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3.5.09

新加坡客家人与客家研究

*黄贤强博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
一、新加坡客家人概况

(一)人口与经济行业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国家。根据2006年的统计,华人占全国人口的76.2%,以闽南人为最多,其次为潮州人、广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及其他华人。客家人在新加坡华人中属于少数族群,在1881-1947年间,占华人总数4.6%-7.1%之间。

表1:新加坡客家人口(1881-1947)


表2:1980年与1990年新加坡华族方言群人口百分比


表3:1986年客家人所从事的行业


(二) 新加坡客家人的两座坟山
1、毓山亭与三邑祠
祖籍中国广东的丰顺县、大埔县和福建的永定县客籍人士,远渡重洋南来谋生,因人少力薄,丰永大三属人士合力于1882年在荷兰路(Holland Road)买了一块面积150余亩的地段,设立丰永大公司义山,称为“毓山亭”,而在坟山里建一座祠堂,名“三邑祠”,以供奉先人的神位。同年(1882年)丰永大三属人士成立丰永大公司,以丰顺、永定和大埔三县的移民共管坟山。步入20世纪之前,丰永大公司改名为丰永大公会。

新加坡政府于1970年12月在宪报上公布,征用毓山亭地段。毓山亭只获得保留6.38英亩。。1991年盖了一座可容纳1万4千个骨灰瓮的骨灰塔,让三邑先人有安身之处。1998年三邑祠亦进行全面翻新,特聘中国苏州古建筑工程专家精心翻新修建,祠堂左侧供奉大伯公神龛和土地龙神,另辟甲、乙、丙、丁、戊五堂为邑人安放先贤神主牌位,而祠堂右侧设会议厅和办事处。昔日坟头处处的坟山改变成一个林木扶疏,清幽雅致的一个敬念先人的地方。

2、嘉应五属双龙义山
应和会馆创立于1822年,会员是来自嘉应州五属人士。应和会馆为了让五属先人身后有长眠之处,于1887年在荷兰路购得地段辟为坟山。义山是应和会馆最大的产业,该地段前后两山,逶迤相连,丘陵起伏,状似卧龙,因而获风水先生建议取名双龙山。两座义山被当时的人称为新山坟场和老山坟场,总计面积90英亩,总称为嘉应五属双龙义山。位处发展区域的双龙山于1963年被政府通知征用。自双龙山被征用后,五属逝世的人士也没有义山可供安葬,而且政府提倡火化,因此在双龙山义祠两旁设骨灰座,以供五属先人安放骨灰。骨灰座所得收入拨为义祠维修,清理坟地、草场,以及津贴春秋二祭等祭祀费用。

二、新加坡客家研究
新加坡客家研究作为独立的学术研究方向起步较晚。其中一个原因是历史上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曾是一体,故研究者常以“新马客家人”或“东南亚客家人”的视野进行研究,例如,林开忠、李美贤〈东南亚客家人“认同”层次〉。[1] 若专论新加坡客家的学术著作,则以Cheah Kam-kooi的学位论文 “The Hakka Community in Singapore” 为最早,完成于1965年。至今新加坡客家研究主要集中于客属会馆和社团组织的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客家人物的专题论述、以及社会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一) 新加坡研究客家的机构
学术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客家研究的学术重镇。早在新加坡大学时期,就有学者开展客家研究的工作,如前述Cheah Kam-kooi的论文以及Hee Qui-shing的学位论文,皆以社会学的方法对本地客家族群的社区和家庭等进行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是当今研究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最主要学术机构,该系的学位论文,包括荣誉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等,广泛涉及本地华人社会的研究,其中有一部分是与客家研究相关的。2007年8月成立“东南亚华人研究群”,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新加坡客家学和潮州学的研究。[2]目前有几位教授和研究生对客家问题进行研究,其中黄贤强对新马的客家社群和人物有多篇论著,也在博士和硕士班课程中开设“新加坡客家专题研讨”。钟荣富则长期从事客家方言的调查和研究。[3] 研究生方面目前有博士生沈仪婷进行胡文虎的文化和商业网络研究,李小燕做客家侨汇研究,硕士生则有叶舒静做新加坡客家妇女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东南亚特藏部”保存有相当多客家会馆、社团和学校的刊物,以及客家研究相关书藉。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海外华人研究”网站收集了众多海外华人研究相关资料,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关于本地客家族群的数据、客家研究学者的书目数据、以及国大图书馆藏的海外华人的档案资料和研究专著等,其中与新加坡客家研究有关者也占有一定数量。[4] 此外该馆还有“东南亚华人历史文献数据化计划”,已取得丰硕成果,其中“新加坡华人史料”中包括了客属会馆开办的启发学校的刊物等材料,“东南亚华人殖民史料”中也有早期南来客家先驱如戴欣然等人的传记,皆可通过网络查询。[5]

