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马来西亚的选举历史,除了1955年是独立前的普选(因为只选52名立法议员,另外46人是委任的)不算完全的民主外,下来的历届选举都是100%的民选。换句话说,在1959年独立后的大选,不论是国会或州议会,所有的议员都是民选的。当时的国会共有104席。
但这一年的选举是在马华分裂的情况下举行的。这是因为马华总会长林苍祐与巫统主席东姑闹翻,甚至连后者也被排斥而不是国会候选人。林苍祐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在大选过后就辞卸总会长职,且在1960年退出马华公会。
由于林苍祐事件开了头,因此在整体上身为联盟主席的东姑也就成为代表人民(包括华社)的共主,既边缘化林苍祐也未让陈修信成为华社的代表,直到大选过后,陈修信才建立其政治地位。可惜的是,不论陈修信如何苦心塑造成华人的最高领导者,他总是在林苍祐的阴影下面对诸多的挑战,包括林连玉与他疏远(1959年大选后,马华、董总和教总组成的三大机构名存实亡);沈慕羽被开除(1966年因争取列华文为官方语文问题起争执,被马华开除其党籍,引发华团与马华的大争论)乃至1968年马华成立拉曼学院与董总倡议的独大相对峙,更出现所谓期盼独大成功犹如铁树开花之说;再加上诸多华团与陈修信关系的失调,以致陈修信要建立其华社的权威形象一直未能如愿以偿,且在1969年的大选面对重挫,只剩下13名国会议员(与新崛起的民主行动党等星齐观)。这意味着陈修信的政途已亮起红灯。虽在1971年2月(“513”事件后国会民主重开日)掀起华人大团结运动,但已无法再造辉煌,陈修信只好默然引退,换来的是李三春的新局面(1974年)。
李三春确然给马华带来新气象,也让马华在华社面前站起来。但在1983年突然离党出走后,马华不幸陷入大混战,直至1985年才平息下来。但已元气大伤。
在1986年的大选后,虽然林良实一个长时期牢控马华全局,但与华社关系也时明时时暗,也在后期引发党内斗争(林良实vs林亚礼)白热化。
老实说,林良实在马哈迪主政的强势年代是无法形成另一位代表华社的政坛巨人与马哈迪齐驱并驾的,他显然比东姑更集权于一身,更何况在陈修信未退的年代,林苍祐又从另一边东山再起(1969年),其形象与地位显然又不是林良实可以超越的。即使林敬益(1980年当选民政主席)从马华跳到民政又在后来成为与马华争“雄”的民政一哥,也还是不能“取代”林良实的地位和林苍祐所具备的历史地位。这就是说,华人在独立前后孕育的具有权威地位的华人政治领袖也只有寥寥可数,一个是被马华公认的创党人物陈祯禄;另一个是具有争议但却是被肯定其横跨东西方社会(在英国受教育,战时在中国服务,战后回马从政)的林苍祐。虽然他们两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是华社的代表人物,但他们还是无法让这一传统保存和传承下来。这就是说,他们的后来从政者即使上了位,成了华基政党的领袖,也还是等待被确认的身份,不是已自动成为华社一哥。
虽然如此,我们发现到除了陈祯禄(因年事已高,未参加1955年的普选)及林苍祐(被东姑否定参选的权利),身为党魁竟没有参加国会大选外,其余的华基政党的头头在当了老大后都是参加大选的,而且都能过关。比如陈修信、李三春、梁维泮、陈群川、林良实、黄家定、翁诗杰、林敬益、王其辉、杨国斯、黄顺开及陈康南等。
但是来到今时今日,我们也意外地发现华基政党起了“质”的变化。当党老大表示不再参加大选,这里头包括马华的蔡细历、民政的许子根及人联的陈华贵。这是从未有的新情况。为什么仍在党领导而又不领军参选?在外人看来这是不符合一向来的传统。
就以巫统来说,党魁不参选又如何出任首相?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不参选等于放弃领导国家,则担任巫统主席的意义已不大。
同样的,今天的纳吉也继承了马哈迪的衣钵,在各方面都以他为首,包括接见华团最高组织,也由他出面。华基政党的头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并不清楚。
因此这样的政制模式好像又显示了华基政党的代表性和重要性又转弱一级,已从台前转到幕后。为此华基政党领袖有必要急起直追,在国阵内扮演前线的角色,包括改变初衷参加大选,否则政党的代表性又会被边缘化了。
刊登于2013年1月21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