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3.5.14

印尼华人拿回尊严 (天下纵横)



华人“下南洋”除了马来西亚有最多的华人南迁外,其次要算印尼了。但印尼土地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华人再怎样成群结队登陆,也不过是极少数的民族。
在过去华人被估算有六百余万之众,而现在则将华人的数目定在一千万之谱,这个数目比起马来西亚的华人还要多(大马有华人600余万),但若论人口比例,没有超过4%。因此华人要在印尼取得政治上的突破是不可能的。
虽然如此,印尼在独立(1948年)后的1950年就与中国建立邦交。而在这之前即1949年,毛泽东解放了全中国。就这样,在苏卡诺当政时期,中印的关系虽然说不上“水乳交融”,但算是正常的。
这种正常的关系在1965年被破坏。它起因于印尼总统苏卡诺允许其部队向右翼的陆军首领纳斯顿展开行动,在未能全面控制右翼军人下,给了装甲车首领苏哈多一个反扑的机会,结果亲苏卡诺部队的政变流产了;反被右翼的苏哈多反客为主,取得了军事的领导权。接着在美国的支持下,苏哈多罢黜了苏卡诺总统,而把自己提升为国家的总统。
无可否认的,印尼的政变对后来的世界政局的改变起了很大的影响。原先苏卡诺走的是左右逢源,但立场较倾向北京的政策,因而在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时,苏哈多掀起了反马来西亚的对抗行动,马印因而中断关系。此时,中国是比较倾向印尼的苏卡诺总统;而苏卡诺也间接让印尼共产党坐大,并参与政府事务。
但在政变之后,印尼不但马上与马来西亚恢复正常关系,而且也在另一方面开展排华运动。在那个不幸的年代,数以万计的印尼华人被遣送回中国,有一部分后来被允许移居香港。然在苏哈多的年代,他们回不了家,只能望洋兴叹。
在苏哈多当政下,他不但对印共展开大规模的追杀,而且也指责中国介入印尼政治,乃在1967年中断中印邦交。
因为印尼苏哈多的右翼立场和对印共的仇视,也连带对华人的警惕,因而在他统治期间,印尼是不准公开摆卖华文刊物,外来的华文刊物也在没收之列。几乎整整30年来,华文绝迹于印尼(1967-1998),只剩下一分由官方控制的华文日报。
配合仇华与反华的态度,印尼的政策也对华人的称呼有所贬义,例如称呼中国“支那人民共和国”;称呼华人为“支那人”。“支那”是日本人对华人的一种不尊重的称呼,但在马来文和印尼文中的“中国或中华”原本是写成“China”,后来拼音写法的改变“Cina”成为习惯写法。
如果不从日本人的角度看问题,“Cina”本身不含贬义,也可以称呼为华人或中国;当然若是用日本人的“支那”就别有用意了。
由于这样的称呼不好,印尼尤多约苏西洛总统在今年3月份时将中国改称“Tiongkok”,而华人则称之为“Tionghua”,以免再被指责有心贬斥华人和中国。
尽管在1990年后,印尼和中国恢复邦交,但苏哈多对华文字的敏感及华人的中国情意结一直挥之不去,因此他并不允许华文书刊“进口”印尼。直到苏哈多总统在1998年下台后,其他接任总统从哈比比到梅嘉华蒂(苏卡诺女儿)才大胆地废除禁令,让华人再度重生。
今天的印尼几乎已经脱胎换骨,对华人而言更是春天再临。即使在1998年时,印尼曾一度有排华行动和对华裔妇女进行性侵,所幸未酿成中印交恶。因为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政策是“韬光养晦”,不强出头,也就被批评为对印尼华人的不幸表示冷漠。
还好在印尼新政府的克制下,华人在印尼的处境在后来也得到改善。
根据所知,华裔都不舍得离开印尼,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让他们得以较为“随心所欲”从事商业和教育活动的“新天地”。还有印尼人可以说是善良的,在政府的宽大政策下,大家的日子都好过。这就是今日的印尼官方与民间关系改变的一个明证。

刊登于2014年5月12日《号外周报》第683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