官方机构:官方机构在客家研究中扮演的角色是保存整理档案文献和刊物,收集和整理口述历史材料,以为学界和有兴趣者提供研究资源。其中主要有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和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之李光前参考图书馆。前者收藏新加坡客家人士的口述历史资料,涵盖政治、经济、移民经历、社会活动、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大埔籍客家人蓝允藏的访问数据涉及本地客家传统行业之典当业; [6] Theng Kar Pheng的访谈资料则涉及了客家人从事中药行业的历史。[7] 永定籍客家人胡冠仁的访问资料涉及永定会馆和南洋客属总会的活动和角色。[8] 这些口述历史数据的目录和摘要很多都已数据化,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9] 国家图书馆则收藏了丰富的客家会馆出版物,可以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馆藏文献和新加坡宗郷会馆联合会的文史资料室的馆藏会馆刊物互补所阙。

民间机构:新加坡除了有南洋客属总会外,还有廿几所规模大小不一的客属血缘性和地缘性宗乡会馆。这些客属会馆除了是联谊功能之外,还有推动和保留家客文化的作用。严格地说,会馆组织并非专业研究机构,但是会馆不定期出版的纪念刊物和定期的会讯等刊物中也可见具有研究性质的文章,同时这些刊物中可以发现会馆的历史数据可供研究者参考。目前,新加坡有三所客属机构和会馆定期出版会刊。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半年刊《客总会讯》,已出版了50期。茶阳(大埔)会馆出版半年刊《茶阳之声》,已出版了40期。永定会馆则已出版了五期的《永定会刊》。这三种客属会刊登载相关会馆活动讯息、客属人士的最新消息,以及一些论文等,可以为研究当代新加坡客家族群和人士提供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于2002年12月同时设立文物馆和客家文化研究室,除了收集客家文物和资料外,也积极推动客家文化的学术活动和研究工作。已进行的学术活动包括2005年8月举办的《客家文化学者交流会》(主宾为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海外特藏部主任邱淑如女士)和2006年3月举办的《客家学者交流会》(主宾为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院长丘昌泰教授)。2007年4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联办《新加坡客家研究论文发表会》。出版方面,客家文化研究室也联合其它单位先后出版了《新加坡典当业纵横谈》、《百年公德被南邦-望海大伯公庙纪事》和《永远说不完的课题:客家文化论集》等。

(二)、近年的研究成果
客家社群及族群关系类
新加坡客家社群的研究成果,以方言群意识和身份认同两方面比较为显著。成果如麦留芳〈星、马华族移民的阶级与方言群意识:研究资料与趋向〉[10]关注客家族群的阶级认同和方言意识的消长关系。另外,专门以新加坡客家人为研究对象的成果有Too Suat Ling的“The Hakka Identity in Singapore”。该文从三个层面考察新加坡客家身份认同层次:第一、个人层面;第二、客家组织层面;第三、国家层面。通过对客家人士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访谈和考察,探究新加坡当代客家人如何确立客家人的身份认同;以及在新的社会情势之下,客家身份认同受到的挑战与响应。

有关新加坡族群互动的研究有麦留芳的专著《方言群认同—早期星马华人的分类法则》。[11] 此书以社会学的取径,广泛深入地收集原始材料,对方言群之间的互动深入讨论。虽然该书着眼于全体华人,但大量涉及新加坡十九世纪的客家族群与其它方言群的互动,此书也为后来的帮群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参考。曾玲和庄英章合著的《新加坡华人的祖先崇拜与宗乡社群的整合:以战后三十年广惠肇碧山亭为例》,则讨论客家族群与广府人族群联合创建坟山组织的历史。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面,以曾玲编汇的《福德祠绿野亭文献汇编》三卷为代表。同时,她另撰〈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及其仍保留的数据〉[12]一文,介绍这些文献材料的内容和重要性。此外,前述Cheah Kam-kooi和麦留芳的论著也采用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编制的表格和地图,内容包括早期客家人在新加坡的人口比例,新加坡客属会馆组织的年代,客属学校的建成年代,新加坡客家移民来源的中国原乡图等,提供大量早期客家族群的资料供研究者参考。

