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30.11.04

韶山出了个毛泽东

最近,特地到长沙走一趟,主要是游览和参观毛泽东的家乡──韶山。因为我被告知,韶山已改变了模样,全是拜毛泽东所赐。

从长沙驱车来到韶山约一句余钟,但见人潮一片,游客不绝。巧碰毛泽东的故居在进行装修,据说要近两个月才能重新开放。这是一座简朴的平房,面积不小,前面有大池塘,并有小山丘为屏,景色宜人。就在这么一座不起眼的山丘中,竟孕育一代伟人,在后来改变了整个中国命运,真是不可思议。

我说不可思议是在偏离城市的落后乡区,交通又不方便,且离开北京又那么遥远,怎么能石破天惊,造就“一代天骄”?

不过,如果你访问了韶山,并仔细的参观历史留下的点点滴滴,你就会明白毛泽东是怎样走出一条血路,在20世纪掀起滔天大浪。

不管你喜欢与否?也不论你如何评价毛泽东?在韶山人民的心中,他是永远的毛主席和不落的太阳。

生于1893年12月26日的毛泽东,青少年是在韶山渡过的。他小时读过的学堂仍然保留让人后人参观,十分简陋和不起眼。

摘自毛氏族谱中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钩流水一奉山,虎跃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硚如锁几重关。」虽是远在深山人未识,但斑雀焉知鸿鹄志?从1913年至1918年,毛泽东进入长沙师范学校直到毕业。接着到北京大学当图书馆管理员,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太钊教授,从中接受许多新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毛泽东又回到了长沙,办了一份杂志《湘江评论》,启开他的政治生涯的第一步。

今日的韶山,毛氏族人多得是。不仅有“毛氏宗祠”,“毛泽东故居”,还多了一个“毛泽东纪念馆”,内头的各个展览室,把毛泽东在每一个阶段的活动,用图片,文物和影像带记录下来。从原始资料中你可看到毛泽东的早期文章及其笔迹;更有十分齐全的历史照片,邮票和纪念品等等。可以说是最为完整的毛泽东的史料珍藏馆。

立在纪念馆前的巨大毛泽东钢像是由江泽民主持揭幕的。除了鲜花一串串外,游客到此也会自动向钢像行三鞠躬礼。

此外,在离开不远处,又有一个景点叫“滴水洞”。这是另有天地的建筑物,内有地下防空洞,也有如同中南海的起居住,这是解放后的产物。如今这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供人参观,它的重要性不是这座建筑物的构造,而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毛泽东在不让外人知晓的情况下,在这里住了十多天,只向外说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闭门居住。不久之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中国。“滴水洞”因而成为闻名一时的历史性的所在地。

江泽民来过,胡锦涛也来过,许多重要的大人物都来过。不为其他,只因这里曾是毛泽东成长和磨练的“圣殿”。

虽然在“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把“毛泽东从神坛请下来”,但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导向下,毛泽东却成了巨大的经济推动力。他成为韶山人民改善生活,从中致富的“宝贵遗产”。许许多多的商品打着毛泽东的招牌源源不断投入市场。在家中,在汽车内,在公共场合,毛泽东纪念品无所不在,成了“护身符”。就这样,韶山人民又把1976年逝世的巨人毛泽东送回「亦人亦神」的位置。

韶山正告示每一位参观者:“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在生前,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改天换地,但未给湖南乡亲太多造福,以免徇私;在死后,毛泽东造福了整个湖南乡亲,历史正是在这样轮转着。

革命也好,改革开放也好,毛泽东总是跟着时代脉博跳动。他是不灭的神话。也许没有任何一位伟人能够像他那样留下这么多可歌可泣,可赞可叹的永远说不完的故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