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6.1.09

卅年前的中国 (跃马扬鞭)

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1978-2008),蓦然回首30年前的中国,历历在目。

当1978年邓小平在三中全会一锤敲定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前几年,中国仍然处在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社会。与我们想象中的中国大致相差不远。

我是在1980年首次踏足这个古老的国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一切依然故我。没有飞机直通,我们只能在香港乘坐列车进入广州。当火车进入中国的边界时,耳边响起熟悉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文革”的痕迹仍然留在中国人的脸上。街道的汽车有限,出租车也不多见。整条大马路尽是自行车的世界,还有就是滚动的人潮。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中国,与我们生活的社会大相径庭。那时我的初步结论是:我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当然与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人民有很大的距离。最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国人民衣装朴实,系两条辫子的女性到处可见;建筑物斑剥褪色,商店寥寥可数,有人排队拿粮票换粮食。他们用惊异的眼光望着外来的游客,不知是羡慕还是把我们当成来自另外世界的人?

当时较有水平的酒店不多(中国人一般把较高级的称为宾馆,把较普通的称为招待所)。我们第一次是住进白云宾馆,旁边有一间国营的“友谊商店”,算是当时最高级的百货商场。在当时吃饭是有时间性的,过了晚上8时,就不再有地方卖吃的了,更没有所谓宵夜的夜市,也没有娱乐夜生活。不过在中国你是不会寂寞的,因为有太多令你感到新鲜的东西;尤其是名胜地,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由于我们是到来参加广州交易会,只能在广州的范围自由来往,不得擅自走出广州。这是国企发准证给马来西亚商人时所开列的条件,而且住在什么酒店都要备案,以方面国企官员“联系”。

广州交易会址在流花路,面积甚大。它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窗户,以那时的面积来说,我相信没有一位商家可以走完所有的展馆。虽然展出的尽是琳琅满目的国货,倒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争相采购。

我在参加交易会期间,有一天竟把小公事包置在交易桌上而后到其它地方转转,待到发现时,急快地赶回原来的地方。只见一名女服务员坐在那张桌子守着小公事包。我喜出望外拿回小公事包(内有护照和4千元美金)。这位服务员告诉我是其领导叫她守到客人回来,查明身份后物归原主。这种路不拾遗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也使我想起1971年时,庄汉良(当时的联商会总会长)随东姑拉沙里访华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的那一句话:“中国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当时我还纳闷会有这么一回事。未想9年后,我亲身体验这是如假包换的评语。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我们当年要到银行兑换外汇券来使用(外宾不能用人民币付款,要用外汇券,信用卡还不通行)。这不是钞票,但比人民币还值钱,因为一些高档商品只能用外汇券买,不收人民币,造成外汇券有价。记忆中在那个年代外汇券“一枝独秀”,可以换到一元一角乃至一元三角的人民币(相等于比人民币高出10%至30%)。

80年代中期;尤其是90年代之后,中国一天一个样,一年一大改,变到我们几乎认不出来。不但大兴土木,连人民的衣着和思想也改变了,甚至超越我们想象的。不用说外汇券取消了,人民币变成国际通用货币。今天30年后看到中国,几乎30年前的景象都不见了,但不变的是:中国依然是中国,一个已经崛起的中国,令我们刮目相看。

刊于2009年1月5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