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兰莪州务大臣卡立依布拉欣的政途看来凶多吉少,有人预测在今年8月的公正党新届理事会上卡立将面临压力或被撤职或被逼下台。
但卡立否认这项传言,也矢口否认事先有签过所谓的辞职信。这就是说,卡立直到今天为止,虽在压力重重下,他还是不言退,似乎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乐观态度。
虽然卡立一直为捍卫州务大臣职而击退任何一方的压力,但现实中他似乎失去筹码。原先他是公正党雪兰莪州的联委会主席,但在2008年出任雪州务大臣后,他就将重心放在政务而忽略党务的重要性,终于种下今日的“失根”。
在参加公正党之前,他是巫统党员,也曾出任牙直利集团总裁,是位很有经验的行政人才。当安华在1999年组成公正党后,他加入公正党。在2007年时,曾被党推荐参加依约州议席补选,但败下阵来。
出乎意料之外,在2008年的大选,卡立参加雪兰莪的国州选举而告捷;更令人震惊的是反对党异军突起,即公正党15席、行动党12席及回教党8席,合共35席对国阵的20席(总数55席)起而执政。在一片欢呼声中,卡立被安华推举为州务大臣,而获得友党的大力支持。就这样卡立开始了他的政治长征。
正因为首5年的执政基本上留下好口碑,卡立领导的民联政府终于在2013年的大选以更辉煌的战绩再次夺得雪州的执政权。虽然公正党的议席少了1席成14席,但行动党增至15席及回教党也增至15席,总共以44席稳住政权;国阵只剩下12席。在势力悬殊下,卡立自然再次被推举为州务大臣。可是这时已是身为党老二的阿兹敏开始发难,他反对卡立继任大臣,并力数其弱点。
尽管阿兹敏在2013年的505大选后曾闹情绪,造成雪州政局一席沸扬,但在安华克制下,阿兹敏也就沉静下来。这只能说是暂时性的相安无事,不等于问题已告解决。果不其然,在今年初时,双方的斗争又开始浮上台面,正因为卡立和阿兹敏的矛盾无法调节和解决,引发了安华在今年3月打出一张王牌,促成加影州议员李景杰的辞职,表明是为安华参与补选而辞职,在胜利后出任州务大臣,以作为消弭党危机的最有效的途径。
即使在加影席位悬空及安华将取代其位的传言甚嚣尘上后,卡立还是以淡定与轻描淡写的心态否认将会下台为安华铺路。这就是说,在卡立的心目中,安华没有正当的理由促他下台,因此他也搞了不少的动作,包括与中央针对水供签署协约在表面上看来,这是正常的程序,实则是卡立也打出皇牌,来一个下马威,以防止民联内的其他议员轻举妄动,否则雪州政局可能会生变。
就在公正党内开始对卡立有意见时,又传来安华因犯案不能参加3月的补选,改由其夫人旺阿兹莎上阵。这与1999年大选峇东埔国席改由旺阿兹莎守土是同出一辙的。其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旺阿兹莎毕竟不是来取代卡立的,她不过是再次代夫出征也就让卡立松了一口气,不再视为有威胁性的对手。
就在稍喘一口气时,卡立发现到若不在党内力争上游或杀下阿兹敏的“党威”,他可能在党内会被撤换。于是他在今年4月也提名参加角逐党署理主席,这摆明是冲着阿兹敏而来。虽然第三位参赛者赛夫丁也跃跃欲试,但他还是提早出局,只剩下卡立和阿兹敏斗老二。最新消息又传来阿兹敏已占上风,卡立胜利无望,也就意味着阿兹敏将借助党内的力量来排斥卡立。
原先在5月时行动党还是全力支持卡立继任州务大臣,但转入6月,行动党开始对卡立有意见,也批评他处事的手法不当,例如行动党雪州主席潘俭伟对新一轮的治水指责雪州政府无能,若再实行配水,必须有人被炒。这已强烈暗示行动党可能会支持撤换大臣人选。因此只要公正党一有行动,就会触动行动党与回教党的响应,若是此事发生,卡立也就“在劫难逃”了?
事实上,卡立在面对圣经被没收事件、宗教皈依的争执事件中显得无奈与束手无策也留下遗憾,再加上对政治事件的不够敏感,导致雪州面对的政治问题越来越严重。
若是卡立被促下台,应与他的出身官僚技术而非政治挂帅的精英有直接的关系;尤其处在反对党的地位,任何领袖都应是冲锋陷阵的旗手,而不是政治斗争的旁观者或观望者。
刊登于2014年7月7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