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9.9.13

独立前后的林苍祐 (现代春秋)



国庆日刚过两天,不知不觉我国独立已56年了。回想前尘往事虽不历历在目,但也显示了历史在不断地演变。这种演变也是与国家的变化息息相关的。
犹记得在马来亚独立前夕,华社上演一幕“双城记”,一边是以马华为首的华裔备忘录通过联盟向英国请命;另一边是以华团为首的代表团也准备到英伦与联盟代表团打对台。
由于在1957年独立前夕,全马有1094个社团支持以刘伯群为首的工委会,也就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冲击以陈祯禄为首的马华。这样一来,华社已是分裂成两派,但为了安抚华人的不满,马华也不得不要求巫统在公民权申请程序给予简化。不过,以刘伯群为首的工委会最终难如愿以偿,也就无法为“华人伸张公义与正义”了。
如果我们不善忘的话,有一个人物并未尽全力为华社说公道话,他就是东姑的“宠儿”陈东海。他不但把刘伯群的备忘录束之高阁,也把马华的建议收藏起来未交东姑。
曾为英文虎报总编辑的陈东海之所以敢于漠视华社的期望,是因为他有靠山,不仅被安排成为马华的执行秘书也成为联盟的总秘书。
在这种情形下,马华无法取得主导的地位,反而由巫统一手主导独立的安排和布阵。
回过头来看,林苍祐在独立前扮演的角色也是十分戏剧性的。他似乎在给自己设下议程和时间表,而碰巧在独立前后爆出火花。
当林苍祐在1954年解散急进党并促党员与他一起参加马华公会时,他就已经知道其使命是推动国家的独立。果然不出所料,在1955年参加槟州议会选举胜出后,他就被委任为槟州首席议员,这个官衔影射他就是独立后的槟州首席部长。他的特殊身份使他被赋予重任在槟州立法议会提出槟州州旗和槟州宪法而一举被通过;尤其重要的是林苍祐成为第一个人在立法议会内提出槟州将成为马来亚联合邦独立国的一部分(1957712日)。这意味着,林苍祐是第一位槟城人被英殖民政府倚重而成为马来亚独立前后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林苍祐并不争取出任槟州首席部长,反而推荐给其同僚王保尼出任首席部长,这一改变也在后来改变了林苍祐及王保尼的命运,更改变了槟城的命运,真是始料未及。
很显然的,因为有了林苍祐的提拔才有飞上枝头当凤凰的王保尼;而他为了投桃报李,在1958年的马华党改选大会上,成为林苍祐攻打总会长的附议人,提议人是柔佛的郑婉文(323日)。
在当时,不论是林苍祐或王保尼都需要巨大的勇气才敢于对抗创会会长陈祯禄及其儿子陈修信的派系,当然他也暗中得到以刘伯群为首的华团的支持。
讵料这一仗改写马华历史,林苍祐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也使到马华在内外起了变化。
在党内被收拾的就是靠东姑获取权力的陈东海。林苍祐派不容陈东海在党内搞风搞雨。
为了这个缘故,林苍祐首先向陈东海开刀,并通过对章程的修改来强化马华总会长的权力。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林苍祐派受到了挫折,他向东姑提出的政治备忘录要求分配1/3国席给马华公会(约3540席)落空了,甚至连林苍祐本人也不被派为候选人。此时的陈修信在获得保守派包括其父亲陈祯禄及陈东海的支持下倒向支持东姑排斥林苍祐。这样一来,原本已有分化迹象的马华公会终于分裂成两派,在一方面是林苍祐派人马纷纷退党;另一方面是陈修信派趁势凝聚力量成为马华主流派,但只获分配31席,结果只赢得19席,输掉12席。这是1959年大选的结局,反映出马华的权威已告下降,其代表华人的形象开始受损。例如在中南马的陈期岳、陈世英、郭开东及朱运兴退出马华以独立人士或马来亚党(陈期岳)的身份参加1959年的大选而胜出3席,朱运兴直到1961年的补选又胜回来。
林苍祐及其派系则在退党声中暂且按兵不动,直到1961年在时机成熟下,林苍祐率反马华的一股势力另起炉灶成立了民主联合党,这标志着马华第一次公开与正式的分裂。
由于1957年的独立前后给华人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包括改写了林苍祐的政治生涯,也就让华社记忆犹新。
如果当年林苍祐派取得巫统的谅解携手合作巩固独立的成果,则马华不会分裂,反对党也许就无法在政坛上压倒马华。
无奈马华从内部的分化再到与华团的交恶都是发生在1959年大选后,也就是林苍祐辞卸马华总会长后的事。
虽然林苍祐不是马华公会的创党人之一,但他在槟城的政治活动(始于1950年担任州议员)已造就了他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成为华社公认的最高领袖。他的舍弃首席部长而肩负起领导马华的重任说明了他的高瞻远瞩和具有勃勃雄心(或野心)以成为华社的代言人。
因为他的改革马华失败,以致华社在政治上陷入分裂,一时之间再也找不到一位华社的共主在政府中树立权威地位。李光耀在林苍祐之后试图在60年代取代陈修信而成为华社代言人,无奈因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而不果(1965年)。再下来林苍祐在1969年东山再起后,已退而求其次当岛主而不是全国华社的领袖,华社权力一度过渡到李三春的身上(1974年),却面对林吉祥的拦路和林苍祐的不认可。在李三春之后(1983年)马华公会的领袖已无法涵盖整个华社,而是只能代表马华一方并与其他政党分享代表权。
从这样看来,因为有了独立前夕的纷争与分化,导致华社在今天继续面对无法整合的分裂局面,更由于马华的赌气也把内阁也赌掉了。
华人在此进退维谷的窘境,不由得想起林苍祐在独立前后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他这一生也已成为华社的缩影。

刊登于2013年9月2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