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3.7.07

(廿四)1980年──拿督斯里林敬益医生(Dato’ Seri Dr. Lim Keng Yaik)(1939-)

林敬益在1980年迎来了第二春,当选民政党全国主席。他成了这一年风头甚健的人物。

1939年在霹雳的打巴出生。1963年在英国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医科毕业。1965年在太平医院服务。1969年大选前,他应陈修信的感召,加入马华公会。这一年他参加怡保新街场州议席选举,初试啼声就被人民进步党的陈源安打得落花流水。他得票2688张,陈源安得票12821张,相差逾万张。

但不因此击倒林敬益,他反而奇迹般从另一个角度切入,那就是响应陈修信的号召,组织一批新血加入霹州马华。他使用的方法如同劳工党的手段,在各马华区会进行改革。抑有进者,在陈修信的支持下(每月拨款一万元)让他在霹雳成立“兴汉社”(一个自行注册的政治俱乐部,等于是马华的外围组织,吸收有识之士灌输政治思想)及“干训班”(用以培养干部)。这两个组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他也成了陈修信的宠儿。

1970年9月他被委为马华霹州联委会主席,意味着他随时有机会再脱颖而出。果然在不久之后便出任上议员。大概是少年得志,一时得意忘形而在1971年6月的时候脱口而出说“要以社会主义政策来使到马华变成一个强大的政党”,造成党内元老派反击,形成对峙局面。陈修信初时对此不以为意,既然马华要改革,只要有效,各种手段不妨试试。林敬益的“失言”也就被掩盖过了。反正那时陈修信沉醉在华人大团结运动中,左右派的思想和手段,只要能重振马华,采用也无妨。

就这样,林敬益在1972年元旦日更上一层楼,他被陈修信推荐出任特别任务部长(掌管新村事务)(仅32岁),被称为最年轻的部长。换句话说,他一下子三级跳越过马华的李三春(时仍任副部长),毫不知觉已是“因福种祸”。

为了表示对陈修信的支持与尊敬,林敬益在1972年6月当前者访问怡保时,竟搬出“文革”式的欢迎仪式,既举陈修信肖像(模仿中国人民高举毛泽东肖像),又鼓动二千余人前机场载歌载舞,场面极为哄热。大概也只有林敬益,才能在马华党内搞“文革”噱头。

不过,厄运也随之降临。就在这个时候,敦拉萨酝酿在霹雳州与人民进步党组成联合政府,而不明就里的林敬益派率先在霹雳州发难,反对联合政府。这一下子不但使陈修信“陷于不义”(难于向敦拉萨交待),也使已贵为部长的林敬益陷入尴尬的处境,也控制不了“兴汉社”和“干训班”的活动。它们反对陈修信开除署理主席梁棋祥及州秘书锺天权。到了同年8月31日,陈修信援引权力罢免林敬益的霹州联委会主席的职位,并宣布解散干训班,也宣布“兴汉社”与马华无关。先是陈修信自任霹州主席,后又委任麦汉锦担任署理主席,麦汉锦后来便顺势取代林敬益的地位。

这个时候(1972年10月),李三春巧妙地动“华人精神革命”,成立一个委员会交由林敬益出任主席,以安抚他内心的波动。这个不具实权的组织自然是“架空” 林敬益在党内的地位。

在无从适应下(受英文教育的林敬益如何能领导用华文表述的华人精神革命?),林敬益恼羞成怒,在1973年5月30日宣布辞卸特别任务部长(此时麦汉锦已在霹州腰斩林敬益的势力)(林的部长职不久也被李三春所取代)。不宁于此,林敬益更以改革派领袖自居而宣布要挑战陈修信总会长职,指责陈修信是政治懦夫,不敢面对群众,在历史上是一个“阉割高手”及“妥协专家”。与此同时矛头指向李三春,指责“李三春在党内发动勾心斗角事件,只是为了使自己尽可能登上最高政府职位。”

陈修信眼见局势恶化,快刀斩乱麻地宣布开除林敬益的党籍。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也在党内被压下来,不再谈论林敬益事件。

