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最集中反映的是选举,也就是通过选民的投票来选出政府。虽然这个制度不算完美,也有其缺陷,但仍没有其它制度足以取代“投票箱里出政权”的法则。因此我们先设定,民主选举是大多数人接受的政治制度,大家也就乐得登记成为选民,并期望在选举期间过过“做老板”的瘾。当然投票过后,你还是你,我还是我,角色并没有改变。所谓的“老板”也就那么短暂。换句话说,你不是一辈子当“老板”,那只不过是我们精神上的一种“满足”。
不过,也不能说短期的老板并没有用。你看在最近的两场补选不就是让当地选民乐开了怀,几乎是有求必应,好像要什么有什么。如果天天补选,或每个月都在不同的选区都有补选,那才是天大的喜事。
当然做议员的或当政府的最不喜欢补选。因为补选一来,都是“小事成大事”,大事成世界更大事,甚至有些课题扯得很远很远,让选民摸不着头脑而不知就里。
如果你问当地的选民要什么?他们不是要飞机大炮,而是要面包和牛油。对了,当前的生活条件的改善最重要,比如修路、开辟空间,改变环境,清除垃圾污秽或教育的拨款等等,真的一鹄中的,打中了选民的心。本来心中有怨气,也可能会转变了。因此补选带来的好处是说不尽的。
但居于反对党的也不会放过任何的机会,明知补选是费九牛二虎之力的竞争,胜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却“永不气馁”地顽抗。例如你讲民生,他讲民主;你讲发展,他讲经济失衡;你讲“维持现状”,他要一个突破。如此一来一往,刀光剑影,竟然变成一场充满火药味十足的唇枪舌剑。大家互不相让,令全国人民口塞目瞠,张大眼睛看热闹。更有舆论在指手划脚。这个分析,那个分析。全然把国家问题带了进来,然后形成如同全民在选举,也以为马接或依约的选民会跟着大气候在走。什么陈年旧账,什么国家大事都摆上政治议程,把两个地方的斗升小民当成从大处不往小处着手的能人。其结果是一切维持原状。
从这样看来,双方都“打成平手”。因为本来属于执政党的回归执政党;本来不属于反对党也就空手而归。既然双方都没有损失(不把时间和金钱的花费计算在内),反而使两个选区的人民得利,真是皆大欢喜。他们才是真正的赢家。因此我们不必说那方是赢家,那方是输家。因为它们激烈的斗争,反而把不起眼的选区弄得火红起来。这要拜补选之赐。
有人说,补选是温度表,是热身战。我只能同意一半,不同意另一半。理由是依约选区只有一万二千余名选民,和全国的一千余万选民比较,它不过千份之一不到,千分之一怎能算是大分数选民的温度表呢?若说是热身战,倒可以被认同是大选前的“操练”。所以如果我们认定这是“民意”的反映,那是以偏概全。执政党自然不会以此为准则,反对党也不会因此而颓头丧气。于是在选举过后,各有话说,各有评议,余波荡漾不已,一直在摇来摇去。
摇来摇去的结果是,又陷入种族的分析。这边算什么族群的票流失,那边算那个族群有什么改变。大家都在数目中算来算去。这样的算法在多元种族的国家是不应被强调的。因为在马来西亚,混合的选区越来越多,单一族群占绝对优势的也只有在乡村或大城市中比较明显。不论我们喜欢与否,也不论我们用族群分算法,都是对民主政治意义的忽视。
既然我们接受选区存在族群的混合,也不管巴仙数和比率的多寡,对民主选举并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是那个候选人只要胜出一票,管这票是来自那个族人,他就是胜利者。
还有,即使以一票胜出,不意味着他的地位在下届选举会被改变。例如在1964年的大选,陈志勤只以一两票胜出,过后他便在下来的选举以较大多数票胜出。这就是民主选举的“一票定江山”的政治游戏。我的意思是说,民主选举是认选民,不认种族,一人一票原则下,以获得多数票者取胜为准。如果我们斤斤计较那个族群的票增加或流失,其意义不大。关键在于这个国家的政策的执行有时会出问题,引致某个族群的不满,才会有选票的波动。既然是一个国家和一种选举制,平衡的施政也就成为争取各人民支持的唯一选择。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