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4.08

新内阁传达的讯息 (天下纵横)

首相阿都拉在大选揭晓后的第10天终于宣布他的新内阁。除了安定政局外,也希望带出一个新气象。但由于选出各成员党出任官职上出现不得已的失调,以致在排阵上未能如2004增加了部长、副部长和政务次长的官职,让各成员党皆大欢喜;反而需要采取所谓“瘦身”的措施来削减官职,最明显的莫过于取消了所谓政务次长的官职,只剩下部长和副部长。但“瘦来瘦去”,还是瘦不了,结果也还有32位部长及37位副部长。从这样看来,它传达了下列的讯息:

1. 因为国阵是由14个成员党组成,因此必须尽量照顾各成员党的利益。但人民进步党没有国会议员,未有官职,而沙巴进步党有2个国席也分配不到官职,显现它们的代表性已备受考验。这就是说,只有12个成员党有官职,但分配也不可能均衡。民政党虽然有获分配两个副部长,但代表性大不如前,未来动向备受关注。

2. 今天内阁职务的分配又好像回到联盟的时代,即巫统老大地位不变,马华还是老二而国大党保持老三的地位。此外,加入马来西亚的东马(沙巴和砂拉越)则享有加盟的地位,拥有4位部长及10位副部长。换句话说,政治权力操在西马手上,尤其是巫统,它拥有了23名正部长及17名副部长,在比例上,占了内阁的72%。势力不但未减,反而看来巫统是整个国阵的骨干。这意味着国家的未来,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附着巫统的政治效率,其它成员党只是扮演辅助性或陪衬的角色。这种没有改变的格局也显示了巫统准备在痛定思痛后,如1969年的大选后,采取一种新的策略来保住巫统的执政优势。至于间中会有什么变化,就看首相的应变之道了。

3. 在国阵的格局下,没有迹象显示种族性的政党会改弦易辙,以改组成非种族性或多元性的政党。它还是会按照原来的本质,通过与其它政党的协调或组合来彰显它的多元化,也就是所谓的“权力分享”概念。至于这个分享是否能令大家满意,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通过选举的成败来安排官职是一贯的做法。但唯一不变的是,巫统不能因此失去主导权力。

4. 尽管有人在选后再度提出国阵改组成单一政党,不再以种族为导向,但本届大选并不反映出它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原因是国阵的组合已是多元性。败选不是全面的,只是一些成员党败得始料未及,巫统则仍然有60%以上的席位是胜选的。它因此有理由坚持执政,只是因为其它成员党战绩不理想,影响了它的排阵(此乃指未达2/3多数席及官职分配时不得不“牺牲”它们的入阁人数)。

阿都拉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组阁(主体不变下的调整,或可称为新瓶装旧酒)来使其政府有持续性。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的第9大马计划才推行1年,而他的“柔南经济特区”、“北马经济走廊”、“东海岸经济特区”及东马的两大块经济发展特区尚待开动。这些十分庞大的计划虽有官联公司主导(或领养)其大工程,但还得靠政府来推动和策划乃至协调,更需要政府强力注资和引入私人企业参与,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又看到首相委任一位部长(来自银行界的主管)来主导首相经济策划组。

不过,所提及的大计划,尤其是东海岸及北马地区,都在这次大选相继落入反对党手中,也就涉及了中央与州政府的协调与资源分配问题。虽然我们不否认在中央集权下,中央政府有极大的权力主导一切大计划,但也不能忽视州政府拥有的特定权力,尤其是土地及地方议会的条例等。这无疑的是新的中央政府面对的极大挑战。

站在人民的利益,在选后是不应考虑政党的不同;但站在党的斗争立场,又不能说完全放弃党的利益。于是在民与党之间的矛盾难免需要从中调理。也就是说,这些的“功劳”应归中央或归州属呢?

当然任何人都会很容易讲,一切以民为重,不再谈党性,但党性若不坚持,又如何面对下一次大选呢?除非又再有一次的收编。由此观之,政党间的斗争自然是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各政党之间如何为民而保持胸襟宽阔?这就考验各党领导人的智慧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