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子,再也没有任何华文媒体把澳洲新总理的名字翻译成不同的名字,因为他为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陆克文”。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日子里,我们总是被中文译名困扰而无从统一,即便简单的前美国总统Richard Nixon,也出现尼克逊,尼逊和尼克松等等的名字。其它非中文世界的名人,其译名更是不一而足了。那是因为他们都没有中文名字,任由中文媒体去译音,爱怎么称呼都行,反正他们也看不懂中文字。例如在2001年911事件后,电视台就称呼恐布大亨是本拉登,后来又看到中文报译成奥沙马,原来是同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著Osama bin Laden。
陆克文(Kevin Rudd)的出现和崛起,首次解决了中文媒体长久以来面对的“窘境”,不必再为译名之不同而伤脑筋。这确实是一大破。它意味着中文已登陆世界舞台,连外国名人在成名前也会在中文名排行榜中预留大名。
也许在某些人看来陆克文只是一个意外的例子,说明不了什么,但站在一个新的角度看陆克文,他为我们提供一个重要的讯息﹕在未来的日子,任何有心挤入世界名人榜的人,必须为自己立下一个中文名,已不能再任人自行翻译其名字;尤其不能忽视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总得要让中国人民或世界各地懂得中文的人牢记一个名字,不是二个三个乃至四个的名字,而其实是同一个人。
为什么陆克文会有中文名字?原来他在澳洲国立大学读书时,主修中国语言和中国历史,对中文有特殊的爱好。后来出任外交官,更曾在中国工作一个时期。在耳濡目染下,自然会认同中文字的可爱与魅力,就取一个有名有姓的中文名,真是“传情又传神”;同时让人大开眼界地领悟到原来懂得中文在21世纪的今天也是一个政治筹码,有助于一个人攀向政治高峰。
当然陆克文的成功还有其它主客观因素,包括敌手霍华德在位过久而被选民厌倦,尽管他有创造济奇迹的记录,但仍然不敌民心之思变。
从陆克文的身上,我们看到两个政治取向。其一是一个人在位太久毕竟不是好事,总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乃至失败的苦果;其二是中文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语文,而是被认为通往东方社会大门的钥匙,更是参政的有利条件之一。
拿马来西亚来说,过去参政的华人精英多数只需精通英文不谙华文也可以在政坛上呼风唤雨,但在80年代之后,已要求华人参政者必须用华语与人民沟通,进而要求从政者也能兼通华语华文,否则将与华社脱节。这又说明了华语华文已是当今的华裔从政者的必备条件,正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马华、民政乃至行动党的新一代领导人都是掌握了华语华文的精英不是已经告诉我们华语华文的重要性吗?
当然他们身为华人比陆克文拥有更多的中文情意结是义不容辞的事。不过我们的政界仍存在着不懂中文华语的华裔从政者,他们有必要向陆克文看齐,不然将会有所失落的。
总而言之,陆克文让我们看到华文有灿烂的未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