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9.10.07

废除华校半津与全津之分

教总发表一份命名为“全国学生人数30人或以下的微型华小调查报告”,揭露共有106所。其中学生人数少过10人的,竟有22间之多。其严重性不得不令人关注。

就我们所知,在马来西亚,共有小学生300万名,这之中国小生占230万余名,华小生60余万名及淡小生9万余名。以学校人数来算,国小有5千7百余间,华小有1291间及淡小有500余间。由此来推算,华小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20%。这60余万名的华小生系因有90%以上的华裔家长送入就读有以致之。另外非华裔的友族华小生则约有10%左右。

在目前看来,华裔送子女报读华小还不成为大问题,虽然名校挤不进,但孩子被分配到较次的名校也大有人在,因此目前的华小问题就出在征型华小的身上。这些百余间的华小为什么会落得如斯凄境,完全是有各种因素造成,比如城市或乡区的人口流失;设备简陋、校舍破烂不堪,以致少人问津。

教总的意思干脆利落﹕该关的就关(没有学生),该建的就建(华人人口稠密区),不要一校换一校,根本不应出现迁校这种不合理的做法。这就是教总所说的“自然法则”。

所谓不合理,根据教总指出,华小面对的问题包括教育的单元性,所有的学校保留地往往只被规定用来兴建国小和国中,未提供华小机会。同时在所谓搬迁的条件下,华小得自行寻地和自行兴建校舍。

在这方面,马华公会有其说法。总秘书黄家泉及马华、马青及妇女组先后给予驳斥指出,过去25年虽然有16间华小被迫关闭(没有学生),但马华自1999年至今的8年内,已成功地促使政府批准兴建70所华小(其中9所是新建及61所是搬迁,其中32所已完成兴建和启用,而不是只有15间)。

黄家泉更进一步指出﹕“正因为马华三管齐下,同时以“增建”、搬迁、扩建方式增加华小的数量和学额,因此华小生从1970年至2007年,尽管一共增加了22余万,但现有的华小仍有足够的学额容纳日益增加的华小学生。”

从双方列举的数目来看,问题不在于华裔要报读华小有困难,而是眼下这106间华小将何去何从?

这就是说,即使有多间已成功搬迁,仍然还有为数不少的华小(占华小总数的8%)处在风雨飘摇中,而且是常年累月地面对生源之不足,又要派校长老师管理和执教。如果这些学校无法改变(搬迁重建),等待的就是被关闭的下场。这是我们极其不愿意看到的悲剧。

若是从政治角度来看,这些征型华小之所以还存在是因为一方不要背负关闭的“罪名”;另一方又苦无对策(需要大笔资金搬迁),唯有“死守”,为的是“民族尊严”。但这样的消耗其结果损失的是华社。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解除这106间华小的危机,而不是作数字的对质与功劳归谁的问题。

其办法是“易地为良”。可是搬迁又搬去那里?为什么又要买地又要自行兴建?华社也经常为此大伤脑筋。原来政府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改制的华小或中学,若校地不是政府的,概被列为半津贴学校。所谓的“半津贴学校”就是董事会得自行集资解决问题,否则搬迁无门。

究竟在1291间华小中,有多少间是半津贴的,答案是约800间,这一庞大的数目难怪华社无时无刻在进行筹款。因此我们注意到全国华小校长职工会最近有促请政府取消华小有全津和半津之分。这也是最近以来华社开始呼喊的声音。如果政府把华小全当成全津学校,则当下106间华小的问题便可在政府的安排下搬迁重建,不必再劳动董事会东奔西跑。这样一来,兴建华小的责任也会落在政府的身上。

对此,我们认为华基执政党与与其与教总对质数目和华小的处境,不如连手向政府争取废除全津和半津之分,一视同仁地把华小纳入第九乃至第十大马计划中,或把列为国小的校地部份拨出来供华小之用,岂不皆大欢喜。

只要华社感到华小已受到同等对待,则所谓的微型华小自然不会存在,因为它已经易地为良,不必华社在人口减少下,苦苦地在市区或乡区扛着这痛苦的“华校十字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