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作家汉素英(1917-2012)以95岁高龄于11月2日在瑞士洛桑住家逝世是预料中事,但她的传奇故事却让她与中国和新加坡的南洋大学结下深厚的情缘。
这位在河南信阳出生的名人原籍客家,本名周光瑚(其父亲是中国人周映彤,母亲是比利时人玛格丽特)是混籍中国人,后来成为英国人,因此她把笔名写成“汉素英”(即指她本是汉人但归属英籍),也有人把她的名字译成韩素英。虽是早年成名,可她的婚姻并不平坦,前后有三段。其中第二段婚姻是于1952年与出版商康柏(Comber)结婚而改名为伊丽莎白·康柏,较后他们从香港迁居马来西亚柔佛行医。在这段期间,汉素英介入了创议中的南洋大学。
汉素英在其自传中的《吾宅双门》一书中这样说:“1953年全马270个华人团体参加了这一计划,南洋大学诞生。”
因为她支持南大计划,也就成为陈六使的座上宾,更在后来与南大首任校长林语堂有了接触。在她看来,英国最初反对创办南大和遏制华语文化是为了“反对共产主义”,不让年轻人通过语言媒介受到思想灌输。
后来在美国的影响下,英国改变初衷,但汉素英认为这些创办南大的百万富翁(包括陈六使)并非倾向共产主义;他们甚至请了反共的林语堂担任校长。
不幸的是,在1955年林语堂与董事会及陈六使对办校的理念起了冲突,前者也就悻然地离开新加坡到美国;接着在排除困难下,南大也顺利在1956年借用华侨及中正中学课室上课。在这方面,她在书中透露林语堂请她教授英国文学;而她更热衷于教导亚洲式的文学;她同时也担任南大的校医。
因为这一因缘际会,汉素英始终对南大有切割不断的情怀。犹记得60年代我在南大读书的时候,曾聆听她的专题演讲,她的声音宏亮,华语也讲得清晰,间中也穿插英语。印象中似乎是抨击英化政策,并劝请南大生不要成为西化的知识分子,而是要有民族气节。
在后来我就不曾再见汉素英,直到南大于1980年与国大合并后,汉素英仍忙碌自己的工作。到了1992年当全球南大校友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时,她却“登高一呼”促请南大校友正视和重视复办南大的议题。这个时候,新加坡已把原南洋大学校址改成南洋理工学院,后提升为南洋理工大学,一直有人想撮成“南大复名”的努力。换句话说,南大在“复办和复名”的争议下,结果是一事无成,因为没有主客观的条件来落实这一梦想。如今随着汉素英的离世,这个宏亮的声音也渐渐地转弱了。
与此同时,汉素英较为人熟悉的是她的旺盛创作精力。自从于1942年出版其处女作《目的地重庆》后,她就陆续地出版多部小说和创作,前前后后她大概出版了36本著作,其中有数部著作是她的自传性小说,如:《残树》、《再生凤凰》、《吾宅双门》和《瑰宝》。另外涉及政治的著作有:《周恩来与他的世纪》及《早晨的洪流:毛泽东与中国革命》,则描述了她对毛泽东的崇敬和热爱,也夹带对文化大革命的肯定。
也许是她长期不懈地写作的缘故,以致有人忘了她是医生,反而认定她是上世纪最特出的英文作家之一。其中最为轰动的作品是《瑰宝》,不但被搬上银幕(电影名《生死恋》)获得了奥斯卡奖的一些奖状,而且也是纪念她与印度陆文星丈夫的第三段婚姻。这段婚姻维持得最久,从1956年到2007年,从而奠定她在国际文坛的地位。当然作为中国人的老朋友,汉素英是没有斯诺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在中国”的作者),但她也使至少一亿中国人熟识她是具有民族情感的作者。
单就她与南大和中国的渊源来看,汉素英算是上一代掷地有声的著名文学家和热爱民族教育的人。
刊登于2012年11月12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