会馆社团的组织和功能类
有关研究新加坡客家的会馆及社团组织的成果相当丰富。新加坡独立以前的社会,华人会馆及社团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承担政府机构和公共福利部门的许多职能。这些社团组织不仅照顾宗乡属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也协助调解帮群内外的纠纷。新加坡客家族群的发展,客属会馆和社团组织身负重任,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研究对象。早在1965年,前述Cheah Kam-kooi的论文对新加坡客家社团组织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构成关系(如血缘、宗亲、地缘),组织架构、人事安排等。并且讨论社团组织在推广教育,如兴办学校、设立奖学金的贡献;此外,还论述社团组织与东南亚其它地区客家组织的联系和互动。

此后,有学者重点考察不同时期社团组织的社会功能及转变。例如,历史学者颜清湟的论文,分析十九世纪新马两地客家会馆的社会功能,如养生送死、祭奠神明等,探讨客家会馆选举的条件,特别指出新马地区客家会馆与中国城市的会馆之差异。[13]人口地理学者钟临杰则以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限,分析客属人士在会馆的协助下从事工商业的活动,以及新加坡独立建国以来会馆功能的转向。[14]

除了将会馆和社团组织作为整体来研究的著作之外,还有以某一社团组织的历史或某一种社会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个案分析。例如,谢佐芝〈由客家人说到创建南洋客属总会〉,考察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舆论界对客家族群的误解,激发东南亚客家人于1923倡议,并于1929年创建南洋客属总会,以团结属人,互助共进的来龙去脉。叶钟铃〈猺獞即今之客家——星洲客属总会与上海〈逸经〉文字案始末〉讨论南洋客属总会代表海外客家侨民,以与国内对客家人的错误认识相抗争的事件。此外,也有学者研究社团组织在工商经济方面的作用。如梁纯菁〈新加坡族群的创业精神——独立前客属会馆所扮演的角色〉讨论了独立之前客属总会在塑造客家族群的创业精神上的作用。

有学者讨论会馆和社团组织与政治环境的关系,如丘峰的〈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试论东南亚客属会馆文化〉,讨论会馆的政治意义在“华侨时代”(二战之前)和“华人时代”(二战之后)的转变。郑赤琰的〈新马泰丰顺族群的政治适应力:会馆的功能〉研究丰顺会馆参与政治活动,论述会馆促进属人在对新国家产生认同的努力。

除了专书和论文以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也颇有收获,新出版者有:林文丹、冯清莲主编的《新加坡宗乡会馆史略》,[15] 这部参考书包括了客属会馆的基本资料和历史简介。实物数据方面有两部专著: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16],收录客家社团组织相关的碑铭等;以及林孝胜《石叻古迹》[17],收录有最早的客家社团组织,如应和会馆、丹戎巴葛福德祠、海唇福德祠及绿野亭等客家相关组织的数据。

客籍人物类
今天能看到的早期客籍人士的传记资料,散见于各种机构和个人编纂的人物集传之中,如南洋民史纂修馆编辑部编的《南洋名人集传》[18]、沈渭译编的《新加坡华侨名人传》[19]、黄尧《马,星华人志》[20]、唐志尧《新加坡华侨志》[21]、宋哲美《星马人物志》[22]和柯木林编的《新华历史人物列传》[23]等。值得一提的是饶靖中《海外埔人工商概览》和谢佐芝编《世界客属人物大全》这两部专著,前者专门以祖籍大埔的客家人为对象的专著,集中收集大埔客家人从事工商业的资料,是早期客家人在新加坡的经济活动的重要参考数据;后者为收录全世界杰出客家人物生平事迹的传记资料,十分方便检阅。

个别客籍人士当中,以胡文虎最受关注,有关他的专著、论文和各种各样的文章、书籍也最多。除了叙述类的康吉父《胡文虎传》和歌颂类的张永和《胡文虎传》以外,也不乏学术专著,如陈星南〈胡文虎思想初探〉,郑良树〈胡文虎与新马华文教育〉,胡田田〈枝繁叶茂,“星光璀璨”——胡文虎和他的星系报业帝国〉,王予霞〈胡文虎广告经营思想新探析〉等,考察这位客籍领袖在文教、商业等方面的贡献。近年则有黄坚立的文章重新对胡文虎在二战时的行为作历史评价。[24]

