至亚洲地区,马来西亚不能倖免。

- 马哈迪与安华对经济政策有不同的看法,双方各有佈署,表面平和,实则内部益发紧张。

1998年

- 5月,印尼苏哈多总统倒台,马哈迪与安华斗争升级。

- 达因重回内阁,担任特别任务部长,抓经济实权,安华政途受到威胁。

- 6月,巫统代表大会,更形剑拔弩张,巫青团长查希提出朋党课题,矛头指向马哈迪,马哈迪反击,公佈私营化得益者名单,抵消查希挑战。

- 亲安华的两家日报总编辑辞职。

- 一本“安华不能当首相50个理由”一书在巫统大会流传,对安华展开“体无完肤”的攻击。

- 安华大怒,通过法庭禁止该书流传。此书因而捲入政治斗争中。

- 8月,安华网球拍档那拉古拉板被捕,因在其住家搜出未拥准証子弹。

- 8月,国家银行正副总裁辞职。

- 9月1日,马哈迪宣佈货币管制政策。

- 9月2日,马哈迪革除安华副首相兼财长职。

- 9月3日,巫统理事会通过开除安华出党。

- 9月4日,玛丽娜尤索抗议安华遭革职,退出巫统。

- 9月13日,安华展开巡迴演说,发表峇东埔宣言。

- 9月19日,安华撰稿人慕纳华及义弟苏玛在法庭承认鸡奸罪,入狱6个月,过后要求翻案。

- 9月20日,安华扩大“峇东埔宣言”向数以万计群众提出“独立广场宣言”。

- 同天,安华被捕,较后警方援引内部安全法令扣捕,继之更多安华支持者也在内安令下被扣留。

- 9月29日,安华被控上法庭,面对10项罪名,不得保释。

- 安华在庭上投诉扣留期间被殴,结果引爆一连串事件,包括警察总长拉欣诺下台并面对被提控殴伤安华(一份皇家调查庭报告书在99年5月出炉)。

1999年

- 1月,内阁改组,马哈迪放弃兼任内政部长及财政部长,只担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昇升副首相兼内政部长,达因任财长。东姑拉沙里未入阁。

- 4月,由安华夫人旺阿兹莎领导的国民公正党成立,署理主席詹德拉扬言,若反对党执政,安华将任首相。

- 4月16日,安华案审结(四项控状),被判入狱6年,引起支持者示威,情势一度紧张。安华官司案尚未了结。

- 4月22日,前警察总长拉欣诺被控蓄意严重致伤安华。

- 5月,反对党,即回教党、公正党、行动党及人民党达成进一步合作,准备在大选中与国阵全面抗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