既然东家不要他们,林敬益及梁棋祥等人则找到西家。1973年12月,他们一批人加入了民政党。这不仅使到马华与民政结下更大的心病,也在日后马华把民政视为“同志中的敌人”,触发各式各样的明争暗斗。在李三春的年代,尤为明显。

此时进入民政的林敬益,已学会政治是需要容忍且是艺术行为的一种表现,不能再硬闯硬干。因此他接受民政党委为没有实权的副主席,参加1974年的州大选(不是参加国选)胜出,争得一席行政议员。

1976人,林苍佑提拔林敬益当选署理主席。1978年林敬益蝉联州议员。

1980年是林敬益政治生命的转折点,他面对民政党中央改选,林苍佑执意退位,照理应由林敬益接班,但林苍佑嘱意由梁棋祥接任(时任中央原产业部长)(这其中奥妙是署理主席非中央部长,而秘书长则是中央部长,自然有心理上的失衡问题)。因为他认为梁棋祥已是中央部长,而他仍继任首席部长,也就坚持建议梁棋祥出位。可是林敬益派不接受这样的安排,在最后拆衷底下,由两人直接对垒,胜者任主席,输者任署理主席。就这样在取得胜利后,民政党走进了林敬益时代。

林敬益出任党魁后的第一件事是在1981年迎接曾永森派系集体加入民政,顿使民政成为马华失意领袖的避风港。但巧合的是民政的另一位领袖陈忠鸿则跳槽转回马华。马华民政,民政马华在80年代成为政治斗争的平台,其间没有对和错,只有地位和权力之争。

不久之后,也就是1982年,民政又迎来了一批华教份子加盟,他们中有敦洙镇、许子根、王天庆及江真诚等人。

从林敬益到曾永森到许子根,民政党正在不断蜕变中。但民政天地不大,已是难以一山容二虎。林敬益拥抱曾永森的结果,是在1984年未想竟遇上曾永森的挑战。曾永森的挑战主要是因为民政只有一位中央部长,而他在1982年在木威胜出后,没有官职安排,只能被安排成为巴生港务局主席,心里郁闷自不在话下,也就要争第一把交椅,胜后自然会促梁棋祥让位。

原本有信心胜出的曾永森,又再一次阴沟里翻船,他要翻身的资本已没有了。所谓的翻身是他梦寐以求的部长职。

胜利后的林敬益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委任曾永森担任中委,但已非曾永森久留之地。因为在1986年的大选,林敬益在木威胜出后,已取代退休的梁棋祥出任原产部长,曾永森则十分失意,萌起回巢念头。在彼此都不张扬下,曾永森(1988)静悄地重回马华。这时的马华已是林良实的天下了。

既然曾永森不再兴趣挑战林敬益,吴清德选择1987年的党选与林敬益对垒,他的搭挡是许兵金,这一仗自然又是林敬益派全胜。

跨入1990年,林敬益继续他的领导,在林苍佑全面隐退下,真正的林敬益时代开始了。本来气走吴清德后(这一年,林敬益也不支持弃国攻州的吴清德出任首席部长,达成了许子根上位),郭洙镇成为他的好搭档。可是到了2005年的党选,表明要退休的林敬益却挑中许子根为接班人,即便面对郭洙镇的挑战老大,也没有改变这样的结局。

林敬益从年轻投身政治,到老来光荣引退不是轻轻松松的,他在政海大风大浪中有起有伏,有失有得。他的人生反映出能伸能屈是从政者的最大本钱。他有政治艺术的细胞,经常语出惊人,发挥了“街头文化”的本色。

但他鲜有政治理论的建构,在位26年,他所不断阐述的是民政党的创党原则和政纲,让人感觉到他是萧规曹随者,而不是党理论家。不过从他在2004年主张马华与民政合并来看,他依然带有民族主义的思想,还是跳不出原来的框架。从他否认民政是华基政党来看,他的思路还是理不清民政党的政治现实定位在那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