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公会党争越来越扑朔迷离,搞得许多党外人士一头雾水:究竟这场党争是两条路线或两个人之争?甚至党内的同志或中央代表也会发问:特大能够解决问题吗?特大之后是分裂的党或整合的党?相信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提供正确的答案。
或者我们能够从历史看到某些蛛丝马迹而作为我们的参考。在马华党史上,它第一次举行特大是1958年11月30日,那是林苍祐在3月23日当选马华第二任总会长后的7个月内的大动作。他的目的是要修改党章,以强化中央的领导,削减各州自拥山头。结果林苍祐派以75票对50票通过,1票弃权。关键就在这弃权一票,因陈修信派指75票未达2/3,不能修改党章;林苍祐坚持弃权票不算,刚好达2/3。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偏偏陈修信是当官的(部长),林苍祐不是,前者也就捷足先登影响了社团注册官拒绝修改党章,理由是少一票未达2/3多数票。这个决定对身为总会长的林苍祐是致命的打击,因为他的对手有靠山。
第二个代表大会则是于1959年7月12日举行。这个大会也是对林苍祐的第二个考验。事缘东姑不满马华要求分配1/3的国会议席函件被公开而认为马华已非联盟成员,迫使马华代表必须对去或留作出表态。最后是89票对60派通过留在联盟并信任东姑的领导;同时也授权林苍祐继续与联盟领袖(东姑)商谈选举事宜。
虽然林苍祐成功地消除了马华脱离联盟的危机,但却为自己设下了“危机”。东姑不再理会林苍祐,甚至不列后者为候选人,转而与陈修信密商候选人的大事。大选提名的那一天,林苍祐榜上无名,他也不知道候选人名单是怎么拟定的(马华角逐31个国席,未达林苍祐所要的1/3席。国会共104席)?
两个特大看来为林苍祐解围,也是他的胜利,实则一前一后堵死了林苍祐。这在今天看来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怎么马华候选人的名单不是总会长甄定和提呈的?原来有了陈修信在幕后为“马华指点江山”。
其结果是马华这场斗争变成“出口转内销”。原本向联盟争取35个国席,反而变成林苍祐与陈修信的党争。这一争的后果就是我们都熟知的马华从此告别与巫统平起平坐的时代,而进入了陈修信掌权的时代。
陈修信是树立了个人的权威,但也只限在马华党内发号施令。在马华之外,陈修信就没有非凡的能耐能影响巫统及争取华社的归向,因而有了1969年大选失败的惨痛教训。
迨到李三春于1974年接棒时,他虽然花了很大的精力抹掉陈修信的影子,但始终无法打破陈修信留下来的政治格局,因而当李三春于1983年“离党出走”后,马华就陷入了内乱和激烈的内斗,而不是与巫统闹矛盾。成为代总会长的梁维泮于1984年3月19日大开杀戒,一口气开除李三春的强将干部共14人,其中包括陈群川及林良实等人。终于激怒了马华上下,而强烈地要求召开特大。在梁维泮的千方百计阻挠下,以陈群川为首的特大也于5月6日成功举行,共1616代表几乎靠向陈群川这一边。由于情势的一面倒,这场特大也成了梁维泮的政治梦魇。在马华党史上,它算是最不具争议,最成功和最震撼人心的特大。
然而在千禧年后,马华的另一个特大就十分具争议性了。这个在2001年举行的特大,是要表决马华是否支持收购南洋报业集团。结果是当权派的林良实只以百多张多数票通过(1176对1017票),而不是压倒性的胜利。这说明了马华中央代表有近半的人不苟同马华介入购置华文报业。虽然马华在2008年的大选前已决定放弃对华文报的控制,但伤害已经造成,而且是不可弥补的误判。林良实也因为这一行动,也在2003年被迫退位。由此可见,特大是双面刀,即可伤人,也可伤己。
今天我们又看到另一场火爆的特大即将再一次考验代表们的智慧与取向,虽然表面上看是为翁诗杰与蔡细历两个人的政治前途作出判决,实则它也关系到马华的未来和它的兴衰。
而我更为关注的是:这次的特大,竟与我提及的三个特大有某些相似之处;尤其是第一个。例如:其一与林苍祐事件相比,翁诗杰面对的挑战是十分吊诡的。根据《马来西亚局内人》指出:翁的政治生命已结束,因在巫统高层看来,他不再是有用的筹码(价值),它也不要“个人英雄人物”;反之它也认为蔡是比较可以被接受的过渡性人物,但认为巫统已不能再指望马华什么,一切还得靠巫统本身云云。
姑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有其根据或意图转移视线?若真有此倾向,我们担心翁诗杰将陷入了林苍祐式的“危机”。
其二,虽然性质不同,但与1984年的特大的相似点是在舆论上闹得沸沸扬扬,双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准备不惜任何代价挽回面子和控制权而“大打出手”。
其三是与2001年的特大相似的地方在于双方人马互不相让,天天隔空对骂,使整个事件复杂化和情绪化,而且展现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的对峙局面。
无论如何,翁诗杰今日的困境在比较上,更像当年林苍祐的困境。虽贵为总会长,但不能掌控全局,即使总会长在党内胜了,也不意味着在党外也取得胜利。这之中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是深不可测的。因为这次的特大显得十分不寻常和充满变数。国阵,尤其是前首相阿都拉及现首相纳吉都希望快做了断,但怎么个了断法,没有高人愿献方案。即使有所谓折衷妥协或破镜重圆方案,都是因噎废食的,不可能和气收场。这就是说,这次危机必须有个了断,不能再拖泥带水。但关键是经此特大后,是马华分崩离析的开始,还是马华重新整合的开始?还有不知道翁诗杰会否成为林苍祐第二?蔡细历的命运又如何呢?这都是十分悬念的问题。
刊登于2009年9月10日 《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