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乎是老调重弹,但这次得到的反应算是正面的声音比较多,包括副首相慕尤丁、马华署理总会长廖中莱、民政党代主席郑可扬、国大党主席巴拉尼维等,乃至非政坛人士李霖泰和反对党的林吉祥,也表赞成国阵组成单一政党。他们所持的理由不外是:已是时候消除种族性政党;用多元种族的特征反映政党的多元性,不再以种族为导向。但是它能够成功吗?是否在可预见的将来很有必要解散所有的成员党,然后来一个大团圆?
其实,如果我们细心研究副揆的言论,不难发现他在理论上支持此议,但得由各党进行深入研究,因为国阵从来没有面对合并之议,也不知道该如何整合。
在这方面,可以打个比方说,国阵内势力强大的政党,如巫统自然不会反对合并,因为即使合并成功,巫统的领袖仍然是党的核心力量,也足以牵动整局,也就不会过于计较在形式上的改变。
至于小型政党,反正已越来越没有地位,不合并也不知如何翻身,那就合并吧!
最痛苦的莫过于不上不下的老牌政党,比如马华工会,它的定位在哪里呢?按照国会议席比例,它还不如砂拉越的土著保守党,它是应排位在第二或第三呢?
换句话说,在我国仍然存在种族结构的代表比例时,一笔勾销某个族群的代表性甚至将它边缘化是很不现实也不实际的,
我们可以问马华公会,如果合并成单一政党,华人应该在国阵内排第二或叨陪末座?或是随便排,那就是未见其利,先见其弊了。
还有,若从历史来分析和研究,政党的分裂远远多过整合。举例来说,回教党是从巫统分化出来,今天的公正党也是从巫统分化出来的。
此外,已消失了的国家党(拿督翁领导)、国民议会党(前农长阿都亚兹领导)及46精神党(由东姑拉沙里领导)也是从巫统分裂出来的。它们今天已不存在,说明了巫统经得起分裂的考验。只是今天巫统是否对回教党和公正党持相同的态度?抑或会进一步的促成有条件的合作?
再者,民政党是从马华分化出来的也是不争的事实。当年林苍祐懂得在1968年将民主联合党解散而整合成立民政党,就是他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但他始终无法再促成马华与民政的合并,这又是为什么呢?说起来有一匹布那么长。
至于由印度国大党分裂出来的印裔人进步阵线、印裔穆斯林国民公会、旁遮普党及后来兴权会分裂下的人民力量党及大马人权党,也正由国大党推动来整合。这之外尚有一个人民进步党也是被招纳的对象之一。
远在东马的砂拉越和沙巴,政党间也是分化多过整合,例如前者早年以国民党最具代表性的达雅族人,后来又分裂成达雅族党,再又分成民进党和人民党。它们这些政党都归属国阵大家庭。
在国阵大家庭内,土著保守党是砂州最大的执政党,近年老牌的人联党江河日下,但仍不离弃国阵。
由于达雅族人多归顺国阵,因此当老牌的国民党已在今年初走进历史后,砂革新党就有意取代其地位。虽在今届大选角逐沙巴49州席及其1个国席,同时也在砂州8个国席提名,一时声势浩大,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只在沙巴赢得一个州席。这说明了本土政党离开了国阵,生存条件大打折扣。
后者沙巴也有一定的变化。比如砂统已在1994年巫统东渡时,化成巫统;而民统(卡达山民族统一机构)也先后面对人民党及团结党的争夺代表权。但不论东马的本地政党如何分化,大多数还是依附在国阵的体制内,没有迹象显示它们有强烈的要求并成单一的大政党。
由上观之:这充分说明了东马的政治生态与西马是不同的,东马并不认为合并成单一政党已是时机,而西马因成员党蒙受惨痛的打击,才一而再要求大合并,可是它们可曾仔细想一下,它们的失败是因为没有组成单一政党或还有其他重要的因素所致?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否则在未正本清源下,就贸然的大合并,到头来是受到更大的伤害,甚至连原来的招牌也不见了。这就是说,合并不是成功的保证,各国阵成员党还得从长计议,找出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刊登于2013年6月3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