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8.3.09

马哈迪全局牵动巫统党争 (直挂云帆)

研究具有63年历史的巫统,你会惊讶地发现影响力最深远和长久的不是创党人拿督翁,也不是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亦不是第二任首相敦拉萨,而是最为争议性的第五任首相马哈迪。虽然在历史的地位马哈迪可能不及前三位的领导人,但他的手是伸得最长的,不论是在主政时或在台下,他总是一马当先地插上一脚。也许是他的性格使然,也许是强烈地内心驱使着他,以致他对每一次的党争和党选都表现了他的意愿,毫不隐瞒,也毫不容情和退让。也因为这样,他的影响力无届弗远的。虽然面对诸多责难,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做他要做的事,讲他要讲的话,没有人可以阻止,也拿他没有办法。这就是马哈迪给人的印象,也是马哈迪在巫统党内留下的政治遗产。不管你喜欢与否,你不得不接受马哈迪的斗争史几乎占据了巫统党争史的2/3版面。

虽然马哈迪在1946年已是巫统党员,对拿督翁有所崇拜,但在首20年的巫统党争史,马哈迪是交白卷的。例如发生在1951年拿督翁脱离巫统引爆第一次党争和东姑上位,马哈迪是没有参与其中,也轮不到这位年轻人指手划脚。又例如发生在1962年的党争,导致农业部长阿都亚兹被开除党籍而另起炉灶,马哈迪也是靠边站的。

但在这之后,马哈迪就当仁不让了。原本在1959年就被推荐参加吉打州议会选举但被婉拒(若然他可能是后来的吉打州务大臣,也可能不会有后来的精彩故事),直到1964年才参加国会选举而胜出,初时没有部长担任,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后座议员,名不见经传。

1969年大选,马哈迪不幸栽筋斗,输给回教党,而联盟也在大选中受重挫。不幸发生“513”种族冲突流血事件,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不甘失败的马哈迪迁怒东姑领导不利,义无反顾地迫不及待炮打司令部,通过公开信把东姑轰下台。是他挑起第三次党争,但他也因之付出代价,被巫统开除党籍。

接着下来,敦拉萨时代拉开序幕。他也许要感谢马哈迪的勇气,发挥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精神,才有了政局的改变。正因为这样,一夜成名的马哈迪因祸得福,在1971年被敦拉萨光荣召回党,从此星运高照,每每站在前线参与斗争。尽管1972年的党选,他并不够势力提名竞选副主席(刚回巫统一年),但在哈仑(时任雪州务大臣兼巫青团长,势力直逼敦拉萨)的怂恿和鼓励下,他毅然上阵。虽然他明知道哈仑是要利用他来阻止外交部长加沙里上位,但他愿意借此投石问路,结果他和加沙里都失败了,哈仑也就达到目的,他也没有亏本。

因此在1975年党选时,马哈迪自认羽毛丰满再战副主席,不再理会哈仑志在必得,反而被敦拉萨器重,倾向支持他来打倒哈仑。这一回他终于扬眉吐气了。换句话说,这第四次的党争,马哈迪也是主角之一,因为这一仗胜得漂亮,奠定他亮丽的政途。

果然1976年机会来了,他连同另两名副主席东姑拉沙里及嘉化峇峇向胡先翁逼宫,要新首相(敦拉萨逝世后由胡先翁接位)只能从三位副主席中挑副揆,不能委其他人(当时胡先翁有意要委外长加沙里成为副手)。经此摊牌,马哈迪脱颖而出,成为副首相。这就是说,第五次党争马哈迪成为大赢家。1981年胡先翁退位,时来运转的马哈迪荣任首相,大权在握。仅仅10年的光景,马哈迪从一无所有到真命天子,简直是一则神话,谁会相信被巫统开除的人,有朝一日会回来当首相?

马哈迪登位后,他以“君临天下”的姿态突出了他的强势领导,刻意在1981年引发第六次党争,由东姑拉沙里和慕沙希淡争第二把交椅,目的就是要提拔慕沙,让拉沙里输得口服心不服。更在党选后的同一年,不理元老的反对,引进安华依布拉欣,为其改革吹响号角。比起敦拉萨和胡先翁,他的治国方略更是强硬而不手软,即使被人指摘独裁、武断与刚愎自用,他也乐得形容自己是“民主的独裁者”。在他看来,不果断和坚决是成不了大事的。

正因为这样,马哈迪在党内的“敌人”越来越多,但他都巧妙地一一化解,使到他成为一名真正的“天下无敌手”的领袖。

例如1987年第七次的党争击退了东姑拉沙里与慕沙希淡的联手后,即使党面临分裂,他也在所不惜,并借助“新巫统”重新整合巫统。而1998年的第八次党争更是马哈迪一手挑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革除其接班人安华而在党内外“号令天下”,要各方对他臣服。

新近的另两次党争虽是发生在马哈迪退位之后,但他还是退而不休地“干预”,一点也不让当权者轻松;尤其是2008年的308政治海啸后,他再一次炮打司令部,促被他一手提拔的接班人阿都拉“辞职谢罪”。而今届(2009年)的党争也与他脱离不了关系,对行将拜相的纳吉更是词多严厉,要他好自为之,不能再重蹈被他认为阿都拉的“失误政策”。在主席之外的各职激烈的党选中,也不能忽视马哈迪因素所起的作用。

由此来看巫统的十大党争,马哈迪竟然有八次牵扯其中,这之中没有对和错,只有政治权力的斗争。如果说马哈迪一生中有“好勇斗狠”的精神,那是有史可查,也有迹可循。平心而论,一个人在位22年呼风唤雨不足为奇,奇的是在位之前和退位之后的整20年,竟也能在党内掀起风浪,影响和改变政局而令人生畏,真是“千古一绝”。

刊于2009年3月27日 《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