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9.10.13

南中国海掀千层浪声中 看习近平访马来西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十月份出席在峇厘岛举行的亚太首脑会议前顺道访问马来西亚,反映了才上位不到一年的中国领导人特别重视与东盟的关系,也希望把马来西亚列为东盟战略伙伴的前哨站。这对马中关系的跨进无疑是最好的契机。
虽然马中关系源远流长,但实质的接头得从1974年毛泽东主席接见马来西亚首相敦拉萨说起。这一年敦拉萨破天荒地访问北京,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邦交,成为第一个与华发展正常关系的东盟国家。在这之后,各东盟国也相继与华建交,更在今日发展成东盟十国与中国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此意义而言,马来西亚成为引导双方从对抗走向合作的第一人。
建交之后,马中关系也有曲折的发展,有时关系飞跃成长(如建交);有时较为缓慢(如80年代严格审批赴华人数,驻使馆人员也不被鼓励增加),但大多数是处于关系良好阶段;尤其是1989年马国政府与马共签署合艾和平协议后,已基本上消除了敦拉萨生前心中挥之不去的疑虑—中共与马共的关系。换句话说,在搬掉搁在双方前头的大石块后,马中关系不再有阻力,而是顺势顺流地使到马中关系呈现水乳交融的状态。
例如李鹏(1990)、江泽民(1994)、朱镕基(1999)、胡锦涛(2002)及温家宝(2005)先后访马及马国首相马哈迪、阿都拉及纳吉也先后多次回报,印证了马中关系已被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此外,就在合艾和平协议签署后,马中贸易的进展也是神速的。
例如:
1990年,双边贸易总额突破十亿,高达11.76亿美元。
1991年—上升到13.3亿美元
2002年—进入21世纪,突破百亿美元,高达142亿美元,显示马中贸易在过去10年间,平均每年有翻倍地成长。
2003年—马中贸易取得耀眼的成绩,突破200亿美元,高达201亿美元。
2008年—马中贸易增至534亿美元,提前两年实现500亿美元的目标。
2012年—马中贸易创新高,达至948亿美元。
2013年—马中两国已乐观展望贸易总额肯定破千亿美元。
除了政经的合作外,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合作可以延伸到人民的互动和相互往来,例如当下中国人来马一年有150万人次,与马来西亚人赴华访问的150万人次,基本上是相差无几的,打破了我们一直以为马来西亚人赴华是大多数,而中国人来马只是少数的观念。由此可见,在马中关系日趋密切下,中国人口因为数以亿计,将来来马的人数肯定大大超越马来西亚人。这也意味着马来西亚必须争取新的商机以推高我国的经济来迎接更多中国人的到来。如果没有错误的话,马来西亚在90年代推出第二家园计划以还,至今已有超过万人参加并建立起第二家园,这之中以中国人高居榜首,已迈向2千人大关。由此可见,马来西亚已成为中国人最向往的国家之一。
但对于习近平来说,这些个有利的发展条件尚未能抵消他所面对的挑战,下列几件涉及中国对外关系与国运的大事是值得关注的:
(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当2003年中国在广西南宁开拓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已预见商机无限。在那一年,中国也抛开“韬光养晦”的战略,第一次提出“和平崛起”这一深具政治意义的口号与方向。
所谓的“和平崛起”是经过改革开放(1978年)25年后,中国以最大的自信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要挤进世界之林,但矢言永不称霸。最先是胡锦涛提出,较后温家宝作出诠释。
根据统计,在2003年时:①中国的GDP已高达114亿美元,排名世界第5。②外商投资中国高达45.5万家,合同外资全额9431亿美元。③中国境外直接投资570亿美元,占全球1/3,仅次于美国的860亿美元。④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突破8000亿美元(达851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
正因为这样,《泰晤士报》前总编辑威廉·里斯英格在2005年说:“18世纪和19世纪是英国的;20世纪是美国的;21世纪是中国的”。也就在这一年,美国提出了中国威胁论。这意味着,当中国希望在和平的环境中“和平崛起”之际,它开始面对更多意想不到的阻力。
因此在与东盟合作上也面对了正面的肯定与负面的挑战。正面的成绩显示东盟十国共有六亿人口。根据中国驻东盟大使杨秀萍说,中国东盟间2012年的双边贸易高达4千亿美元(这之中马来西亚已占1千亿美元,在马中关系中是东盟份量最显著的国家)。而中国总理李克强希望双边贸易在2020年时达到1万亿美元。
