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今年3月16日应峇株校友会等单位的邀请,做了一场政治演讲。当时我说,民联扬言要入主布城,以它拥有的82来看,它需要在三个大州分别取得10席,合共30席才能变天。换句话说,82席+30席=112席,刚好是过半的数目(我国国会共有222席),但民联的82席后来有6人叛党,成为所谓亲国阵的独立人士,剩下76席。而我们姑且以82席做出标准(设定新一轮的大选,民联保住原来的82席)。
这三大州是柔佛、沙巴及砂拉越。假设民联在这三州增加30席,但它也要慎防后院起火。意思是说,原本属于民联占有的议席;尤其是混合选区,在马来选民回流5%下,可能有15席会回到国阵的怀抱。所谓的5%是以308时,民联取得马来票40%作标准,当然在华裔选民增加倾向民联下,战情也会有微妙的变化。
我当时还这样说,如若民联增加30个国席,但没保住原有的席位,那它实际所增加是15席,加上原来的82席,共只有97席,不够席位变天。
果然在505开票的当晚,民联成功地从国阵的手中夺得22个国席(比原定的30个国席少了8席),但民联的后院又起火,共输掉15个国席,其中7个就在吉打州。
这就是说,民联即使有增加22席,在抵消15席之失后,它实际所得是7席。因此82席加7席,则刚好是目前民联所赢得89席,与国阵的133席比较,显然是少了44席。
虽然国阵未达2/3多数席,而且席位也比上一届的140席少7席,但执政权没有改变。相对的,民联从82提升到89席,也证诸两线制已被巩固和成形,尚不能说已达致政党轮替。
政党轮替是反对党在90年代提出的政治概念,当年前董总主席林晃升率一批华教精英加盟行动党鼓吹两线制,就是希望马来西亚的政治健康地成长,不再一党独大而衍生许多问题。
可惜在1990年两线制未开花结果,也在下来的大选无法被扶持和灌溉,它始终无法成长,直到2008年的政治海啸,才突然地兑现两线制。
在这方面,安华所促成的行动党与伊斯兰党个别与人民公正党的合作取得成果,而在那一年的308政治海啸也促成了两线制。
这个两线制终于在这一届大选中被定型下来,但还没有达到“改朝换代”的地步。因此,身为民联老大的安华对此表达不满,他要在雪州格拉纳再也体育馆举行大集会(5月8日),以抗议“选举不公与舞弊”;而净选盟表示将设立“人民调查庭”来调查选举产生的“欺诈指控”。因此其联合主席安美嘉说,为此净选盟保留对新成立的政府的承认。这意味着,即使大选尘埃落定,也还是有其后遗症。至于它能否发酵和影响政府的操作,尚有待观察。
在另一方面,取得执政权的纳吉已宣誓就任新首相,也就意味着他被赋予权力组阁,预料新内阁将在近日内产生。
虽然马华有表态不入阁,但将把此议决再提交代表大会来取决,因此能否改变初衷不得而知。但在纳吉首相看来,它或将会保留原来的内阁职位给马华,以让马华填补而上。如果马华在特定的时间内没有回应,纳吉才有第二个想法。
不过马华的入阁与否都有不利的后果。入阁等于马华过去的不入阁如同儿戏,可以随时更换,流于政治口号和花招。
不入阁则对马华的权威是一个打击,连同全国的官职,市乡议员,乡委会主席及官方法定机构的代表将会统统失去,过去曾统计约有万人之数。
因此在入与不入阁中已呈现双面刀,任何一边都会伤到马华,马华也因之在今时今日陷入尴尬的局面。马华将如何解决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考验马华的一大难题。
由于马华的组织庞大,仍剩7国11州,还算有一点声息。但若如蔡细历所说,只属政府一部份而不入阁,不知是指什么样的关系?这都需要厘清的。
至于民政与人联党是否入阁也已不是大问题,因为它们在中央的官职有限,也自然需要先在内部解决,不然以各只剩一位国会议员就提到入阁事,同样难以自我解释。除了国大党尚有议员入阁外,就只剩下华基政党该何去何从了?
这使我们想起在1969年后的政局。当年敦拉萨上台(1970年)后,他就积极地布署将反对党收编,如民政、人民进步党、回教党及砂人联党即是。到后来(1974年)干脆将联盟扩大成为国阵。敦拉萨这一改,固然引起马华的不悦(请注意,马华公会当年在李三春领导下,是最后一个加入国阵的成员党),因为它“不能忍受”民政与它“平起平坐”。也就在以后的年代,马华与民政的恩恩怨怨也解不开。虽然有此解不开的心病,到后来还是由敦拉萨一手“抑平”。
如今供纳吉的选择的不多,因为反对党阵线只剩下3党,,而且各个政党都独树一帜,不是今日的马华和民政乃至人联党。在这种情形下,纳吉要洗牌也真不容易,而且也不见得一蹴即成。由于时代的不同和政治生态的改变,纳吉如何应付新的政治形势,倒是一门大学问。虽然他形容本届大选产生“华人海啸”的说法被民联加以反驳和批评,但他也表示要推动“国民和解”,承诺必实现所许下的诺言和宣言。这就是说,纳吉的首先任务是组阁后如何让族群的关系得到加强和改善。
事实上,华人在本届的大选中倾全力支持民联候选人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也带动其他族群给予响应,才有了一些马来人占大多数的选区也被民联攻克。因此我们也可以分析成本届的投票分成乡区与城区的差别,乡区保持原状,城区就有求变。今天的形势就是国阵的阵地重点在乡,民联重点在城。但若以选区来说,国阵胜出的选区又多出民联。可是即使组阁完成,一切争论可能步入法庭程序,不论这场斗争如何,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和谐与和平是不能作为代价的。
无论如何,我们认为也期待马来西亚的政局不久之后会有改变,但要如何改变,就看纳吉首相如何出手了。
刊登于2013年5月13日《号外周报》第632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