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估计有8000间,而活跃的社团不到2000间。在折七扣八下,比较有影响力的社团也有几百间。就我们所理解的是:华人社团是祖先南来留下的文化遗产,分有地缘性、血缘性及业缘性三大类,也有文化性质及教育性质与俱乐部形式的组织;更有总会或联合会之设。
在这个结构下,有许多华校是与这些社团;尤其是乡团挂钩的,有者更是直接的产物。就拿战前的槟城来说,有阅书报社的钟灵中学、 有福建人办的槟华女中、有潮州人办的韩江中学、有客家人办的时中学校、有福州人办的三山学校、海南人办的益华学校、广府人办的商务学校等等不一而足。
在战后这些华校又有增加,直到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才稳定下来。由于1961年的教育法令的实施,基本上成为国民型小学和中学的华校已不再直接由社团或华社所控制,而是隶属于政府教育部的管辖。
至于也是在60年代出现的独立中学在时代的改变下,已不全然由专属的会馆所控制,而是介入了华社的支持力量。在全马的60间独中来说,华社也算是尽了全力,使其继续生存和发展。
当社团扮演的教育角色有所改变之际,又有一项新的任务交托到华团身上,那就是会员或华裔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问题。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华团在60年代发起组织大学贷学金;更在70年代形成一股风气和潮流,许多的华裔子弟也借助华团提供的贷学金进入了国内外的大学受教育。
在初时,华团的教育基金也以较有经济条件的社团为主,后来因为有需要也逐渐普及了。几乎每个主要的华团都有教育基金之设,又分成奖学金(奖励成绩优秀学生)、助学金(资助清寒学生)和大学贷学金(资助进入大学)。虽然每个社团累积的数额不一,但条件是没有太大的差别,所贷出的数额从每年的2000元逐步提升到3000元、4000元和5000元不等,贷款的总额视学年而定,有的3年制,有的4年制,更有的是5、6年制。
虽然华团尽其所能协助会员或华裔子女完成大学教育,但还是沧海遗珠,有3个例子引发了关注,那就是新加坡的部长许文远、国会议员李美花及伍碧虹原是马来西亚学生,后获得新加坡的奖学金而成了该国的优秀人才。为此,时任马青总团长的翁诗杰(副青年体育部长)在2004年就慨叹人才外流,而建议国内华团组织更多的奖贷学金留住人才。
尽管华团也做出了响应,但在提供奖学金方面则是少之又少,一般上只给中小学生奖助学金,而对大专生或大学生则提供贷学金,因为基金有限,若发出奖学金很快又用完基金,再去筹借并非易事。
由于马来西亚的华裔仍然需要经济援助,也就依赖贷学金的提供;但成绩顶尖的学生除了极少数申请到政府的奖学金,大学的奖学金外,也只能向外寻求机会。就这样,马来西亚被指在过去30年内让一百万名的专才流失,部份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机制没有给这些人才提供机会,他们唯有放眼海外的资助与奖学金。
在这方面,我们又注意到马来西亚政府在1997年打开一个重要的缺口,那就是设立高等教贷学金(PTPTN)提供贷款给大学生。
这个具有吸引力的贷学金是政府刻意设立的,旨在让家境清寒的学生完成大学教育。原先只限国立大专的学生申请,后来开放给私立大专的学生申请。
在没有种族与宗教歧视下,许多的华裔生都成功申请到贷学金,而且批准的速度相当快。由近年开始,政府又开放给本地大专设立的3+0的学生申请。换句话说,PTPTN已涵盖了所有在国内(包括在本地攻读外国学位的3+0学生)读书的学生,也无形中减轻了许多家长的负担。
根据政府的记录显示,14年来(从1997年算起),总共有199万名学生受惠,款额高达440亿6千2百万元。
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为止,政府只收回77万名毕业生的还款,另有35万名尚未还款。换句话说,政府应收而尚未收回的到期欠款共30亿元,所幸政府并不因此减少对新生的贷款数额。
一般而言,PTPTN的贷款与华团的贷学金有下列的不同:(1)政府的贷款额较华团高出一倍,比如一年发放8000元,而华团平均发放4000元。(2)虽然华团的贷学金是免息的,但PTPTN也已在2008年通过将3%的行政费(利息费)减至1%,而且摊还期可拖到8年,华团则要求毕业生在找到工作后得按月还款。
在这种情况下,当政府向公积金局及银行借款来支付贷学金下,肯定要付出相当巨额的利息,但并未转嫁给借贷者。
(3)高教部已宣布从2005年起所有考获一等或荣誉学位的学生,其贷学金可转成奖学金而免还,这在华团似乎未有此规定。
在此安排下,截至2011年秒,先后共有11764名大学生考获一级学士学位,免还贷金的总额约3亿3千9百万令吉,其中有8818名是华裔大学生。这意味着申请PTPTN的大学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成绩达标青可免还贷款。这也是许多年青人梦寐以求的事。
正由于政府的宽宏大量,近些年来,华团所提供的贷学金的申请者也相对减少了,他们转向PTPTN获取贷款。
即使政府对PTPTN的还款者有很大的意见,但还是一如既往地资助新的申请者,实在值得激赏。因此我们对提出废止PTPTN的诉求感到惊讶,固然免费教育是皆大欢喜的,但马来西亚能否承担得了,倒叫人担心。如果说免费大学教育只限国立大学,那么私立大学及学院又该如何生存呢?
对此,我们坚决支持保留PTPTN的措施,绝对不可中途中断或转换轨道。再者,PTPTN一向以来是以学生利益为依归,不分种族与性别发出贷学金,真是可喜可贺。正当我们要求将华裔的目前18%贷学金的份额提高至30%之际,我们反对任何对PTPTN的废止。
虽然华团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将会面对申请者减少的趋势,但这是正常的。毕竟华团是辅助政府在教育上培育人才而不是主导者。如果政府自己已提供贷款,那是再好不过,华团只有额手称庆,绝对不会怪责政府拿走华团的申请人。
当然华团也应在新形势下检讨贷学金的款额及贷款的对象(如培养技术学生),以免忽略需要援助的另一群学生。
(本文部分内容取自作者以慈善基金会主席的身份在槟州中华总商会颁发奖贷学金的仪式上讲话)
刊登于2012年8月30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