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4.8.13

马华需要“神”来打救? (现代春秋)



马华总会长蔡细历揶揄一批倒蔡的人似乎是神,以为几个人就能打救马华?他是在88日参加首相开斋节庆典上回应马华救党委员会3.08个区会主席发起“倒蔡运动”事件上讽刺该委员会是“上帝派来拯救马华的神仙”。
这也使我们想到廖中莱的改革大计与所谓的倒蔡运动好像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廖中莱的改革委员会是马华党中委委托的;而姚长禄的倒蔡则是另一个组合。但归根究底,他们似乎是要“结束蔡细历的时代”。
无可否认的,在7月份的时候,廖中莱确实联合他的“志同道合”之士成立了马华改革委员会,除了宣布他要攻打总会长外,也公布了一系列的活动和改革步骤,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与各地党代表交流,这方面做得比较低调,见报率也不高,显然是为聆取地方性的“党意”而来;(二)与华团代表交流,希望能得到华团的谅解,从而通过华团的力量,推动马华的改革和重新入阁。
但与1969年之后的现象比较,马华得到华团的响应显然失色许多。犹记得在“513”后的1971年,当马华发动华人大团结运动时,得到的响应与支持是十分热烈的,可用“此伏彼起”来形容。于是在一片大好形势下,马华重回内阁(原本在1969年惨败后,只剩下13名国会议员时,马华通过不入阁,但在“513”后,基于“特殊”情况,马华又接受重回内阁,出任“特别任务部长”,不担任有职务的部长。这一年马华角逐33个国席)。后来陈修信做回财政部长,马华继续拥有4名内阁部长。
不过在2013年的505大选后,公开呼吁马华重回内阁的声浪不大,只从报上阅及在52个华团代表与马华改革委员会交流后,有希望和吁请马华重回政府。这样的舆论自然不能产生一个运动,而所谓借此鼓起华人大团结运动更是不可能,也没有这样的条件。因此整个问题的症结又回到马华本身,是马华先通过“若大选成绩较308差就不入阁”,也就在大选后不能食言,不是华团逼它退出政府的。
正因为是马华本身“作茧自缚”,也怪不得华团未予积极支持;尤其是华社在一片倒向反对党民联的当儿,又怎会转过头来“请马华别意气用事,尽快回到内阁”呢?
所以马华改革委员会与华团的交流取得的成果是有限和不彰显的。
根据了解,马华之所以有改革委员会的出现是蔡细历在党中委会议上委托廖中莱进行的,以提出改革马华大蓝图。就这样廖中莱便组成了包括魏家祥、何国忠、尤綽韬及蔡智勇的改委会。除了与地方党组织及华团对话外,它显然又进行了第三个任务,那就是向中共取经,希望借助中共的威信和权威;尤其是华人对中共的“崇拜”心理来加强马华的声势。但由于两党国情不同,性质也大相径庭,以致马华究竟能从中共处取得何种效果我们不得而知。马华的另一派代言人颜炳寿也发话了,认为不大恰当。
此外,改委会的第四个任务就是向国民党取经。有关马华与国民党的早期恩恩怨怨也已经是过眼云烟的历史,彼此之间也是渐行渐远,几乎已没有了共性。不料又重新交流,其用意也交待不清楚。也许马华改革会有注意到若只向“中共取经”而不向“国民党取经”似乎不妥当和偏颇,也会让人误以为马华已向左转或已被中共“收编”,因此找来国民党调和一下也可以显示马华是不左不右的政党。在这种情况底下,马华与国民党的交流也只能点到为止。
另一方面,又得悉马华改委会也要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取经。若是这样,马华就无法否定民主行动党的政治路线,毕竟马新两国的行动党是系出一脉的,这一点廖中莱也应该十分清楚。
就上述行动看来,我们也不知道当改委会完成改革大蓝图后,它能否在马华党内卷起政治浪花,因为改委会显然只在寻求一个没有蔡细历的马华时代的到来。在这方面,蔡智勇扮演的尴尬角色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就是说,廖中莱的改革即使与姚长禄的改革有不谋而合之处,也不可言之于表,更不能有所针对。也因为这样,一个新的传言又出现了,即颜炳寿将与蔡智勇联手向廖中莱与魏家祥的组合挑战,若是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说马华又陷入新一代的派系斗争,无形中否定廖中莱说马华没有帮派之分。
其实马华一向以来都有帮派,廖中莱本来就是属于翁诗杰的帮派,后来性质起了变化,才发生两人分道扬镳的结局,其结果又变成廖中莱与魏家祥结合起来组成新班子。这样的陈陈相因的帮派之争也将对马华的改革产生阻力,因为卷入斗争的一方必然倾全力打倒另一方,而不是把改革马华放在第一位。
若是此种斗争不可避免,那就是真如蔡细历所形容的,他们以为他们是神可以打救马华,当然他们都不是神而是人,但在改革的道路上,马华不论是当权派或改革派都还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救党计划,这对处于岌岌可危的马华公会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很巧合的,蔡细历又在另一个场合上针对马华入阁事提出他的评论。他说如果以为马华可以靠7-11(即7名国会议员和11名州议员)打救马华(即入阁当部长和州行政议员),那么这18个人肯定是“圣人”,而不是普通人。
从“圣人”到“神仙”的挖苦形容词的抛出显现了蔡细历对某些人的不满与揶揄,但这种挖苦也进一步暴露马华的弱点,并没有给马华加分。当大家都认定马华没有“救世主”时,马华又拿什么挽救处于“水深火热”的马华呢?不是说马华没有资源,它有雄厚的资金,也有数十万的党员,而是马华从308505一直走不出悲情政治,只见内斗在逐步升级。
严格来说,马华、民政和人联党如今在国阵内处在胶着的状态对华社并非好事,因为还没有看到华基政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路线图来扭转劣势。
看来马华也真的需要“真命天子”的出现。如果一个介于“圣人和神仙”的强势领袖横空降世是天方夜谭的话,那么至少这个人说白了也要介于林苍祐和李三春之间的大气魄人物,不知天将降大任于谁的身上?我们也只好继续审时度势。这对廖中莱是极大的考验和挑战。

刊登于2013年8月19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