除此之外,有关客家人物的资料也见于刘叔宽〈新加坡客属人士动态〉和杨进发〈本世纪初新加坡大埔邑人的文教与政治事业〉等资料性质的文章,可供研究某一时期客家族群参考之用。客属会馆或者其它社团组织出版的特刊中常见有“乡贤传记”、“先贤传略”的文章,但这类材料可以提供的信息有限,而且往往统一模式,内容大同小异,难以供深入研究之用。

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类
有关新加坡客家族群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专著不多,田野调查的报告也不多见,在通论性质的数据如前述Cheah Kam-kooi论文中的内容有包括日常生活习俗,节庆和宗教信仰等。此外,傅吾康(Franke Wolfgang) 的短文考察东南亚地区客家族群流行的三山国王信仰,也提到位于新加坡Lowland Road的三山国王庙“宋皇宫”,可惜未深入讨论。陈波生、利亮时合著的〈客家人与大伯公的关系——以新马为例〉介绍东南亚及新加坡客家人的大伯公崇拜。该文收录在最近出版的《百年功德被南邦:望海大伯公庙纪事》一书中。该书还收录其它由客家人管理的望海大伯公庙的建筑、历史和考古的文章和资料。

语言和文教类
目前尚未有对新加坡客家语言做深入研究的文章,学界大都以东南亚客家族群为研究对象来概述,如:李如龙〈南洋客家人的语言和文化〉,张维耿〈多元文化认同下的东南亚的华语和客家话〉,仅简要描述新的社会情势之下东南亚地区客家话的萎缩现状,其中自然也涉及新加坡的情况。

对客籍族群的教育事业的研究,除了见于讨论会馆组织和兴办学校事业的论文外,尚有郑良树〈新马客家人与早期华文教育〉,讨论二十世纪初期客家人士如张振勋和戴欣然的办学事迹。对新加坡客家文学的研究有黄秀爱的〈客籍作家与战前新马华文文学〉,专门讨论二战之前新马华文文坛的客籍作家,如罗依夫、戴英浪等人在文学界、报业、戏剧界及美术界为抗日救亡运动鼓舞呐喊的事迹。[25]

综合研究类
最近出版的两本有关新加坡客家的论著,将新加坡客家的有关专题,作比较全面论述,为综合研究的代表论著,分别为《新加坡客家》及《新加坡客家文化与社群》,皆为黄贤强编著。有关者两本姐妹作的篇章目录,详见附录一及附录二。

