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李克强偕夫人于6月16日对英国的官方式访问被认为是高格调的,因而在17日被安排与英女王见面。
有传媒及一些政界人士批评李克强的访问是银弹政策,并吁请英国不要忘了关注人权及香港的前途等。
虽然有异议表示对中国的责难,但从李克强带来的300亿美元(相等于968亿令吉)的协议来看,中国已成功地提升与加强它与英国的外交和贸易关系。因此英女王的接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崛起了的中国已不再做有辱国体的妥协。
根据历史文件显示,早在1986年英女王访问北京时,已和时任中国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会面。接着在1998年,英女王破格接见中国总理朱镕基,因此朱镕基才是第一位与英女王会晤的总理。
在翌年的1999年,英女王接见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到访;而在2001年又接见已取代江泽民成为国家主席的胡锦涛。
在下来是英女王在2004年接见了中国总理温家宝。也是在这一年中国与英国的关系正式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不再恶言相向。
转眼又是十年,李克强也就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到达伦敦,一方面是庆祝两国关系已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则是扩大双边贸易,以提升英国在欧盟的地位。目前英国已成为欧盟内对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这就是说,李克强此次的访问也显示中国有意让英国在欧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英女王的接见不能算是破格,而是英国已把中国视为重要和特殊的战略伙伴,这对陷入多事之秋的世界是具有稳定性的作用;也说明了中国有能力扶助英国经济的复苏。昔日清朝颟顸无能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
回过头来,我们也看到清廷是如何的忍辱偷生。在1636年时,约翰威德尔二世奉英王查理一世之名,从澳门抵达广州试图打开通商关系,但被明末皇帝所拒绝。一直到1684年,清朝康熙皇帝才同意四口通商;后来英国于1711年在广州建立商馆,引致乾隆皇帝于1757年废四口通商,改成广州通商。
虽然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与中国往来生意,但双方一直未能正常化关系,主要是清朝皇帝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认为“天外有天”,也就不屑与英国打交道。
但是来到1839年,因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州虎门焚烟(鸦片),严重打击英国经济利益,乃使用四十余艘炮舰及四千军队在澳门进攻中国港口,迫使清廷投降和在1842年签署《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英国,从那时开始中国广州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
有了香港作为桥头堡,英国开始通过香港大量由中国召集华工飘洋过海。海外华人的历史于兹正式拉开序幕。
英国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在1856年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1860年又迫清廷签《北京条约》,将九龙割让于英国。
当1898年英国再租贷新界99年期后,香港已是包括九龙和新界在内。这意味着外国列强在这前后已肆无忌惮地瓜分中国而设立租界。1900年,义和团的成立和八国联军的攻陷北京即为一例。《辛丑条约》的签署被形容为清廷最丧权辱国的卖华行为。
在摧枯拉朽下,孙中山于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终于成功推翻满清封建王朝。但中国只闪过一个短时期的光亮,很快地这个国家因军阀割据,保守势力作最后的挣扎,以及日本军事主义者的虎视眈眈又使中国陷入危机重重。果不其然,日本在1931年侵占东北三省及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整个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后的关头。
这个时期西方列强包括英国和美国都不愿卷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因为日本并不刻意与英国为敌,直到1941年日本也侵占新马,迫使英军投降后,英国才感觉到日本的可怕,因而一度与马共合作,也对中共采取较现实政策,以期拖住日本军事主义。但英国的表面与中国及马共友好,乃是有其政治目的,不是真心地支持反侵略战争。
最明显的实例是当日本在1945年投降后,英军就迫不及待重新登陆新马,以防止共产势力的膨胀。
因此当1949年,毛泽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英国虽是最先与中国打交道的西方国家,但它却在马新开展全面的反共运动。例如1948年宣布马共为非法组织,并采取逮捕行动将两万余名左翼份子遣回中国,就反映出英国的两面政策,一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另一边给中共带来压力的同时,也进一步的压制和对付马共及左翼力量。
英国之所以在1972年3月才将中英外交提升为大使级是因为形势所迫,不是英国改弦易辙,因为在这一年的2月,美国总统尼克逊访问中国,英国也就选择捷足先登。
不过当中国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及1978年邓小平复出,结束长达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终于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
在这一前提下,中国的改革颇有成效,也促使英相塔撤尔夫人于1982年访华,认真地讨论归还香港主权的课题,并在1984年签署香港回归协议,这是第一次英国与中国签署平等条约,而不是过去老是签订不平等的条约。
从中英关系的转变,也让我们看到平等与不平等不是没有条件的,而是胥视那个国家是强大或落后。从清廷出卖香港利益到中国取回香港的150年间,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巨变,再一次印证强国才有外交的硬道理。
刊登于2014年6月26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