这种乐观的展望是因为中国准备协助东盟进行技术移转,一个称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在最近成立。这意味着中国是当下唯一设置机制以向东盟国家提供技术援助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国也让香港加入中国—东盟自贸区,以让香港扮演更大的辅助性角色。中国显然希望用双管齐下的策略能使到东盟国家更加重视双边利益,而不在政治上选边站的纷争。
(二)所谓的政治纷争是习近平上任后的最大考验。其中最明显的是“南中国海”已成为一个斗争的焦点。一向以来,中国视南中国海的南海诸岛为其领域。自古以来就被划为中国的领土,分成东沙群岛、西洋群岛、中沙群岛及南沙群岛。整体面积260万平方公里(相等于中国领土1/4)。中国目前用三沙市来管理。这之中共有大小岛屿(也有许多礁石或沉在海中未浮上来的)730个以上。但东南亚的国家如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汶莱、印尼和台湾都插足其中。
越南宣称西沙及南沙群岛全归越南,目前占有29个岛礁(自开采石油以来,有消息估计已有250亿美元的收入)。在南沙群岛中,菲律宾占有9个岛礁,其中黄岩岛的争议最引发国际关注。马来西亚也有5个、印尼2个、台湾及汶莱各1个,中国则只占有8个。
由于美国的介入,南中国海又掀起滔天的波浪,美国宣称南中国海归为国际海域,意味着中国不能拥有全部的岛屿。越南与菲律宾和中国的交恶已告升级,是否影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也备受关注。
在这方面,马来西亚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的控制保持低调的同时,中国也不希望马来西亚倒向菲律宾和越南与中国对峙。反之中国倒希望马来西亚做适当的调停者,使局势平靖。
本来中国对南沙诸岛的事件是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现在越南已不认同,也就形成对抗的局面。对此,中国也准备启动2006年签署的“南海行为准则”来寻求共识,但看来成效不大。
因此习近平的访马,将有助让我国首相采取更务实的政策,既不偏向任何一方,也不与任何人为敌。
这样一来,马来西亚就不会介入东盟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诉求”;也不会参加“反华大同盟”。这也正是习近平所要取得的“成果”。
(三)从表面上来看,美国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是“欢迎”的,以协助维持世界和谐,实则美国也担心中国有朝一日超越美国。因此当2011年美国军力重返亚太时,奥巴马总统就向印度提出一个“印度也崛起”的说词,以抵消中国的影响。并在这个过程中,以新的围堵墙来阻止中国势力向外影响。
继之,也在日本造成一个反华舆论,安倍晋三的卷土重来已形成新的反华盟友,若再加上菲律宾与越南,中国将会应接不暇。在此情况下,习近平争取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及一些周边国家的合作,藉以抵消美国的威胁。
(四)与此同时,习近平的来马也希望马六甲海峡继续成为自由与安全的通道,因为中国目前从西亚入口的石油有85%是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的。如果马六甲海峡不安全,对中国的经济将产生严重的冲击。
根据所知,马六甲海峡一年有5万艘船只通行,每天有140艘货船经过,中国最担心的就是马六甲海峡起生变。
无论如何,我们相信,习近平继胡锦涛之后,将会把握时机搞好睦邻外交,以打破美国的新围堵政策。
事实上,习近平面临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世界。在国内有所谓宪政(走民主自由的政治)之倡和贪腐事件恶化;在国外则有国家希望中国面对种种压力下,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摔跤,同时也分担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危机和灾难的后果。
从阿拉伯之春让我们看到美国在主导西亚政局的改变;对中国的改变,也是美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和平演变中国是西方不变的战略)。因此中国相信这个世界正如红旗杂志所说:“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这样一来,习近平如何带领中国走出困境和突破包围已是他当务之急,也只有从外部扫除一切的障碍与阻力,才能展现出内部的和谐与统一。
由于变化来得太快,习近平需要靠智慧与冷静的头脑运筹帷幄,以突显大国的风采。如果毛泽东能应对尼克逊的直捣黄龙(访问北京),为何习近平不能破奥巴马的不齐心和各怀心事的新围堵呢?
若要证明21世纪是属于中国的,是属于世界和平的,习近平得为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编织一个“中国梦”,为世界和平点燃一盏光明的灯。

刊登于2013年10月3日《中国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