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4.3.08

马华未来与黄家定去留

马华公会在本届大选中蒙受惨败,参加40个国席,只赢得15席(上届31席),参加90个州席,只赢得31席(上届76席),相比之下,战绩大退步,而且超过一半。因此总会长黄家定宣布不再出任内阁部长,专注马华党务。

黄家定之所以不出任部长是为了表示对大选的失败负起责任,但会否在首相力劝下打消此意,也未敢肯定。因为这次大选明显的已使国阵处于难堪的地位,在委任官职方面出现了不协调的失衡窘境。如果马华总会长,民政代主席及印国大党主席都未入阁,则号称代表了各民族的国阵又如何自圆其说?目前国阵以140席(总数222席)再次执政已成定局,问题是内阁成员及副部长和政务次长该用什么方程式来组合,已成为首相的头痛问题,减少官职又不妥当,增加官职也面对其它成员党议员不足的考虑;若是接受某方面的意见,把官职转移到东马的沙沙,又如何向西马的人民交待?我们只有交给首相恰到好处地使各成员党感到满意。

至此一个问题由此产生:国阵一共有14个成员党是否太多?因为在东马有几个小党席位有限,而在西马又有马华和民政也是代表华裔在国阵内,中选议员数目有限,只剩下巫统成为最大的政党,断不可能把所有的官职揽在巫统身上,这又不符合国阵的权力分享概念。

我们暂且不论其它政党,单就马华来说,它从一开始就是巫统的合作伙伴,不弃不离,并与国大党组成联盟起而执政。即便在1974年后扩大成国阵组织,也把马华列为第二大党。可是实质已有所改变,因为国阵多了一个成员党,即民政党,造成马华心里很不舒服,成为最后一个参加国阵的成员党。马华之所以勉为其难接受联盟改为国阵,是因为1969年的大选遭遇重挫,它参加31个国席,只有13人中选,半数不到,更甚者在槟州的主导政权被民政党拿下,同时雪州及霹州政权岌岌可危,一时未能组成政府。最后虽化险为夷,也够叫巫统感到不是味道。在此情况下,联盟收编反对党重新洗牌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大潮流,当时的马华公会也决定不参加内阁,后来在巫统催请下和华团认可下,又再重返内阁,但马华地位的被改变,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8年的大选,马华又再次面临1969年的困境,不论国州议员都相对大为减少,也再一次输完槟州所有的议席。黄家定的引咎不入阁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不同的只是总会长一人不当部长,不像1969年议决全不入阁。如果马华今天选择全不入阁,那就太使阿都拉首相难堪,也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遗症。因此黄家定作了一个巧妙的安排,以“自我牺牲”来维持原有的格局。

这样的安排也意味着马华不会退出国阵,依然与巫统同在,共渡时艰,在政治上表现了负责任的精神。但如果国阵的格局不改,马华又如何取信于华社?因为这次的大选,是有诸多大课题压在马华身上,又不能有所扭转,似乎成了逆来顺受的殃及者。华社也因之认为马华不够坚决果敢纠正时弊,只是采取权宜之计应对而未能釜底抽薪,于是一股怨气全泄在马华身上,民政也没有例外。不是马华议员没有付出,也不是他们与人民脱节,而是国家的大议题马华只有承受的份而没有开脱之能力,难免被反对党攻得难以招架。

就此而言,黄家定选择不入阁也解决不了问题。他的当务之急是要与首相谈商执政权力的较平衡分配,让华社看到马华的声音也得到重视,以挽回颓势。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民政也同意留在国阵内,他就需要开动马华的机制与民政再次谈论两党合并的事,以形成一个阵容向巫统争取应有的地位和权益,再也不能像过去的各做各的或各怀心思。因为反对党阵线已破了马华民政只有协商没有交心的各自为政的格局,且打出了非种族牌和非宗教牌,不再以种族取向来投票,造成马华民政很是被动与无奈。

既然历史造成今日的局面,促请黄家定辞职而不从大局着手来纠正国阵的格局,也是于事无补的。

关键不在于黄家定走不走的问题,正如民政也不是许子根走不走的问题,而是国阵的精神已出了大问题,如果换了新人走老路,那又有什么新格局可言?要求黄家定下台只是舍本逐末的做法;退出国阵更使马华陷入孤立。因为种族性政党孤单作战已不符合潮流。既然黄家定对官位不栈恋,何妨带头改革马华,积极与民政达成合并共识,再向国阵大胆提出洗牌的要求,真正的表达华社的愿意,使国阵改弦易辙,以新面貌新精神治国,把贪污,滥权,狂妄自大的议题及时端正,岂不更为重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