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7.2.13

中庸是民主的基石 (直挂云帆)



马来西亚首相纳吉最近不断地重申在中庸治国下必须对不同的宗教相互尊重,也要抱持公正和体谅的精神。
此外他也不忘重复表达马来西亚是个民主与法制的国家,在外交政策上也是以中立见称。很显然的,这就是马来西亚建国的基石。
但究竟马来西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它的民主从何而来?这有需要加以简述。
首相,我们必须承认当马来亚于1957年取得独立时,它的宪法是根据君主立宪而制定的。因为马来西亚共有九个苏丹,也就规定最高元首由九州的苏丹每5年轮任。换句话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马来亚的国王(最高元首)是轮任者。
由于君主立宪,政治权力也就归民选的首相,而马来亚在独立时是根据1955年普选成绩来决定政府的组成。这样一来,掌控立法议会绝大多席的联盟(在民选的52席中,联盟占51席,回教党1席)自然成为马来亚联合邦自治邦的政府,而出任联盟主席的东姑则成为首席部长。当独立时,便顺理成章出任首相。
东姑是位服膺于民主政治的领袖,但他的政策是一面倒向西方的,他完全不与共产国家打交道和建交。在他看来,马来亚脱离于英国殖民地,走亲英美路线是没有错的。
虽然1959年的大选他过关了,但后来的历史证明他错了,因为他在英国的支持下,强行地接受英国的建议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马来亚联合邦与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合并而成)。结果在1963年后与印尼和菲律宾交恶,引发区域对抗和影响国内的政治生态;更导致共产国际和左翼阵营把矛头对准马来西亚。
东姑在一连串失误下,包括压制左翼政党和大举逮捕政敌;对华社诉求漠视(拒绝独大与歧视独中);更被马来社会指责未提升马来人经济地位,造成第三势力从中涌现。就这样1969年的大选给东姑带来巨大的打击,痛失多个国席(失去2/3席的优势)和槟州政权;更不幸地爆发“513”种族冲突事件,不但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和民主中止,东姑也从此大权旁落。
1970年敦拉萨的上位标志着马来西亚进入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时代。他不但扭转100%的亲西方外交政策,宣布参加不结盟运动,而且也主张化东南亚为“中立与无核地区”。
尤其令人震撼的是,敦拉萨竟扭转乾坤,在马共尚与马来西亚政府对抗之际,他直赴北京与毛泽东握手言和,在1974年写下了马中建交的不可思议的篇章。他不但改写马来西亚的政治史,而且也改变华人的思维,对马来西亚的国策重新审视。也藉此抵消了“513”带来的“恐慌”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顾虑。
在此之后,虽然华社仍然有许多问题未获解决,也在政治上面对挫折,但无可否认的是,敦拉萨的政治大洗牌已是澈底地改变马来西亚的政治结构,最明显地莫过于在70年代成功地说服砂拉越的人民联合党放弃其反大马的左翼立场,转而与联盟成立联合政府,并在较后成为国阵一员。
抑有进者,几乎绝大部分的反对党都加入国阵大家庭,如民政党、人民进步党与回教党,只剩下民主行动党、人民党及砂州的国民党被排在政府外。
虽然在1976年至1981年期间是胡申翁接班成第三任首相,也在1977年与回教党闹翻,但他并没有太大地改变敦拉萨中间偏左的政治路线,直到马哈迪在19815月接管政权后,马来西亚又进入一个备受争议的年代。
马哈迪上位之初还是比较奉行中间偏左的政策,也在后来对美国的强权政策有所批评,但他本身也在后期被形容为强势的领导者。例如对副手的挑选和更换,从慕沙希淡到嘉化峇峇、安华和阿都拉都不合他满意,除了嘉化峇峇未被他排斥外,其余的副手都是先后被他大力指责的,从中也衬托出他的“霸气”。他也不讳言地接受所谓“民主的独裁者”的称号。他的路线也逐渐中间偏右了。
对于华社的诉求,马哈迪是严厉谴责的,例如1999年华社的诉求在大选过后就被“秋后算账”,更被形容为具有“共党的做法”。他给华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这些的伤痕在常年累月的堆积下所形成的政治块堤不是在马哈迪当政时爆发出来,而是在阿都拉接班后的第5年(2008年)才一举震惊举国上下。
所有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当马哈迪主政时,他塑造了一个强势的个人形象,而且以他马首是瞻。例如当他在1993年巫统党选中发现安华气走嘉化峇峇后就认定威胁已来临,乃在1996年的党选拆散安华组成的“宏愿队伍”。在这之前,他又巧妙地把东姑拉沙里及其46精神党的党员召回巫统以壮声势,藉此挫折安华。
十分吊诡的是,这一年的党选,安华虽稳操第二把交椅(署理主席),但他的“宏愿队伍”中有一人折翼,他就是慕尤丁,被卷土重来的阿都拉击败失去副主席职。另两人保住副主席,他们是纳吉和莫哈末泰益(雪州务大臣)。
这意味着马哈迪已重新掌控巫统,并在下来的日子布署对付安华。
不论起因于何事(双方各有说词),但两人在1998年的分裂也揭开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例如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处理手法(1997年);1990年对沙巴团结党拜林背叛的应对;乃至华教对派不谙华文的行政人员进入华校的抗议大会及导致茅草行动(大逮捕百余异议人士及反对党领袖)(1987年)的事件都与这两个人有关。
正因为安华与马哈迪的剪不断的恩恩怨怨,也给在2009年才探出头的纳吉很大的启示。也是因为308政治海啸促使纳吉不得不全面地检讨巫统的思路和既定政策的缺陷。如果说他与前任者阿都拉和马哈迪有何不同的话,那就是他用个人的政治前途作了一个大胆的赌注。他出乎意料地废除内部安全法令、修改大专法令、允许和平集会,也承诺和捍卫民主制度。这种改变是包括其父亲敦拉萨在世时都不能做到的事。
很显然的,纳吉要以一己之力澈底地把马来西亚改变过来,但国阵成员党是否跟得上他的改革步伐是各有各说法的,有人认为纳吉的新政未能通过国阵成员党被完全释放出来;也有人认为安华的理念尚未被民联充分诠释。
但不论人民有何看法,今日的两雄相遇(纳吉vs安华)似乎是巫统党争的延伸,也是本届大选的焦点。昔日他们在巫统内是一对搭档,从1983年到1986年安华与纳吉分别出任巫青团正副团长。在1993年后,他们两人又是一对搭档,分别出任署理主席和副主席,未想在马哈迪的切割下,又再加上阿都拉的从中插入,也就意想不到他们两人变成最大的政敌。
他们从在巫统内的合作与斗争,到今日在巫统外又斗得难分难解,证诸了马来西亚的政治是波诡云谲的。但即便两人斗个天昏地暗,马来西亚的民主是不能被典当的。中庸之道也是不可偏废的。任何的极端言行都必须被谴责和禁止;公正与理性的言行才能确保和平。惟其如何,民主政治才具意义。

刊登于2013年2月7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