有关客家研究书目∶
《南洋客属总会60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1990),
《新加坡丰顺会馆成立130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丰顺会馆,2003)
《应和会馆181周年会庆暨大厦重建落成纪念特刊》(新加坡:新加坡应和会馆,2003)
陈波生,利亮时∶〈客家人与大伯公的关系——以新马为例〉。收录于《百年公德被南邦:望海大伯公庙纪事》(新加坡: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属八邑福德祠,2006)。
陈波生编∶《百年公德被南邦:望海大伯公庙纪事》(新加坡: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属八邑福德祠,2006)。
陈星南∶〈胡文虎思想初探〉。《南洋学报》52(1998),页22-57。
何炳彪编《永远说不完的课题:客家文化论集》(新加坡: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2008)。
何谦训:《新加坡典当业纵横谈》(新加坡: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家文化研究室,新加坡当商公会,2005)。
胡田田∶〈枝繁叶茂,“星光璀璨”——胡文虎和他的星系报业帝国〉。收录于黄贤强编,《新马华人社会与文化》(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2004)。
黄贤强编:《新加坡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黄贤强编:《新加坡客家文化与社群》(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南洋客属总会、茶阳[大埔]会馆,2008)。
黄秀爱∶〈客籍作家与战前新马华文文学〉。《亚洲文化》21(1997),页110-124。
康吉父∶《胡文虎传》(香港:龙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
赖观福编∶《客家渊远流长:第5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吉隆坡: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1999)。
李如龙∶〈南洋客家人的语言和文化〉。收录于李如龙编,《东南亚华人语言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梁纯菁∶〈新加坡族群的创业精神——独立前客属会馆所扮演的角色〉。收录于郑赤琰编《客家与东南亚:第三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专辑》(香港:三联书店,2002)。
林开忠、李美贤∶〈东南亚客家人的认同层次〉。《客家研究》创刊号(2006),页211-238。
林文丹、冯清莲主编∶《新加坡宗乡会馆史略》(新加坡 :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2005)。
刘叔宽∶〈新加坡客属人士动态〉。收录于《南洋客属总会第卅五、六周年纪念刊》(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1967)。
丘峰∶〈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试论东南亚客属会馆文化〉。收录于郑赤琰编《客家与东南亚:第三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专辑》(香港:三联书店,2002)。
饶靖中编∶《海外埔人工商概览》(香港:大亚出版社,1965)。
苏庆华∶〈马新客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客家研究探索》(吉隆坡: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2004),页1-35。
王予霞∶〈胡文虎广告经营思想新探析〉。发表于“四川与客家世界:第七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中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客家学会(香港)主办,2001年。
谢剑,郑赤琰编∶《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94)。
谢剑、陈美萍∶〈族群认同与文化适应:以马国雪隆地区客家社团的发展为例〉。收录于张存武,汤熙勇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台北:华侨协会总会,2002)。
谢佐芝∶〈由客家人说到创建南洋客属总会〉。《东南亚研究》6(1997),页58,59。
谢佐芝编∶《世界客属人物大全》(新加坡:崇文出版社,1990)。
杨进发∶〈本世纪初新加坡大埔邑人的文教与政治事业〉。收录于《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六十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1991)。
叶钟铃∶〈猺獞即今之客家——星洲客属总会与上海〈逸经〉文字案始末〉。《亚洲文化》8(1986),页48-55。
曾玲、庄英章:《新加坡华人的祖先崇拜与宗乡社群的整合:以战后三十年广惠肇碧山亭为例》(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2000)。
曾玲编∶《福德祠绿野亭文献汇编》3卷(新加坡:华裔馆,2005)。
张维耿∶〈多元文化认同下的东南亚的华语和客家话〉。收录于郑赤琰编《客家与东南亚:第三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专辑》(香港:三联书店,2002)。
张永和∶《胡文虎传》(新加坡:新加坡崇文出版社,1993)。
郑赤琰∶〈新马泰丰顺族群的政治适应力:会馆的功能〉。收录于郑赤琰编《客家与东南亚:第三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专辑》(香港:三联书店,2002)。
郑赤琰编∶《客家与东南亚:第三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专辑》(香港:三联书店,2002)。
郑良树∶〈胡文虎与新马华文教育〉。收录于赖观福编,《客家渊远流长:第5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吉隆坡: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2000)。
郑良树∶〈新马客家人与早期华文教育〉。收录于郑赤琰编《客家与东南亚:第三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专辑》(香港:三联书店,2002)。
Cheah Kam-kooi, The Hakka Community in Singapore, Academic exercise, Department of Soci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65.
Cheng Lim Keak, The Hakka Community in Singapore, A study of Adaptation, Change and Continuity. 收录于谢剑、郑赤琰主编,《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94)。
Hee, Lawrence Qui-shing,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the upbringing of children among the Hakka families. Academic exercise,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69.
Too Suat Ling, The Hakka identity in Singapore. Honours Thesis, 1997-98,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98.
Wolfgang, Franke, “The Sovereign of the Kingdoms of the Three Mountains, San Shan Guo Wang at Hepo and Southeast Asia: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收录于蔡少华编,《柔佛州河婆同乡会庆祝十六周年、马来亚河婆联合会第七届大会纪念特刊》(古来:柔佛州河婆同乡会,1994)。
Yen Ching-Hwang, “Early Hakka Dialect Organizations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00-1900.” Asian Culture, 17 (1993), pp 106-126.

附录一:黄贤强编《新加坡客家》篇章目录

前言 / 黄贤强
第一部分:研究综述、移民与会馆
1、新加坡客家研究综述 / 黄贤强、高源
2、新加坡客家移民史与移民经验篇 / 李小燕
3、新加坡客家會館(上篇)—应和会馆、惠州会馆、广西暨高州会馆 /
吴龙云、洪燕燕、潘慧珠
4、新加坡客家會館(下篇)—丰顺会馆、永定会馆、茶阳会馆、南洋客属总会 / 汪芳红、郭兆娴、陈佩霞、吴慧娟

第二部分:经济生活与企业精神
5、新加坡客家人的经济生活 / 甘永川
6、新加坡当铺与客家族群 / 张翰璧
7、客家人的文化企业—胡文虎的星系报业研究 / 沈仪婷
8、客家人的创业精神与企业管理 / 梁纯菁

