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3.9.09

马华党争欠华社一个说法 (天下纵横)

马华公会翁蔡之争有人希望及早收场;有人希望各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有元老愿意充当鲁仲连;更有人因之而自行召集代表们谈论如何“劝架”,如果无法妥协与协商,则在特大之后,只能有一个人走,不是一个团队走人。

有关者也提出一个“怪论”,那就是他不是挺翁,也不是挺蔡,而是挺马华。这种说法表面看起来很受落,也是堂而皇哉的说辞,但拆开来看,则是说了等于没说。谁都知道,也不能否认参加马华的人都是“爱党的人”,至于如何“爱党”则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召集会议的人表明是爱马华也是多余的话,谁不知道他们是爱马华的?难道他们是反马华的人?其实今天马华的党争不论哪一派都表明它们是爱马华的,没有意图在破坏马华,因此就不需要打出所谓“爱马华”这一张牌。这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叉开问题的本质。毕竟两派方兴未艾的斗争,都宣称它们是太爱马华了,爱得难分难解,因而不得不斗倒对方,否则马华会被拖累和拖垮的。

既然这样,我们不妨回到问题的核心:究竟蔡翁之争是为了什么?站在翁诗杰的立场,他说不是针对蔡细历个人而发难,而是不能苟同马华的领导层内有“道德败坏的人”。偏偏蔡细历又有洗不脱的污点,以致他在去年10月的党选过后虽然当选马华署理总会长,但他依然无法在政治主流中扮演吃重的角色,他很希望党一分为二看待他的政治与私德,不要混为一谈。但在翁诗杰派看来,这是二合为一的问题:当一个人在政治上犯下难以宽恕的“道德罪”后,也就宣判了他的政治命运的结束。蔡细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实例被翁诗杰派毫不容情地挤出马华的团队。

结果引来蔡细历的反扑,也因为开除行动被视为过于严厉,导致马华党内有人反倒同情蔡细历起来,更有诸多代表要求召开特大来让蔡细历“起死回生”。

正由于翁蔡的“水火不容”,即使林良实有意介入调庭也无从下手。如果邀请马华党外的友党领导人来调解,那又会使马华“失去其自主权”和政治颜面。因此特大成了两派解决矛盾与冲突的唯一选择。犹记得马华在1984-85年党争时,曾接受巫统的嘉化峇峇调停(他以国阵秘书长身份介入,实则是受到马哈迪委托来调解马华党争),且一度出任马华两派协调委员会主席,因而在后来传出的笑话是:嘉化峇峇曾经是马华的实权领袖。既然有此前科,马华的翁派或蔡派已不可能求助巫统,以免授人以柄。

这就是说,今日翁蔡之争只能通过特大来决一死战,再也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目前的党争。不过,谁也不能否认因为夹带着个人的情绪与利益的输送,要使到特大不受情感和个人因素所影响和波动,那是难之又难的。

我们不便猜测哪派会在特大中脱颖而出,但我们认为马华有必要在党争之后在华社中重新定位。今天的马华在诸多议题中已被边缘化,主要是它的政治实力已大不如前,也失去讨价还价的筹码,只能在国阵内取得没有突破性的政治取向。如果马华有意振作起来,它首要关切的是马华能给华社什么?它的未来方向又是什么?如果马华依然按照传统作局部的自我调整和标榜,而未触及国阵的实质改变,那马华在党争后出现的局面,依然无法取信于华社。

可惜的是,今天马华的党争已模糊了这个重要的议题,反变成翁蔡个人之争,让人觉得马华陷入了自设的窘境。说实在的,马华公会自308政治海啸以来,已白白浪费一年半的时间,似乎勇于内斗而无暇顾及外界对马华的评价,这是马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必要加以纠正,否则马华党争的意义是不大的。

无论如何,马华党争的主角还欠华社一个详细的说法,因为华人需要的是一个与华社休戚相关的马华,不是一个无关宏旨的马华。希望在特大之后,有关方面能向华社做一个清楚的交代来龙去脉,并许华社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刊登于2009年9月21日 《号外周报》 第446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