第三部分:文教信仰与民生娱乐
9、 新加坡客家与华文教育 / 李志贤、林季华、李欣芸
10、 客属会馆建筑文化─以应和会馆为例 / 康格溫
11、 新加坡客家信仰习俗—以望海大伯公庙和客家坟山为例 / 利亮时
12、 新加坡客家山歌与客家菜/ 黄贤强、郭美妗

第四部分:方言、文学与人物
13、 新加坡的客家话 / 严修鸿
14、 新加坡客籍华文作家研究 / 薛莉请
15、 新加坡早期客家女性移民个案探讨 / 叶舒静
16、 新加坡客属名人 / 施丽思、庄仁杰
附录二:黄贤强编《新加坡客家文化与社群》篇章目录

序一 南洋客属总会何侨生会长
序二 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蓝正厚会长
前言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黄贤强系主任

上编 历史与文化
1、新马客属人士的教育事业网络,1904-1919年 / 舒圣祺
2、新马客家人与辛亥革命 / 庄仁杰
3、虎豹家族事业——胡文虎一族与星系报业 / 刘娟
4、新加坡客家商界人物与传统行业:中药业 / 吴慧菁
5、新加坡客家人的礼俗和神灵信仰初探 /王娟
7、新加坡客籍作家的文学创作 / 董皑屏

下编 客属会馆
8、独立前后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的作用 / 吴慧娟
9、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的发展历史 /吴筱婷
10、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新加坡丰顺会馆的历史变迁之研究 /汪芳红
11、永应挑战,定求新变——历史挑战下的永定会馆 /郭兆娴
12、新加坡应和会馆的成立与发展 /洪燕燕
13、从新加坡惠州会馆的历史与发展来看其独特性 /潘慧珠
14、传承与开创之间:广西暨高州会馆的发展 /吴龙云

[1] 《客家研究》创刊号(2006),页211-238。
[2] 〈设立“东南亚华人研究群”:国大深化方言文化研究〉,新加坡《联合早报》,2007年8月23日,版7。
[3] 已离职的教员及访问学者中有黄秀爱、刘宏和严修鸿,分别作过新加坡客籍作家、客属社团和教育,以及客家方言的研究。
[4] 可以通过互联网地址查访和检索,互联网地址为:http://www.lib.nus.edu.sg/chz/chineseoverseas/index.html
[5] http://libapps2.nus.edu.sg/sea_chinese/index.htm
[6] Oral History Project Title: Chinese Dialect Groups. Accession No: 989.
[7] Oral History Project Tit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ingapore. Accession No. 2526.
[8] Oral History Project Title: Chinese Dialect Groups. Accession No.154.
[9] http://www.a2o.com.sg/
[10] 麦留芳∶〈星、马华族移民的阶级与方言群意识:研究资料与趋向〉,《海外华人研究》1(1989),页137-148。
[11] 麦留芳∶《方言群认同—早期星马华人的分类法则》(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5。
[12] 曾玲∶〈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及其仍保留的数据〉,收录于《田野与文献-华南研究数据通讯》44(2006),页9-12。
[13] Yen Ching-Hwang,, “Early Hakka Dialect Organizations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1801-1900”, pp. 106-126.
[14] 钟临杰,“The Hakka Community in Singapore, A study of Adaptation, Change and Continuity”, 收录于谢剑、郑赤琰编《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94。页197-222。
[15]
[16]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0)。
[17] 林孝胜∶《石叻古迹》(新加坡:南洋学会,1975)。
[18] 南洋民史纂修馆编辑部编∶《南洋名人集传》(槟城:南洋民史纂修馆,1922-1941),5册。
[19] 沈渭译编∶《新加坡华侨名人传》(新加坡:南国出版社,1950)。
[20] 黄尧∶《马,星华人志》(香港:明鉴出版社,1967)。
[21] 唐志尧∶《新加坡华侨志》(台北:华侨文化出版社,1960)。
[22] 宋哲美∶《星马人物志》(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69)。
[23] 柯木林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新加坡:教育出版公司,1995)。
[24] Huang Jianli, “Entanglement of Business and Politics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Interrogating the Wartime Patriotism of Aw Boon Haw.” In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2, 1(2006), pp. 79-110.
[25] 黄秀爱∶〈客籍作家与战前新马华文文学〉,《亚洲文化》21(1997),页110-12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